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声乐教学的非技巧性研究

  声乐是人运用气流冲击声带振动,通过调节身体共鸣器官共振,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它是音乐的一种形式。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演唱技巧方面的论述和著作,例如,在我国古代书籍《乐记?师乙篇》中所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藁木,倨中矩,句中?^,累累乎端如贯珠。”它的意思是说:唱高音时气息要上抗,低音时气息要下沉,句中转折的地方要清晰干脆,休止的时候要象枯木一样寂静,旋律流动要如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段记载告诉我??,当时的演唱者已经注意到了如何运用气息以及演唱的严格性。在近现代也有许多中外声乐教育家写了相当数量的关于声乐技巧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例如中国的金铁霖、邹文琴、喻宜萱、沈湘、郭淑珍等,外国的卡鲁索、皮埃尔?贝尔纳克、威尔?克拉奇菲尔德等。可以说声乐演唱技巧方面的书目、文章占据了声乐教学的主导地位。但是,我们在具体到教学实践中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本身歌唱条件很好,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科学,但是学生的进步却很慢,老师认为学生不用功,学生觉得很委屈,明明练习了但是老师却说不对。遇到这种现象我们老师就要去思考一下到底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如何调整。想办法帮学生走出迷茫,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技巧训练,这没有任何错误,但是我们往往也会忽略一点,人的声音的产生不仅需要我们身体各个生理器官作为基础发声条件,而且还需要心理机能的支配和调节,整个歌唱的过程离不开心理的感受、体验、适应及表现等方面的控制,所以声乐教学中的非技巧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情绪情感潜在的影响着学习的效率。
  教师和学生在声乐教学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应该如何调节掌控自己的情绪呢?
  一、静心
  情绪,是外界事物所引起的爱憎、愉快、不愉快、惧怕等心理状态,它具有外显行为又有内在体验和生理唤醒等成分,它是多种类、多水平整合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情绪情感是我们人类较复杂的心理现象,歌唱中的激情澎湃是情绪的表现,具有短暂性、情境性。
  上课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提前做一些准备。首先做一些热身运动。其次要吃饭,但不能吃饱,要保证身体充分的营养和歌唱的动力。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准备好本节课需要的教材、谱例。第三,在安静的环境下闭着眼睛调匀呼吸,静思一分钟。抛开或暂时忘记不开心的事或与声乐无关的事情,心要清静、平静,心态保持平和稳定的状态。课前的静心类似于我们在练瑜伽或者是气功等之前进行的冥想,目的是让人的心里没有杂念来干扰将要进行的事情,达到一心一意的学习境界。
  二、专心
  情绪的每次发生都兼容生理、心理、本能、社会等因素。在声乐演唱中人的心理先感受然后体验紧接着要去适应,最后通过表现的手段来表达情感。在这种过程中我们的生理器官积极的外在表现参与的同时,内在的心理动力对歌唱也起着积极推动不可或缺的作用。开始上课时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音像资料、幽默风趣的语言、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及时用语言或表情反馈给教师自己学习的感受。有的学生比较自我,在考大学之前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一般的教师都会给学生留一些有难度的歌曲进行“拔高”,以此想获得高分,其实学生本身并不了解自己的歌唱能力,以自己的大白嗓喊唱为荣,所以上大学老师先让他唱初级的歌曲,让他小声唱找共鸣,学生都会不太愿意,带有一种抵触和反抗的情绪,他认为自己有能力和水平演唱难一些的歌曲,老师不让唱,是不知道或者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所以上课时就不够专心。这种情绪在课堂上的映设就是教师卖力气的教,学生懒散的学。因为他习惯于自己的"喊唱",现在这样的规矩的唱他感觉到不过瘾、不舒服,同时还会产生对教师教学方法及能力的质疑。可想而知课堂上的教学结果一定达不到教学目的,长此以往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了,甚至是不爱开口唱了,这就是学生的消极情绪占了上风。教师观察到学生情绪变化时,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使其明白教师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基础的曲目,目的是什么,改了毛病以后,会达到一个什么样声音效果。首先让学生在心理上有个明确的认识,从而带动积极情绪的产生,上课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在课堂上教师不要看学生没学会而焦躁、着急,或者一节课内容传授太多学生接受不了。在一次高师声乐培训学习中,上海音乐学院的顾平教授讲述他在授课时,周小燕老师提出的一条建议是:不要想着在一节课上,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从周老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得到顾平教授授课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也能感觉出教师对学生完美歌唱的迫切心情,我想这也是大多数教师都存在的现象。虽然我们教师的主观意识是好的,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最多的知识和信息量,但这种美好的愿望不一定能结出甜美的果实,因为教师急切“给予”的情绪参加,可能会给部分同学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深深地反思并且有所体会:作为主讲教师一一学生的“耳朵”,我们往往对学生期望值过高,一节课想同时解决几个问题,在反复几次讲解、范唱后,学生还不能够正确演唱时,教师不自觉地情绪就会发生变化,有些急切。这种微妙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的情绪造成波动、紧张和焦虑。如果心理素质好、自信心强的学生可能会顶住压力下课后反复琢磨老师课上讲的难点逐步攻克,从而有了很大进步。反之如果是心理素质不太好、不自信、基础又比较薄弱的学生,对于教师的不良情绪会直接使其产生心理情绪等方面的紧张和恐惧、焦虑,若得不到适当的发泄释放和正确的引导及调整,很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甚至是放弃歌唱的严重后果。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定要沉静下心来,尽量解决好一个问题。尤其是教师的情绪是引领课堂的旗帜,教师上课的情绪状态影响并决定着学生的课堂表现,所以在授课时一定要注意课堂信息量学生是否能够接受,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逐步改进每个学生的授课内容。   三、耐心
  古罗马的医生盖伦,把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粘液质、胆汁质、多血质和抑郁质。这四种类型的人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的情绪表现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教师如果了解、掌握了学生的这些性格特征,对于教学来说就能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了,对于声乐教学就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部分学习声乐的学生性格比较活泼外向聪明伶俐,多血质气质居多,美中不足就是缺乏耐心和毅力。在声乐的练习中我??会见到练不好心烦时砸钢琴的、用力关琴盖的,或者是练习几遍不满意干脆放弃一句也不唱的。声乐学习是个持久的过程,对对错错、反反复复成波浪式曲折不断向前,从而提升歌唱能力。在这个学习的漫长枯燥过程中我们学习者的情绪极易受到影响,从而产生波动。积极愉快的情绪会使练习者持之以恒的越过学习的一道道难关,而消极懒惰的负面情绪则会影响课下的练习效果,甚至还会产生厌学的可怕想法,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待每个声乐程度高低不一的学生都应该一视同仁、耐心地讲解示范,不要对听不懂、做不好的学生流露出生气、厌烦,甚至是打击、讽刺、过激的言辞,如果教师解气的骂一顿,学生却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以后会和老师产生隔阂,也可能会出现歌唱的障碍。有时教师很耐心而学生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又抓头发又跺脚,以此来发泄自己没有唱对的怨气,这时学生心乱如麻,老师说什么都成了耳边风没有了耐心的磨合,懈怠坏情绪占了上风。这时教师就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属于胆汁质,要因势利导,通过案例、休息、做放松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平静好情绪,耐心地继续练习。同时鼓励学生课下要复习,帮助其制定合理的练习计划,每次时间不要过长,告诉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当学生的情绪平稳下来后才能开始正常高效的学习,所以情绪的稳定需要耐心来调解。
  总之,声音是一种生理的再现,而情感表达是心理的导向活动,二者互相依托依赖,缺少任何一个因素我们的声乐表达都是没有灵魂的生命。声情并茂的最高演唱要求体现了歌唱的生理与心理的辩证关系。所以声乐教学中的非技巧性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技巧性的学习。情绪因素只是非技巧性因素中的一个因素。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要调动各种非技巧性因素参与进来,才有可能达到“一声唱到融神处,毛骨萧然六月寒”的声乐演唱至高境界。

相关论文

声乐技巧教学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