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财务管理论文 > 融资决策论文

常德市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融资问题研究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的重要制度安排,形象的说,农业产业化就是把被传统计划经济所切断的各个产业链环连结起来,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优化组台,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均衡循环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产业“链条”完整,市场占有份额显著,内部利益联系密切,龙头企业吞吐力巨大,市场利润量十分可观。
  一、常德市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运营模式
  1.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组织是指为政府职能部门、农业相关企业、农户等为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农产品的生产、供应与销售等活动中以平等、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而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形式。其本质是实现农户从事专业化经营的一种交易协作制。按农户相互之同或与外部关联企业之间交易的方式不同,农业产业化出现多样化的组织形式。
  2.常德市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运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运营组织是参与主体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及“龙头”企业内部各部分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他们在经济联合体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由此形成了关系紧密程度不同的组织运营模式。其类型主要有“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协会+农户)、中介组织带动型(农产联+企业+农户)、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农户)、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等。农业产业化在常德正在不断地发育,一条条大大小小的产业“龙”呼之欲出,经过长期的探索和优化组合,常德市农业产业化组织主要形成了规范高效的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带动型和中介组织带动型三种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即由一个或几个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营销型公司作为龙头,通过与农户的契约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经济联系。它是一个分工明确、关系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其中,农户从事生产并向龙头企业提供农产品,而龙头企业则依据契约向农户提供必要的物资、技术和信息服务。其核心是外联大市场、内联大基地的龙头企业。临澧县太平农工商集团公司就属这种类型。截至2009年末,常德市农业产业化企业总数达1403个,其中,龙头企业16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94.9亿元,利润7.3亿元,上交税金1.8亿元,出口创汇3777万美元;企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8%,占国民生产总值的l5.2%。全市十大龙型产业综合产值已达到200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80%。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4000多家,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00多家。
  (2)市场带动型。该模式即通过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市场,特别是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区域性专业化生产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这种形式全市为数不少,像谢家铺木材市场,从业人员已达160多户,年交易量4.8万立方米,交易额3500万元,交易辐射到湖北、四川、贵州等省58个地市县。正在扩建的武陵区蔬菜市场有望成为湘西北乃至全省的蔬菜购销中心。这种模式的动力来自商贸和市场。商贸为龙头,双向延伸,一头通向国内外大市场,一头通向广阔的生产领域,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可以说,建一处市场,就带动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3)中介组织带动型。即以各类中介组织为媒体,如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农民自发的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跨区域的龙头企业的横向联合组织种形式,带动和组织农民实现产业化。常德市许多地方以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中介组织为桥梁,综合技术服务为保障,经济利益为驱动,结成松紧程度不一的一体化经营集团。石门县的马头羊生产就是由太平马头羊公司及深圳正华马头羊公司牵头运作的。运营这种模式运,两个公司都较好地解决了农户自我投入资金不足和产品销售不易打开的问题,因而效益很好。1995年共养羊达28万只,产值5009万元。
  二、常德市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融资现状
  1.常德市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融资渠道
  目前,常德市农业产业化的融资结构表现为多元化、多层次的各类金融机构和各种非正式融资方式并存的融资体系。自1996年以来,常德市正规金融体系基本上形成了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三类金融机构。调查的30户涉农企业中,资产过亿元的企业3户、亿元(含)以下1千万以上企业15户、1千万(含)以下企业12户。2010年有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19家、有私募基金的1家、有民间借贷的12家,分别占调查数的63.3%、3.3%、40%。融资量5.0815亿元,其中银行贷款3.7575亿、私募基金1亿、民间借贷0.324亿元,占比分别为73.9%、19.7%、6.4%。可见,贷款仍为融资的主渠道。
  (1)政策性融资。政策性金融是一切规范意义上的政策性贷款,包括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代表的政策性信贷业务、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商业银行贷款贴息、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政策性金融模式。其中政策性金融的扶持功能最为显著,其服务对象具有广泛性,是政策性金融的主要模式。
  (2)商业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包括商业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农产品期货、项目融资形式、小额贷款等商业性金融模式。常德市除金健米业、洞庭水殖通过上市融资外,其它农业产业化组织融资主要依靠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和民间借贷。现阶段,常德市有农发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农信社、邮储银行共七家可贷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贷款主要服务对象是大中型龙头企业。截止2009年末,常德市银行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90.5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70.2%。其中,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6.2亿元,为农村种养大户发放贷款11.8亿元,且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农信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涉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比例达74.7%,是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主力军”。
  (3)合作性融资。合作金融又称合作信用,属于合作经济范畴。其典型形式为信用社。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较之正式金融机构,在农村社会有搜集信息成本低的优势,非正式金融组织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处于同一农村社会,其信用关系根源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之中。真正意义的合作金融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也是不可或缺的。
  2.常德市农业产业化组织的融资问题
  (1)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政治任务,除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外,政策性金融机构应该发挥其特有的扶持功能。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市财政的收入能力和农户的收入水平决定了财政和农户不能成为投资的主要来源。另外,常德市惟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基本上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发放和管理,仅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其他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并没有开展起来,其支持农业发展职能名不副实,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长。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极大地制约了金融支农作用的有效发挥。
  (2)商业性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商业性金融机构可以为农业产业化各个主体提供信贷资金,尤其是为中小主体提供足够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自身经营性质和特点决定它无法为农业产业化。就目前状况来看,正规商业金融有逃离农村的倾向,这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抑制。多数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过信贷约束。金融机构贷款抵押一般需用商品房或门市房,才能给予抵押物70%的贷款。由于农业企业贷款抵押物不足,往往不能贷到足够的资金。而农村土地的不可融资性,使土地资产难以通过抵押等方式得到信用融资,农户得不到相应的贷款。另外,对于贫困农户和家庭经营的小企业,我国推行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一形式。但是,由于开展小额信贷业务成本较高、借贷壁垒高、手续繁琐、存在一些不透明的程序等使得申请难度更大或者需要更多的成本,从而使农民不去申请小额信贷。
  (3)合作性融资环境欠佳。目前农业产业化组织融资难问题还与一些环境、政策和机制问题有关。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是服务于农业,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目前,常德市农业产业化两种主要主体是农户和乡镇企业,其特点是经营规模小、经营风险大、盈利性低,这些企业很需要合作金融组织为他们服务。但至今有许多农村信用社背离了合作经济的服务宗旨和管理原则,仍未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组织,在经营商呈现出服务对象非农化、贷款利率随意化、追逐利润最大化合经营管理商业化的特征,对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构成了较大的阻碍。而其他的非正式金融和民间金融又不同程度地被视为非法或被迫龟缩于狭小的空间里生存。截止2010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9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1.76亿元存款总额远大于贷款,存在巨大的“存贷缺口”。
  三、完善常德市农业产业化组织融资的对策
  县域金融机构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要加大涉农贷款的信贷投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各金融机构应掌握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情况,积极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因地制直加大对农业产业化信货投入。
  第一,发挥政策性金融支农基础性作用,逐步扩大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宽支农领域。农业发展银行应该重新定位,主要满足不能通过竞争性金融活动获得满足的农业产业化金融需求。政府部门也要重视农村存款转移城市的情况,抑制市内金融市场“二元结构”现象的产生,缩减金融机构“存贷缺口”,提高农业贷款在贷款中的比重。
  第二,深化商业性金融支农核心地位,加大创新力度,不断完善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切入点。首先,要深化资本市场融资政府应通过产业政策,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产业链长的龙头企业,促使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得到完善。条件成熟时扶持企业上市,筹集资金;条件未完全成熟的企业,引导其向深圳中小板块市场挺进。其次,在小额农贷发放中,要按照“一次核定,集中审核,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简化贷款手续,按照农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努力满足农民资金需要。要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发放贷款时不“嫌贫爱富”,积极提供资金和技术,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
  第三,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向合作化方向发展,发展成适宜常德市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真正合作金融。在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政府应放松管制,用科学的发展观来看待民间金融问题,把支持规范农村合作金融的发汗作为一个长期方向。设立多样化的支持农村非正式金融组织发展的服务体系,同时制度建设,依法保护金融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在借鉴国外经验和遵循合作金融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民间金融合作化、规范化。建立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降低非正式金融的风险,降低利率,从而增加资本形成数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发展农村非正式融资的同时要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以充分发挥其“第二银行”的功能。
  此外,鉴于农业的弱质性,加上常德市处于内陆,社会资本存量不足的情况,常德市应在扩宽融资渠道上有所作为,积极拓展融资渠道,例如发展私募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吸引外资和其它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尽快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进市内担保公司资产重组,增强担保实力,采取措施增强担保公司信用,分担担保公司风险。加强沟通,争取国家和省财政担保风险补偿资金,最终确保农业产业化融资持久、高效运行。
  

相关论文

常德融资产业农业研究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