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三维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6 ― 0045 ― 03
  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确立于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自人类社会中的阶级与国家产生之日起便有了客观的存在形态”〔1〕(P2),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培养人、塑造人、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实践。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存在有三种形态:组织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这三种形态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三种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扬弃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动体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形态
  (一)组织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回顾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与意识形态相伴而生的。人作为社会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历史和现实都已生动地证明,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交往结成共同体是社会的人和人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的过程,唯有这样才能求得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为了维护共同体的稳定、延续和发展,‘共同体’就会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强化整体意识,使成员认识到依靠集体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更好地遵循既定的共同规则。”〔2〕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了意识形态意义。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在西方社会思潮对中国人民造成严重影响的背景下,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蛴辛?揭露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潮的本质,提升国人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知识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的发展对科学知识的有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步开始从组织形态向知识形态转向。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知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探究、发展这些思想,以便更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科学化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其中,“有文化”就是知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教育对象的知识要求。特别是人类社会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的需求越来越高,青年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据很大比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青年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健康成长要求加强知识教育。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侧重于对教育对象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限于此,还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以及思维科学知识教育, 而且还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教育。”〔4〕这些知识内容共同构成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也是个体成长成才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生活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其对象是有意识的、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人,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生活世界中开展,又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作为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展、功能和效果。不同的社会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性质和内容的差异。”〔5〕马克思是社会生活研究的开拓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刻抓住了生活世界的本质,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强调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面向生活型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将马克思主义由精神存在转化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它需要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支撑,但比学术型思想政治教育向前迈进了一步,成为融入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6〕
  二、科学主义教育思想下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在肯定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主义教育思想强调科学知识教育,强调教育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具体体现为单一化的教育内容、工具化的实践模式以及实用性的工具取向。
  (一)内容的单一化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内容比较单一,教育者侧重于使用灌输法对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道德观和法治观,以及基本国情和形势与政策教育,教育内容偏意识形态化,总体上偏向于社会发展需要。正如前文所说,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还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思维等等,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对象的批判意识,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有所忽视,呈现出内容的单一化等特点。
  (二)实践模式的工具化   思想政治教育只在理论上对教育对象进行灌输就想塑造、改变其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深入结合、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展现理论的魅力,推动实践的发展。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其理论是非常丰富的,但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是晦涩的,只有结合具体的实践才能把理论阐释的有血有肉。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用视频、图片等材料活跃课堂氛围,教学效果有一定提升,但是现实情况是,少数老师只是把新媒体单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始终没有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理论灌输的实质。一些学校将社会实践活动仅仅当做一种辅助形式,在实践过程中没有体现教育对象的主动性、自主性,弱化了情感因素,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缺失,实践效果不如人意。
  (三)实用性的功利取向
  一直以来,人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意识形态教育,这是因为意识形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这是必须要坚持和体现的。但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意识形态进行灌输,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教育,忽视教育对象的实际特点和发展需求,这就偏离了作为特殊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其次,在资本逻辑和工具理性的影响下,一些学者的学术研究走入了实用主义的功利倾向,偏重于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而不注重社会效应,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归旨
  回顾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历史,三种形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是一个批判扬弃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动体现,而在此过程中,满足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转向的内在动力。三种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它们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即都致力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和满足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近代中国革命历史生动的向世人阐释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最强有力的指导。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胜利和飞速发展,特别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向世人生动的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选择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灿烂辉煌文化的营养。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方向,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要发挥其强有力的组织优势和自身的理论魅力,充分发挥其教育人、塑造人的功能,在教育对象中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培养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人才,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服务,从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逐步完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7〕。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其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颗闪耀的明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能够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科学化,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保障,有助于培养更多高质量的马克思主义人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与创新。任何理论都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之初就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亦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三)满足个体发展需要。
  个体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两个层面。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教育人、塑造人、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散发着浓厚的人文关怀的魅力,因此首先要尊重个体发展的物质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要正视人的现实生活,立足于人的现实生活,重视人的物质需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满足人的物质需要首先就是要尊重人的生存权利,抛开人的正常物质需要而谈论精神需要是不切实际的。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吃、穿、住等基本生活时才能有精力去从事科学、艺术等工作,去创造更丰富的精神财富。其次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愈发激烈,多元化的思想观念萦绕在人们周围,对人们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造成了严重干扰。此外,社会的网络化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网络以其速度快、参与度高、承载信息丰富等特点迅速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精神需要是人和?游锏闹匾?区别,人是社会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精神需要使个体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能够提升个体的精神境界,丰富其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占领思想阵地,立足于现时代人们精神需求多样化的特点,引导人们用批判性思维对待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摒弃不合理的精神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关论文

视域三维思想政治目的思想政治
试论政治哲学论视角下高校立德树人的
浅谈建筑设计企业中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中国古代人口思想与西方历史上人
浅析电子商务项目的教学实训方法实践
浅谈政治理性的公共内涵
论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镇图书馆的建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