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杜帕克法国艺术歌曲《海浪与钟声》钢琴伴奏的艺术创作及演奏分析

  一、杜帕克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
  亨利?杜帕克(Henri?Duparc),也译为亨利?杜巴克或亨利?迪帕克。1848年1月21日生于法国巴黎,1933年2月12日卒于法国朗德省省会蒙德马桑。
  19世纪欧洲艺术歌曲的兴起,带动了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法国、俄国等一些国家音乐的发展脉搏。在法国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国家里,艺术歌曲也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发展和壮大。杜帕克正是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他的艺术歌曲。
  杜帕克从1868年到1884年创作了具有法国民族风格和独具个人感情色彩的16首艺术歌曲。评论家评论他的艺术歌曲,具有戏剧性情绪和情感,在诗意的觉察和音乐的灵感方面,有很完美的结合与统一。他的艺术歌曲感情深刻,富于艺术感染力,音乐能敏锐地反映出歌词美妙的内涵与精髓。在同时代法国作曲家中,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但是由于他完美主义的性格特质,导致对自己大量的音乐作品都做了多次修改甚至销毁,从而给后人留下的音乐作品非常稀少。
  杜帕克不仅是一位作曲家,而且是一位艺术家、文学家。他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和易卜生戏剧在法国的早期迷恋者,而且颇为欣赏法国的原始绘画和东方艺术,他极其喜欢但丁的作品,深深迷恋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拉奥尔和弗朗索瓦等人的诗集。
  《海浪与钟声》(La Vague et la Cloche)是杜帕克比较中期的作品,采用弗朗索瓦的诗,是他创作生活黄金时期的代表作。
  二、《海浪与钟声》(La Vague et la Cloche)诗词的艺术语汇
  艺术歌曲是歌词、曲调、伴奏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作曲家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善于运用精炼、生动的音乐语言,细致地挖掘出诗中的感情内涵,既忠于原诗的思想、意境、情绪,又发挥了音乐的“曲调”优势,使我们既能从“歌”中听到“诗”的意,又能从“诗”中感受到“歌”的情。{1}杜帕克的艺术歌曲无论从所选的诗词,还是所创作的歌曲旋律和钢琴伴奏都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大气磅礴、浑然天成。
  这是一首描写人生奋斗历程的诗,借景抒情,以海浪与钟声为背景,写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与情感。诗用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去解释人生的命运。环境的描写,在狂风巨浪的拍击下,竭力挣扎,钟声好比生死的心跳,在与艰苦命运的抗争中,去战胜一切未知的困难。最后的感叹:“为何不谈如果为了谋生,而徒劳的工作或者永无休止的轰鸣的钟声,这也构成了生活,人类的生活。”
  三、《海浪与钟声》(La Vague et la Cloche)的曲式创作
  1.基本曲式
  A(A+B+C)+B(D+E) 并列复二部曲式
  2.半音化?M行的创作手法
  歌曲旋律部分带有旋律性半音化进行的片段,这种作曲的和声风格取法于瓦格纳,显示出杜帕克艺术歌曲旋律音调的特殊性。这种旋律性半音化进行,使得歌者能在歌唱中细腻地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诗歌的内容。另外,他的艺术歌曲大部分都有一种哀思、追忆、感叹的情绪内容,所以在语气和歌唱表现手法上使用旋律性半音化的平稳旋律过渡恰如其分。(见谱例1)
  3.宣叙调式的歌曲旋律
  从音符的密集程度和走向来看,常带有瓦格纳歌剧中宣叙调的色彩,叙述一个故事,讲给众人听。与其它音乐作品不同的是在宣叙调的旋律发展中,注入了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宣叙调中的起伏。在6/8和9/8拍中,充分表现一种感叹的语气,是一种宣叙调式的创作风格。(见谱例2)
  4.巩固调性持续低音的钢琴伴奏
  杜帕克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大部分采用持续低音的钢琴伴奏写作方法,在他的每一首歌曲里都大篇幅的持续每个调中的主(属)音。用长时值音的持续低音声部。主要起到一种调性背景烘托的作用,固定调性的同时,支撑全曲朝着有规律的方向发展。由于这个主音持续声部贯穿在整个音型中,因此,又保持了音型运动的平衡性和逻辑性。(见谱例3)
  主音持续整个A乐段和C乐段,属音持续最后E乐段的前13个小节。
  杜帕克对低音线静态特性的互动反应(即持续低音)是他跟弗朗克学习的创作特征,他喜爱连续的主(属)空心五度和声音程和八度音程为基础的和声进行,表现广阔的音乐空间,因此其伴奏中又常常分成几个声部,并加入了许多色彩性和弦来突出他的色彩性和声运用的特色。
  四、《海浪与钟声》(La Vague et la Cloche)钢琴伴奏的演奏分析
  《海浪与钟声》(La Vague et la Cloche)不像有些艺术歌曲钢琴伴奏那样谨小慎微,它有管弦乐作品那种蓬勃的气势。整首歌曲气势宏大、情绪热烈,钢琴伴奏为歌曲情绪的烘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全曲的钢琴伴奏整体表现的是两个不同的声音层次――海浪的滚滚而来和钟声分分秒秒有规律的敲击。以6/8拍开始,每一节的主音e代表着钟声,左手低声部的十六分音符代表着海浪,它们之间声音的交织是有共同的自然规律的,这样特别形象的刻画很快就把音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后来转入9/8拍的音乐片段(15小节往后),钟声在每小节中每隔三拍敲一下,每小节敲三下,波涛的声音也随着钟声在十六分音符或三十二分音符的上下行音阶和震音这种形象的音型填充下,有规律的滚动起伏。这既是时间的音乐层次,又是空间的音乐立体呈现。   前奏(1―4小节),即显示了主题的音乐形象,开始的弹奏就要很坚定果断。 (见谱例3)
  第一部分第一乐段A乐段?v5―14小节?we小调,?zAssez vite要求适当的快?{,犹如管弦乐队弦乐器组的整体强奏。这里的弹奏需要注意的是:1)右手伴奏的旋律在低声部,须用较饱满的声音弹出旋律。左手十六分音符延续了14个小节,触键敏捷,有上升和下降连续运动的感觉。mf不要过分的强烈。尤其注意的是第二小节高声部十六分音符琶音下行“mi―si―sol―fa―mi”(固定调音名)用54121的指法。这样弹奏才能使手指转换适度并连贯。这14小节左右手的力量要保持平衡。这一部分钢琴伴奏的弹奏应做到前后节奏一致,把握住音乐的脉动。2)e音在最初14小节中,担当一个在和声上起重要支持作用的持续音,弹奏要重视把e音弹完好。3)这个乐段,踏板要使用充分和做到勤换。当踏板在曲调的某些地方频繁更换时,演奏者用手指来保持住音符,同时耳朵也要帮助手指把音连接好,来保持一个不间断的伴奏织体,这可以造成更长的不间断踏板的音乐感觉。
  第二部分第二乐段B乐段?v15―39小节?w,G大调开始,〔Plus large用以更宽广的声音〕犹如整个管弦乐队合奏,气氛一点点热烈起来。表现水手和海浪抗争的音乐内容,高声部的震音是代表海浪的翻滚,令人感受到海浪轻拍堤岸时发出的绵绵不断而又富有节奏的声音。
  尤其是(15―19小节)中,伴奏的旋律转入到织体的下方,陪衬的和弦音型转入上方,复调化的副旋律在上方声部,当主旋律处在长时值音上时,副旋律出现,与主旋律形成很好的复调关系。这一段伴奏的效果丰满、充实、富于激情,很好的辅助、烘托了歌者。弹奏要连贯,手腕要放松;低声部的长音(附点音符)则代表水手在大海上航行的音乐形象,弹奏时一定要注意9/8拍有规律的划行。配以演唱者的歌唱旋律部分,音乐形象惟妙惟肖。这时,伴奏所隐含的旋律与歌唱部分的旋律要完美的对应。(见谱例1)
  第一个间奏(20―23小节)e小调,要求〔l-er Mouvement恢复原速〕,是对前奏的再现。用以再次深化主题,弹奏时与前奏的演奏感觉是一致的,跟前奏有所呼应。使B部与A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种音乐创意很新颖,让音乐发展具有一定的逻辑和鲜明的活力。(见谱例4)
  从第24小节开始,调性转入E大调,钢琴伴奏音乐的织体形象有所改变,但还是写水手和海浪抗争,把前面乐句(15―19小节)的音乐内容细微的刻画,震音、六连音和三连音、附点音等多种音型的使用罗列紧促,犹如管弦乐队合奏的高潮,使钢琴伴奏演奏技巧增加了难度。弹奏此处应注意,六连音与三连音音型连接的紧密性和清晰度。与此同时,左右手附点音型的连接也是起到关键的作用,旋律要突出,弹奏一定要符合9/8拍的节奏规律,还要把拍子数准。(见谱例5)
  其中(30―32小节)的ff和p力度对比要鲜明,触键速度要快,表现出狂风怒涛猛烈的音乐巨流。(见谱例6)
  第二个间奏(38―40小节)调性回到e小调,所呈现出的海浪一浪推着一浪的景象,这种意象通过钢琴的表达,使歌曲更加生动。音乐从pp到sffz,弹奏时一定要表现出这种较大的力度变化,以表现海浪翻滚的音乐形象。(见谱例7)
  41小节开始音乐逐渐趋于平静,浪潮渐渐平息,在(44―46小节)震音逐渐减弱到最弱的程度,这里震音的弹奏犹如管弦乐队中的圆号低沉而肃穆。
  (51―52小节)特别需提及的是,这部分三十二分音符的强奏后音量立即减弱(即ff―p),?@是描写人与海浪的最后一搏,要弹得紧促而连贯。
  (52―53小节)随着宣叙调演唱e音旋律“le plancher de la barque小船的甲板一并坍塌”,伴奏长音加三十二分音符短音的旋律由弱到强快速弹奏,非常生动地刻画了“坍塌”的音乐形象,弹奏此处时达到这种瞬间即逝的感觉。(见谱例2)
  第三个间奏(54―58小节)和第四个间奏(79―81小节)都是海浪烘托钟声,海浪声平静之后就以钟声为主,那非常有规律的每小节敲三下的钟声清晰可见,音乐的发展也越来越充实而激动。弹奏时,应继续有节奏地进行,突出钟声的声部,即低音声部。第四个间奏的钟声要比第三个间奏更为丰满而强烈一些。
  第二部分(59―106小节)加强了低音部的钟声旋律,全曲运用四声部非常形象地表现了钟声那时刻不停的敲击和波涛的涌动,从他的音乐中可以发现这种机械的时间节拍和自然的生命律动是那么的吻合并且相濡以沫。
  第二部分第一乐段D乐段(59―78小节),调性又转入G大调,钢琴进入到以钟声为主要伴奏旋律的主题,在八分附点音符的强奏中揭示音乐内容。此处钢琴伴奏的音型变得更具有节奏动力,左手的低音要弹得干脆而不生硬,就像管弦乐队中的低音鼓,直敲入人的内心,与心脏同律动。整个第二部分第一乐段钢琴音乐发生三次的音型扩充变化,但这三次变化的主干音是一样的,所以在弹奏时,要使音乐形象在变化中得到统一(即突出主干音――低声部钟声的音不变的同时,在加入变化音型――浪花的声音,要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来)。在三次变化中也要注意和声性织体的加入,从67小节开始,钟声的织体更加丰富,更加能表现出诗词中主人公对“持久的狂躁声”的不安。在弹奏时,注意左手旋律声部音突出并连贯的同时,和声性织体(和弦)音型要在进行中尽量做到有音色和音量上的变化层次。需要触键细腻和内外声部音量的增减。(见谱例8)
  第二部分第二乐段E乐段(79―100小节),调性直接回归到e小调属和弦,钢琴伴奏的主要旋律声部在左手的弹奏中,并且上下声部交织呼应,好似人在心里的呐喊:“为何不谈梦或者指引我们的主?为何不谈如果为了谋生而徒劳的工作或者永无休止的轰鸣。”表现人类与命运抗争在最后的人生信仰的旋律。海浪声、钟声、人声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而代表人的心理的又一个主旋律即左手的旋律线在弹奏时则尤为突出。这时,中间声部加入了一些和弦音的连接。和弦连接中注意的踏板运用,任何和弦之间不能产生声音上的断裂。弹奏者应在弹此处时,保持贴键弹的方法,并要求触键的声音均匀,身体各部分保持平衡。(见谱例9)   尾奏(101―106小节)钢琴伴奏在一点点远去的钟声中结束。这时的弹奏应注意在ppp极弱力度的震音下达到声音全部的消失,利用左踏板来营造特殊的色彩效果,并缓慢地松开右踏板。(见谱例10)
  整首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采用非常形象的十六分音符琶音音型、震音音型、附点音符音型,表现人与海浪抗争及海浪恢复平静时钟声与海浪声交替的声象,从而更深刻地表现一种自然的生命规律。
  杜帕克对音乐的标准建议是“我希望激情”,“对于我来说,艺术是无尚的感受”。所以他的艺术歌曲的伴奏音乐要求非常精练的色彩感觉,为了实现这种要求,就必须有高度敏锐的耳朵,能充分控制与调节指尖与双脚,以及全身各个细胞。可以说,杜帕克不是凭借着音符去作曲的,他的伴奏音乐素材是音响。每首艺术歌曲不仅是想跟人类结交朋友,而且也想跟钢琴结交朋友,然后去体会其无穷无尽的神秘乐趣的最佳音乐作品。
  结 语
  杜帕克的艺术歌曲是19世纪法国艺术歌曲、德奥艺术歌曲、歌剧发展鼎盛时期相交织的音乐历史产物。杜帕克的艺术歌曲与其它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不同之处是:他的艺术歌曲既追求德奥艺术歌曲的严谨、理智、稳重、内在的风格,又具有本民族法国艺术歌曲的高雅、浪漫、细腻、含蓄的气质;又具有歌剧管弦乐编制大气、宏伟、壮阔、狂放的思维。
  总体来看,杜帕克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具有很强的独奏因素,而且在音乐和技术上被认定为最具有深度和难度的艺术歌曲。他巧妙地运用了钢琴的各种表现性能,洋溢着诗情的世界,刻??出与歌曲内容有关的人物心理和生活现实,情景交融的表现出歌曲的深远意境。他的钢琴伴奏犹如一个管弦乐队,这与他既写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又写艺术歌曲的管弦乐伴奏有很大的关系,这也给世人带来了另种全新的音乐和诗歌完美结合的钢琴交响化的音乐享受。歌者的旋律声部和钢琴的伴奏旋律大不相同,但却相互交织,相互衬托,结合得完美无缺。杜帕克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部分则营造一种最切合诗歌内涵的音乐气氛,让溶入到此音乐中的听众在其中受到感染。需要我们音乐表演者进行二度创作,这也是对作曲家研究的必经阶段。
  《海浪与钟声》(La Vague et la Cloche)是杜帕克艺术歌曲的一个代表作,在杜帕克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已经隐现出现代艺术歌曲创作的手段,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先兆,尤其是半音化的创作手法,这一点也极大的影响了法国的其他一些作曲家诸如德彪西、福列、梅西安等人的音乐创作,{2}并揭示了20世纪音乐创作的发展方向。
  注释:
  {1}黄常虹.诗、歌、乐――艺术歌曲的完美表现[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4年6月第24卷第3期 42页.
  {2}余虹,杨天君.简朴纯真的诗化乐曲――谈福列与他的艺术歌曲[J]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http://www.cnki.net 63页

相关论文

艺术法国海浪伴奏
高职院校动漫与艺术设计专业群学生创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
在职业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
数字媒体时代下美术教育的研究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
融艺术疗育的特殊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
浅析传统茶文化在音乐艺术中的传承与
茶画艺术在美术鉴赏课的传承探讨
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