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民主制度论文

基于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培育的“概论”课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5 ― 0147 ― 03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大学生对民主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有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不理解、不认同,一些大学生甚至包括少数教师在谈论民主的时候,动辄“美国如何如何”、“西方如何如何”。这实际上反映出在西方文化处于优势话语权的国际背景下,很多人对民主的理解仍然是从西方文化和政治实践的层面解读的,这样的解读对于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参照意义,但用西方的民主理论与实践去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民主的本义,也会在认识上产生理论与实践不相符合的尴尬,而其结果必然消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理应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主渠道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概论”课教材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第二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专门向学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教学内容,我们应“以教材为纲”,精心做好教学整体设计与优化,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民主实践,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发挥“概论”课培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而要实现“概论”课教学过程的优化,必须以教学过程各个要素的优化为前提。这里将主要从教育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一些阐述。
  一、加强教师科学民主观的塑造
  教师的素质结构是一个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等的统一。在这些素质中居于统摄地位的是思想政治素质,即世界观的问题。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概论”的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和大学生之间的知识传授关系,更为重要的是二者的思想互动关系,而两者互动的“思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这里的思想是指社会的统治思想,即占统治阶级地位的思想意识。“概论”课作为一项意识形态极强的教学活动,决定了教育者思想政治素质的极端重要性。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用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去考察社会和人生,形成相应的价值判断和不同认识。在这个意义上,世界观不仅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而且是正确理解客观世界的总开关和钥匙。对民主价值观的解读也是一样,到底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对民主进行解读还是基于西方的各种理论对民主进行解读,是不同民主价值观发生分野的根本原因。因此,对民主价值观的解读,教师的科学世界观是前提。
  如果没有对马克主义世界观的真心认同,如果不能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去解读民主,那么出现动辄“西方如何如何”之思维方式就不足为怪了。2014年11月14日,《辽宁日报》刊发了《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一文,概括出“大学课堂上的中国”三类问题,并指出部分高校教??对马克思主义缺乏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应该说,辽宁日报在报道中所指出的问题并不是危言耸听,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民主观”,都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去阐释民主,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认识到民主的理论与实践受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特殊国情制约,体现着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对“概论”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和中国社会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来阐释社会主义的民主。如果教师的世界观出现偏差,就会有意或者无意中错误阐释社会主义的民主观。马克思曾在对《未来》、《新社会》杂志批判时就指出:“在这些先生当中,几乎是有多少脑袋都有多少观点。他们什么也没有弄清楚,只是造成了极度的混乱――幸而几乎仅仅是在他们自己当中。这些教育者的首要原则是拿自己没有学会的东西教给别人。党完全可以不要这种教育者。”〔2〕
  因此,“概论”课教师必须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楷模,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与理论水平,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只有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并结合中国特殊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去解读民主价值观,才能真正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义,也才能准确、客观、全面的认识中国的民主实践及其特色。
  二、注重从教材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翻开“概论”课教材可以发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只有八页的内容,而且多是以高度抽象的理论形态展示出来的。教材的编写工作是从整个教材体系出发的,具体到第八章则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编写的。但如果教师仅仅局限于现有教材的理论内容,不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选择创新,不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和现实生活中突出的问题选择优化教学内容,就很难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设计:
  第一,在科学把握民主概念的基础上,讲清楚民主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民主的形式与实质的关系、民主的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民主的中国标准与西方标准的问题。从文化传统上将,中国与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民主的思想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处于缺位的状况。即使是有民主文化传统的西方,也在民主的发展历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同时,民主不能只看形式,还要看实质。正如习总书记所讲:“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3〕要让大学生明白,如果只有程序合法、形式规范,而没有实质的民主,也会走向反面,背离民主的初衷。在民主的标准上,不能用西方的定义和话语来套中国的现实,更不能把一个国家的民主标准当成普遍标准。这些都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搜集相关素材,让大学生在辨证思维方式中正确把握民主的实质。   第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探索历程。民主其实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的追求,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学生只有对中国共产党人民主探索历程有全面的了解,才能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明确了我们的历史状况以及民主的艰辛历程才能对当下中国的民主实践有更加完整的认知。这种纵向的历史回顾可以减少学生因盲目横向比较所带来的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以偏概全和习惯性偏见,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同,这种历史的维度要比单纯论证社会主义民主的合理性更为生动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第三,讲清楚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优势。由于民主的发展历程和所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每一个国家的民主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关键在于如何将中西民主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对比分析,辨证的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优势。从信息的来源来看,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是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形成,而对西方民主的理解多是从网络上获取,这种由于空间缺位所带来的信息和经验严重不对称的对比,往往让大学生产生“月亮都是国外的圆”。正如习近平所说:“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4〕习近平总书记这里讲的“全面”、“客观”很重要,不全面和客观的看待整体,就很难形成科学的认识。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必须弥补大学生信息和经验的不对称,中西各自的民主的优势和局限都应该讲,而且要讲出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文明的比较优势。总之,教学内容优化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维方式贯穿进来,全面、客观、联系、辩证的看问题,从而让民主价值观教学体现整体感、历史感,让整个教学内容丰富而具体,富有思想性和启发性。
  三、善于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方法是指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所采用的方式、程序和手段的总和,教学方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决定的。在教学方法的优化上,需要我们在完整的教学方法体系中灵活、综合使用教学方法。具体到民主价值观的培育,由于民主是一个离学生直接生活经验相对较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问题式启发教学法、对比教学方法、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阐释与批判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要善于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正所谓“问题是时代的格言”,大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丰富的感性世界,他们的思维处于一个由感性思维向成熟理性思维的发展阶段,仅仅从生活经验的层面他们也可能产生对现实的民主现象的思考和批判意识,但由于生活经验的碎片化和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对民主并不能形成完全理性和科学的认识。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丰富的感性世界,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学业、就业、家庭等和自己有着切身关系的生活问题,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并不能形成文化自觉。这需要通过问题的设置将纷繁复杂、杂乱无章的感性材料将学生的困惑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头脑中没有问题意识,教师教学就会陷入一种被动的教学。教师所讲的真理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或者已有理论思维无法对接,教学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当“问题”意识凸显出来,教师设置的问题与学生内心的问题二者产生了融合和共鸣的时候,大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问题启发式教学并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之前创设问题,而是要认真的研究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中的大问题才能真正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根据大学生在网络中接触西方文化的背景常识和思想困惑,可以设置教学问题为:中国有民主传统吗?中西方民主的差异是什么?中国民主之路在哪里?根据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合理设置教学问题,教学才能有整体感和层次感。在创设了问题之后,必须融合理论阐释与案例教学法、抽象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中西民主对比的方法于同一个问题之中。围绕同一个问题,各种教学方法应该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民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必须将理论阐释与现实案例结合起来。当然在具体的设计上可以采用理论阐释在先,通过案例解说论证理论的教学方法;也可以用一个典型案例,然后将所讲的理论融入到案例之中,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如对于马克思主义民主观这种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采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方法。在民主价值观的阐述中,要想展现出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优势,对比教学法也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我们可以采用理?阐释与批判的对比教学方法。民主是一个世界难题,中国共产党人向来实事求是的看待我们的历史传统和国情,以此为基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但理论上的先进性比不代表现实实践中毫无瑕疵,我们应在教学中让学生全面客观的看待中西民主。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阐释我们的民主观,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在对比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中对西方民主理论与实践加以批判,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的民主“图景”,从而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总之,“概论”课教学担负着培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重要使命,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只有不断跟进教育对象的特点和时代环境的变化做好教学优化,才能阐释好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让大学生从内心认同,从而让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教学听得进去、真正领会、积极践行。

相关论文

概论价值观社会主义民主基于主义
基于学习通SPOC的高校保险学课程教学
基于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创新思考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基于协同理论的项目财务管理系统建设
基于当前中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基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