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文化论文

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范围内,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活动在企业全体员工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和体现。企业文化具有四个特性:一是自然积累性,二是多方利用性,三是难以消失性,四是难以模仿性。这些特性决定了知识经济中的企业竞争不仅是知识、资本、技术、人才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只有符合知识经济规律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增进企业竞争实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
  企业文化从其内部结构看,由里向外依次为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形象文化。这三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互为服务的。
  (一)企业精神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企业文化系统中,它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等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其中,最核心的又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二)企业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作风、员工的精神面貌、人际关系、企业组织制度的制定和运行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动态反映。
  (三)企业形象文化。企业形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表层结构,是企业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呈现与外化结晶。它是企业文化整体素质的反映,也是社会对企业作总体评价的基础。
  三、新经济对企业文化的要求
  (一)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人本”观念。文化的本质是人化,文化的功能是化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这才是文化的真谛。经营管理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参与经营管理活动的是人,经营决策的执行者是人,顾客以及所有参与市场活动的也是人。因此,建设企业文化的关键就是以人为中心。
  知识经济的“人本”化规定,是梅奥对企业管理人性的发现。从麦格雷戈Y理论假设到威廉•大内的Z模式设计的最新发展,从本田宗一郎“人和至上”管理、松下幸之助“慈父型关爱”管理、到玫琳•凯爱斯“乐施管理”的最新趋势,无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但由于人们的观念、生产方式、技术条件、市场需求等局限,制约了“以人为本”管理的真正实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和驾驭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创新,使得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二)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创新”观念。新经济是以“智力产业”为标志的新经济形态,已出现几个重要转向:产业发展模式转向芯片、光盘、电脑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企业投资由有形资产转向无形资产;企业竞争由有形的产品竞争转向无形的产品竞争。
  (三)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全球”观念。如今,企业实施全球化策略已成为不可抵挡的时代潮流。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使得企业可以将触角延伸至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脉脉相通的网络联结保证业务24小时连续运作。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全面涵盖了市场、资金、人力和物力,那里有资源就到那里捕捉,以最短的周期、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四)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形象”观念。消费者去哪家商场购买哪家企业生产的产品,选择的余地很大。而企业形象如何,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企业形象塑造、CI设计,己成为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热门话题。企业的形象建设,又直接带动着员工素质和企业文明水平的提高,可以在顾客中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市场”观念。知识经济时代又被人们称为“顾客选择企业”时代,顾客的需求日趋个性化和多样化,要作到不流失顾客就必须把为顾客服务作为一种“情绪式劳动”加以重视。企业决策者已认识到单纯追求利润的弊端,必须始终把顾客放在心上,为顾客、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彻底转变经营管理的动机。
  (六)新经济时代要求企业文化建设更具“动态”观念。企业文化是由时间和心血浸润出来的,它一旦形成,就会显示出一种稳定状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左右企业的思维和行动,企业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这种自己熟悉的“文化态”下生活。要想人为地改变所形成的秩序和节奏,恐怕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而且还有可能承担巨大的风险。
  四、采取具体措施培育新型企业文化
  (一)借助于规章制度,反复强化。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定的行为规范,对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都具有强制性,可用于体现并强化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对于模范遵守制度的人进行奖励,是对企业精神的正强化,对违反制度的人进行惩罚,是对企业制度的负强化,采取这一措施的关键在于必须使规章制度与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相一致。
  (二)树立良好的风气,形成企业精神。企业风气是一种慢慢形成的行为规范和氛围,它不同于有形的规章制度,却时时发挥着无形的规范作用。对于发现的企业领导与员工行为中的闪亮点,要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推广,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逐渐地,这种风气就会作为企业文化精建设的良好环境,成为一种强大的心理定势,使与之一致的行为频繁出现。
  (三)借助于模范人物,实现企业精神人格化。企业精神高度抽象概括的结果,往往变成一句话或几个词,并非所有员工都能确切把握和了解,这就可以借助于模范人物,使其人格化、直观化。
  (四)通过创意的群体活动和仪式,实现企业精神情景化。精神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受外来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创意地设计一些恰当的仪式,举办一些如集体婚礼等集体活动,可以使企业精神文化目标变成可感、可见性的东西,加深员工对群体价值观的认同。

相关论文

文化建设时代建设文化经济企业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