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警惕地产报道中的假新闻

  一、地产假新闻引爆舆论
  1998年,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制度,随后迎来商业房地产时代。随之而来的,有关楼市、房价也成了新闻报道的热门话题。学区房一词的产生,是从我国实施义务教育开始的。中小学“划片入学、就近入学”的原则也让学区房愈演愈烈。拿北京举例,2014年,北京市开始全面取消共建入学,让所有学生就近入学。换言之,如果想上好学校,那么在这个学校划片的区域内,有一套可以落户的住房就成了必要条件。
  2016年,一篇关于北京西城区文昌胡同学区房的报道让外界一片哗然。2016年3月3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栏目报道,在北京市西城区的文昌胡同深处,一间11.4平方米的、不起眼的、甚至有点破旧的房子卖了532万元,算下来每平方米46万元。
  从古至今,我国的教育理念就是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每平方米46万元的学区房”新闻让一些家长坐不住了,一些家长开始恐慌,而有能力的家长马上行动,果断购进学区房。与此同时,一些房地产商、房地产中介闻风而动,借机哄抬房价,北京学区房价格瞬间成了一个高不可攀的代名词。
  几天之后,经过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组实地采访发现,北京文昌胡同根本没有这么一处每平方米46万元的学区房,就是说,这是一条假新闻。
  每平方米46万元学区房的传言被击碎了,但是人们发现,这个区域周边的学区房价格却真得涨了起来。
  我们知道,影响房价除了市场运作本身的规律之外,还有两个非市场因素,那就是政府决策和大众传媒的影响。
  这里着重说大众传媒对房价的影响。
  在房地产界,有一个词叫做“预期”。预测房地产后期走向,预测房价,预测政府近期会出台哪些政策,其中预测未来房价会引起相当多民众的关注,因为房价与每个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直接挂钩。当一个时期,预测房价会涨得专家占了绝大部分的话,那么“房价上涨”这个观点将会成为主流而获胜。按照经济学理性预测学派的观点,这个主流观点就表现为关于未来房价的舆论,并将影响购房者关于未来房价走势的预期,进而影响购房者的购买决策。
  这就不难理解,当媒体曝出“每平方米46万元的学区房”不久后,北京文昌胡同周边学区房房价就纷纷跟着上涨。假新闻也是舆论,是个不好的错误的舆论,这个舆论不仅影响了购房者的实际判断能力,还有可能误导政府的某些决策。
  二、媒体遭受信任危机
  再看一则更早之前的房地产假新闻,它曾经轰动全国。
  2010年11月18日,《新民晚报》刊发消息《河北涿州楼市暴涨突破万元 “买未来”推高房价》。2010年11月18日,人民网紧接着转载了这篇文章,除了标题进行了稍微改动之外,内容基本与《新民晚报》报道的原文一致。人民网的标题为《河北涿州楼市暴涨破万元 过半购房者为投资客》。
  为何说这是条名副其实的假新闻,还得从头说起。
  先来了解一下文章中提到的一个地名――涿州。涿州是河北与北京西南部交界的一个县级市。2009年初的时候,一些媒体开始宣传报道这个地方,最有代表性的是新浪乐居频道报道的《角逐大北京,1-1-2小时交通圈》,此文通过专家访谈的形式,揭开了涿州被资深评论专家与地产媒体人一致看好的价值洼地,从而,涿州正式走进广大首都购房者的视线。
  有了媒体和专家的宣传,该区域的房地产销售人员也信心满满,公然对消费者宣称:未来几年,涿州有可能被划入北京,现在买就等于将来有了千金难求的北京户口。
  可以想象的到,这样轮番轰炸的直接后果就是:正在无力承受北京高房价的外地人,看到了新的希望,觉得涿州就是自己未来的置业规划。随着大量的北京购房客户纷纷涌入涿州的房地产市场,短短一两个月,涿州的房价也由当时的2600元/平方米迅速上窜到3500元/平方米。当然,这远远不够。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全国房价,尤其是一二线城市正在经历一个飞速上涨期。2010年4月,为遏制房价的快速上涨,国家房地产政策从之前的支持,转向为抑制投资,而北京也颁布了历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政策“限购令”。“限购令”的出台使很多人想在北京购房的计划变成泡影,于是,他们把眼光转向北京周边区域,恰在这时,各媒体还在继续为涿州加油鼓劲儿。
  当两家权威媒体的消息先后刊发(备注:新华网于2010年10月22日刊发消息《河北圈定涿州、涞水等13县建设环首都经济圈》,《北京晚报》于2010年10月23日刊发消息《河北涿州等13个临近北京县市区有望用010区号》),涿州房地产形势便从量的变化达到了质的飞跃。
  涿州房价从每平方米2600元到3500元,再到7000元,有些楼盘甚至打出了“2011年年底,涿州房价必定过万”的广告口号。
  谣言止于智者。2010年11月24日,《法制晚报》发布一则标题为《房价破?f谎言引爆河北新盘谁该负责》的报道。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房价过万是个谎言。《法制晚报》成为首个对“涿州房价破万”事件提出问责的媒体。
  三、如何防范假新闻?
  现在就来分析一下,房地产假新闻是如何出炉的。最普遍的一种情况是,由于记者专业知识欠缺,对房地产方面的情况了解不够,从而造成用词不当形成误导,或者引用数据出错,造成逻辑错误。
  假新闻的出现,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由开发商与某些媒体幕后操作,联合制造了新闻事件,目标是蓄意提高某区域的房价,从中获利。
  目前,我国许多媒体尤其是一些都市报,完全是市场化运作,其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广告费,而在房地产业盛行时期,房地产广告无疑是一块诱人的蛋糕,谁能分到最大的一块,取决于该报纸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服务程度。而这个服务包括通过记者之手,给开发商写一些有针对性的正面报道,甚至是夸大其词的报道。
  那么,如何防范房地产假新闻的出现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从记者角度来说,写稿子之前,一定要亲临现场,实地采访。一些有关房地产的会议,由于专业性强,会议组一般会提前拟好新闻通稿,如何选取,各家媒体记者都不一样。如果记者专业性不强,加上不去实地采访,为了完成任务,把新闻通稿稀里糊涂改一下就上交,再碰上审稿的程序不严格,这篇稿子十有八九就见报了。一些假新闻就是钻了这样的空子。
  第二,从编辑角度来说,一定要仔细验证信息来源,多和写稿记者沟通,多上几个网站,多看看相关的报道,假新闻总会露出蛛丝马迹。而作为审查稿子的管理层,也一定要利用自己的常识和逻辑推敲稿件内容,及时将假新闻拦截。
  第三,杜绝假新闻重树媒体的公信力,让“无冕之王”的桂冠当之无愧,这不仅有赖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所以,防微杜渐,对于记者,要求其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第一步。

相关论文

地产新闻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
房地产去库存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研究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