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提升研究

  一、提升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的重要性
  1、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辅导员这一职业的全称是“思想政治辅导员”,其定义决定了他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思想政治这一中心展开。在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到,辅导员要:“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由此可见,心理疏导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的新趋势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整体推进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等队伍建设”。同时,在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将“处置学生危机事件”列为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提升心理疏导能力成为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
  3、是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05年,卫生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三个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提到,要“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机制”。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不仅能够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几率、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也是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高校辅导员的教育背景丰富多样,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心理学背景出身的辅导员所占比例很少。然而高校学生的心理疏导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的辅助。受到专业性的限制,很多辅导员在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多采取经验化的方式处理,科学化水平不高,很难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去操作,这就在专业性上限制了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探索提高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能力,是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2、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清晰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大学生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知心朋友的的角色决定了这一群体既不是专业心理咨询师也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他们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化指导。辅导员对高校学生的心理疏导是通过建立预警机制、调配校内外各种专业资源、对严重的心理危机状况进行转介的形式来实现的。但很多辅导员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清晰,有些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过于深入,化身成了专业的咨询师进行处理。这不仅不能化解心理问题,还很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问题的程度和影响,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三、提升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水平的途径
  1、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当前高校对提高辅导员心理疏导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力求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但理论知识只有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辅导员应该结合现有的工作体系,如新生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学业辅导等平台开展心理预防工作。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服务相连接,打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之间的通道。
  2、培养一支得力的干部反馈队伍
  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辅导员不是唯一的参与者,他身后的群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都是辅助管理的重要帮手。大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都在一起,他们最了解彼此,出现问题也能第一个发现。辅导员应该培养和管理好自己的左膀右臂,让学生干部和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辅导员应建立一套从宿舍长、党员到主要学生干部的完整的信息反馈体系,做到出现问题能及时汇报给辅导员,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初期就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在班级应该配置心理委员,以宣传和普及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发现和汇报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争取工作的主动性。
  3、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
  辅导员工作过程中的最大优势是可以调配到各种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服务。从校内来看,辅导员可以从专业教师以及学校其他部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课余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校外来看,辅导员可以联系邀请校外专家学生来校做讲座;可以将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转介到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或者精神科医院进行治疗。通过调配各种资源,提高心理疏导的有效性,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4、灵活工作方式和工作场景
  心理疏导的过程不仅仅局限在问题出现的后干预过程,在现实工作中更多的是问题尚未出现的前干预过程,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因此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在任何工作场景开展工作。如在走?L宿舍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在课堂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以提高团体凝聚力、邀请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等。这些方式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机率,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相关论文

辅导员辅导能力心理研究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