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综述

  
  一、地缘政治学的涵义界定
  地缘政治学的涵义是什么?奥特瓦赛尔(O’Tuathail)认为,地缘政治学没有一个单一的,包容一切的含义或特征,它并不是一个具有内在含义的术语,而只是一个极为暧昧和不确定的概念。地缘政治学这个术语英文为“geopolitics”,源于德文Geopolitik。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地缘政治学涵义的理解,笔者归纳为以下三个视角:
  1.政治与地理
  中国《辞海》说,地缘政治学是“关于国际政治现象制约于地理的理论……在国际关系中它利用地理因素来为一个国家的对外战略方针提供理论依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解释, 地缘政治学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英国学者奥沙利文(Patrick O’Sullivan)特别强调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他认为,各国之间冲突的基本量度是地理性的,geopolitics“研究的是权力的行使者之间的地理关系,他们或是国家的统治者或是跨国集团的领导人”。他还指出,如果说政治是一种政府的艺术,那么“地理的”(geo-)这一前缀就是指应用地理认识为此而服务。
  强调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地缘政治学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地理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地理化过程,它突出了地理或地理空间因素对政治活动的影响。
  2.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
  对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有很多争议。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把geopolitics定义为地缘政治学,认为“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种理论”;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夫认为地缘政治学等同于政治地理学,“地缘政治学与政治地理学之间,在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上没有什么根本不同”;阿部市五郎认为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是有区别的,“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虽同样是以国家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地理学,属人文地理;后者为国家科学,应属政治学”。
  3.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
  英文“geopolitics”既指地缘政治理论又指地缘政治现实,地缘政治不等同于地缘政治学。我国学者陆俊元认为地缘政治学是地缘政治的一部分,广义的“地缘政治”,包含了地缘政治现实和地缘政治学两个方面;狭义的“地缘政治”指地缘政治现实。国外学者阿格纽(John Agnew)在其著作《地缘政治学》中指出:地缘政治学这个术语被采用是在19世纪末期,但地缘政治的客观实践在欧洲人首次征服世界其他地区时就已经开始了。
  二、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演变
  1.西方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演变及主要代表人物
  (1)产生期
  地缘政治学思想产生于1897年,拉策尔(Friedrich Ratzel)在1897年完成的《政治地理学》一书被公认为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他是真正的“地缘政治学之父”。但地缘政治学理论产生于1916年,“‘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契伦(Rudolf Kjellen)教授所著的《生存形态的国家》(1916)一书中。书中,他吸收拉策尔的‘国家有机体’和‘生存空间’理论,提出了用地理环境来说明政治现象与事件的地缘政治学理论”。
  (2)繁荣期
  1918年―1945年前后是地缘政治学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典理论,包括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等。
  海权论的奠基人是美国海军军官、历史学家马汉(Alfred Thayer ),他的海权论思想集中体现在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年》及其以后的几本著作中。他认为争霸世界的关键在于夺取制海权。并且将这种能力与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历史进程最有效地联系在一起。马汉的学说对美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使美国海军从内战后的毁灭中振兴,为其提供专业基础和理论方向,从而有利于引导它在1918年和1945年走向胜利。1918年前后,地缘政治学开始步入辉煌期。
  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是陆权论的创始人,他在1904年《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首次阐述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学思想,在1919年出版的《民主的理想与现实》一书中提出“心脏地带”和“世界岛”的概念。“心脏地带”指的是非常广阔的地域――世界岛的关键地区,同时,他将“心脏地带”与东欧的地缘政治意义总结为三句名言:谁统治了东欧,谁就主宰了心脏地带;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就主宰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就主宰了全世界。其中,世界岛指欧、亚、非三大洲,而历史的地理枢纽就处于其最中心。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是战后一位重要的美国地缘政治学家,他修改了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并在1944年出版的《和平的地理学》一书中提出“边缘地带学说”。认为占领和控制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是各强国的核心策略,据此他提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
  意大利的军事家朱里奥•杜黑(Giulio Douhet)是空权论的创始人,他在1921年出版的《制空权》一书中提到,“航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活动领域――空中领域,结果就必然形成一个新的战场”。他认为,独立空军的重要性将迅速增大,而陆军和海军的重要性将相应减小,空中战场是决定性战场。
  (3)低迷期
  1945年-1976年前后是地缘政治学的低迷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玷污的地缘政治研究沉寂多时。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解释世界形势的理论需求将地缘政治学重新唤上学术舞台”。德国人K.豪斯霍弗(Karl Haushofer)是地缘政治学衰落的始作俑者,他曾经利用和歪曲国家有机说和生存空间论以及陆心说,把地缘政治学与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联在一起,导致在二战后约30年时间里地缘政治学在学界遭唾弃,一度处于低迷状态。
  (4)复兴期
  地缘政治学的复兴始于1976年。1976年元月,一份全新的地理学杂志《希罗多德杂志》在法国巴黎出版,法国地理学教授Y.拉考斯特(Yves Lacoste)是该杂志的编辑,他把《希罗多德杂志》的副标题定为:“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评论”。从此,地缘政治学复活了。几乎在同一时期,地缘政治学说由美国政治家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将其引进美国有关外交政策的论述中,此后,地缘政治学成为美国的政治和国际关系词汇。到了20世纪80年代,地缘政治学这一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
  (5)新发展期
  1992年前后,地缘政治学开始获得新的发展。到1992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的致辞中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获得了新的发展,新地缘政治应运而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展开,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在变得相互依存的国际关系中,世界已经形成一个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相互交融的文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尽管国家间的竞争仍然存在,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扩张领土和争夺势力范围的得失较量的零和关系,而是在良性竞争中求得共同的安全与繁荣。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逐步从地缘政治学向地缘经济学发展。爱德华.卢特沃克(Edward N.Luttwak)在《面临危险的美国之梦》(1993)中提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利益,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成为国家之间争夺的焦点,地缘政治角逐正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角逐”。
  地缘政治学的曲折经历丰富了它在每个阶段的内容,每个阶段的理论积淀推动了地缘政治学的发展。海权论、陆权论和空权论的出现逐渐催生了世界各国海军、陆军和空军的崛起,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扩大到地面和空中空间的结合。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激烈竞争渐渐上升为世界的主旋律,对地缘经济学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核心主题。
  2.国内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概况
  地缘政治学在20世纪30-40年代由当时在欧洲留学的中国学者回国后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掀起了学习与研究地缘政治学的热潮。综观国内学术界对地缘政治的研究,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地缘政治学者及学术作品。例如:叶自成教授的《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2007),书中指出陆权并不等于控制权,而是指大陆空间的生存、发展及影响力,进而提出陆地空间的发展对中国这样一个陆权大国的影响。刘义虎的《地缘政治学:二分论及其超越》(2007)高度概括了地缘政治学理论内容和特征并从二分论的视角对地缘政治学进行了整合式研究。陆俊元的《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2005)主要对地缘政治的本质、规律、形态与格局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孙相东的《地缘政治学:思想史上的不同视角》(2005)从不同视角分析了地缘政治学的性质,有人-境关系的视角、大战略的视角等。刘从德的《地缘政治学:历史、方法与世界格局》(1998),本书以历史为视角对中西方古代地缘政治思想、传统地缘政治理论等问题进行探析,并指出美苏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地缘政治角度下世界格局问题。张微微的博士论文《冲突与联合:对主导性地缘政治观的分析与反思》(2009)主要从冲突性与联合性的视角分析地缘政治理论的精神实质,并得出冲突性是地缘政治理论的主要观念。
  此外,还有大量的文章出现在国内主要期刊上,如:王逸舟的《地缘政治.国际关系.中国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王恩涌的《地缘政治学为什么又重新兴起》(《人文地理之窗,1996》)、许勤华的《评批判性地缘政治学》(《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苏浩的《地缘重心与世界政治的支点》(《现代国际关系》,2004)、封永平的《地缘政治与大国崛起:以美国为例》(《理论导刊》,2006)、赵可金的《全球化时代的新地缘理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倪世雄与潜旭明的《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世界》(《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潘忠岐的《地缘学的发展与中国的地缘战略》(《国际政治研究》,2008)等等,由于篇幅有限不一一列举。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新地缘政治的研究也受到国内很多学者的追捧。学者倪世雄认为,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传统地缘政治学提出的‘世界是由正在扩张和收缩的空间集团和领土单位组成’的基本假设,已变得陈旧而过时了,需要有一种新的地缘政治来替代它。”另外,学者潘忠岐从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描绘了地缘政治学的新发展。内涵上,地缘政治学已经不再仅仅把军事、安全等问题作为研究议题,而是把经济、文化等问题纳入研究议程,分别形成了地缘经济理论和地缘文化理论。外延上,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国家及其周边而是延伸到国家所在的整个地区乃至全球。
  三、结语
  纵观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期、辉煌期、低迷期、复兴期和新发展期这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国内外学者都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对地缘政治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有从地理与政治、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的视角分析地缘政治的内涵;有从陆权论出发,分析陆地空间对大国的影响;有以二分论的模式分析地缘政治;有冲突性与联合性的分析视角等等,正是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付出,地缘政治的研究才会硕果累累,地缘政治学才会进入新的研究领域。当今,新地缘政治学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地缘政治理念,它否定了以扩大权势和领土扩张为主题的传统地缘政治观,批判了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强调平等与自主的国际关系。
  

相关论文

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理论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
试论企业生产经营中高级会计理论的应
浅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基于协同理论的项目财务管理系统建设
公司金融理论在公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