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浙江省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24.7;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154(2007)05-0063-07
  
  一、引言
  
  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是我们党对十六大提出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具体化和新发展。目前,学术界对“和谐社会”的定性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而对于定量分析和测度“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只有建立科学的衡量标准,构建与和谐社会内涵相匹配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地认识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和进程,及时发现各地区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需要着重改进的方面,才能把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真正落实。本文选取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浙江是我国的一个经济、文化强省,人均GDP连续几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率先实现基本小康,各项事业都走在全国的前列,对其他各省具有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本文力图构建一套既能反映“和谐社会”科学内涵,又符合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致力于科学地认识我省各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和进程,为政府采取有效的监督和调控措施提供依据,促使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二、“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标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
  “和谐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以和谐的利益关系为核心,以人、社会、自然和谐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命题,是我们党根据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的,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层次,为了解决各种新问题、新矛盾而提出来的。小康社会主要提出了社会发展的数量目标,而“和谐社会”则提出了社会发展的质量目标[1]。因此“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必须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基础,保证“和谐社会”评价与“全面小康”协调一致;其次要根据“和谐社会”的内涵,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定量反映社会和谐发展的状态。基于上述思路,“和谐社会”评价指标的设计,既要紧紧围绕“和谐社会”的内涵,使指标体系充分、准确反映“和谐社会”的各方面特征,又要保持与全面小康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协调一致。
  2.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指标选取时我们遵循以下三个最基本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各个方面特征。(2)代表性原则: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力求精简,使用尽量少的指标尽可能准确反映出实际情况。(3)可行性原则:保证指标数据容易获取,便于操作分析,实现定量反映社会和谐状态的要求。
  (二)“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深刻理解,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系列统计指标用以评价和监测浙江省和谐社会发展状况。该指标体系以人为核心,力求充分揭示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资源环境五个子系统,共计25个指标,见表1。这五个子系统相辅相成,构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总体,经济发展是基础,社会稳定和资源环境是保障,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是目标。
  其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等学校学生数/规定年龄人口(18~22周岁);城镇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城镇总人口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农村总人口数;废水排放强度=(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生活污水排放总量)/GDP。现有数据指标的目标值分别为:城镇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的目标值为大于等于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的目标值为大于等于60%,城乡收入比在1到2.85之间,城镇失业率的目标值在3%至6%之间[2]。
  
  三、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的实证分析
  
  (一)指标数据的处理
  本文所选取的指标中有许多是逆指标,还有部分指标的理想值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如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和城乡收入比等指标。如果直接使用这些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将会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首先对所有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1.逆指标的处理
  其中,Xi为指标理想值。国际上通常认为基尼系数介于0.2-0.3是非常理想的贫富均衡水平,系数在0.3至0.4之间为合理水平,浙江省城镇基尼系数温州最小,为0.2749,农村基尼系数嘉兴最小,为0.2626,其值均处于非常理想的区域之内,因此本文把观察样本中的最小值作为理想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参考国家统计局“和谐社会”课题组的研究结果,把理想值定为2。
  (二)对浙江省“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可以把众多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用较少的几个因子来解释“和谐社会”的建设状况。但是,在进行因子分析时,要求选取的指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指标的个数不能过多(要求样本容量大于指标个数),否则将很难得到理想的分析效果。由于本文选取的指标比较多,并且为保证指标体系的简洁性,设计时各子系统之间多数指标的相关性并不大,且反映社会和谐发展的各个方面相互之间并不一定相关,这也正是和谐社会评价体系设计中的特殊之处和难点所在,因此对总体作因子分析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更加深入地分析,文章首先分别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因子分析,然后通过总体综合评分对各个地区进行比较。
  1.对经济发展子系统进行因子分析
  对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经济发展子系统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
  
  根据综合得分结果,东部沿海地区,如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地的经济发展排在了全省的前列。其中,杭州市在财富创造和个人收入方面屈居第二位,但是在产业结构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第三产业往往直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现代化程度,发达国家如美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70%以上,欧洲多数国家和日本都已经达到60%以上。杭州是六朝古都之一,是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旅游观光业,餐饮服务业都相当发达。2005年,杭州市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3.0%,虽然离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距离,但第三产业的优势显著。宁波市在第一因子上排在了杭州的前面,但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绍兴和嘉兴在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方面分别排在全省的后两位,这与其总体经济地位极不相称。这两个城市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应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从总体看,浙江省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协调,但是地区间差距较大。发达地区如杭州、宁波的人均GDP是相对落后地区如丽水、衢州的3倍多。
  2.对社会进步子系统进行因子分析
  对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社会进步子系统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经计算得各地区社会进步子系统的综合得分,见表4。
  与经济发展得分相比较,表4显示,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在社会进步方面取得的成就越大。计算两者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得r=0.691,显著性检验结果Sig值为0.018,表示两现象在0.05水平下存在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但社会进步除了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外,还受到其它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温州经济发展排在全省第三位,社会进步却排在倒数第二。仔细比较原始数据不难发现, 温州社会进步的各个方面变量值都偏低,在城镇社会基本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尤为落后,教育投入和医疗状况也显著落后于其它地区,与其经济发展地位极不相称。这是很不“和谐”的表现。
  3.社会公平子系统的综合分析
  对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社会公平子系统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经计算得各地区社会公平子系统的综合得分,见表5。通过表5的比较,易见经济发达的杭州在社会公平方面得分较低,仔细比较原始数据后发现杭州主要是在农村基尼系数、高中以上学历人口城乡比这两个变量上得分较低。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但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异较大,农村的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温州经济发达,城镇基尼系数为0.2794,收入分配公平,城镇居民收入都较丰裕;但农村基尼系数在全省各地区中最大,达0.3981,基本接近国际警戒线,说明温州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异较大。湖州、台州、丽水、衢州的社会公平得分排在全省的中后面。
  4.社会稳定子系统的综合分析
  与社会公平子系统同样的分析方法计算得社会稳定子系统的综合得分,见表6。
  表6显示,宁波在社会稳定方面得分较低,与其经济发展地位极不相称。宁波虽然经济发展较快,但社会治安状况落后,亟需政府加强管制和积极引导。温州和金华就业比较充分,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温州的社会治安环境令人担忧。此外杭州、丽水、衢州就业环境不好,社会治安情况则相对较好。从就业情况来看,杭州与丽水、衢州的就业环境不一样。丽水和衢州经济发展落后,市场需求不大,企业不能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劳动力供大于求,多属于结构性失业。而杭州则摩擦性失业居多,就业人员流动性较大。
  5.对资源环境子系统进行因子分析
  对无量纲化处理后的资源环境子系统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2个因子被保留,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4.532%,反映了原始变量74.532%的信息。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量和废水排放强度在第1因子上的载荷值较大,因此第一公共因子主要反映自然资源和废水排放的情况。第二因子主要反映城市空气质量和最基本的生存资料――耕地的情况。经计算得资源环境综合得分,见表7。
  表7显示,第1因子得分较高的地区是丽水和衢州,因子得分为正的只有丽水、衢州和杭州三个地区。说明这三个地区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比较丰富,与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环境保护意识有关。丽水和衢州山区面积广阔,森林和水资源相当丰富;杭州是国家绿色生态旅游城市,公民和政府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强,保护措施得力。但杭州废水排放量比较大,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这是很不和谐的表现。嘉兴、衢州、湖州在第2因子的得分比较高,说明这些地区城市空气质量较好,耕地的利用和保护也比较好。其他地区的得分都是负数,特别是温州、杭州、台州、金华等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加强环境保护。从整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来看,丽水、嘉兴、舟山、台州、湖州的总体资源环境状况较好,杭州、温州、金华较差。
  (三)对各地区社会和谐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
  以上分析是分别从各个子系统对各地区作评价,对于浙江省各地区的“和谐社会”建设情况,我们还需要从整个指标体系的角度作全面综合的评价。
  对各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同样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了2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75.710%,反映了原5个子系统75.710%的信息。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公共因子1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的状况,但资源环境在公共因子上的载荷值为负,因此因子1的得分越大,表明该地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显著而资源环境状况较差;得分越小,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而资源环境状况良好;得分接近于零,表明该地区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发展均衡协调。公共因子2主要反映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状况。表8中的公共因子1上的载荷值同时有正有负,说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状况之间变化的趋势不一致,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
  由表9显见,杭州在第一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最大,说明杭州经济繁荣而资源环境较差;其次为宁波。丽水在第一公共因子上的得分最小,说明丽水资源环境保护较好,但经济和社会发展落后;其次为衢州。这些都是不和谐的表现。其余各地区发展较为均衡。在第二公共因子上得分最大的地区是绍兴和温州,这两个地区社会公平且稳定,值得其它地区借鉴和学习;而得分最小的地区是舟山、衢州和丽水,这几个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发展也相对较差,应引起高度重视。
  2.聚类分析
  选用离差平方和法对浙江省11个地区进行系统聚类,以各子系统的得分为聚类的根据变量,按照聚类谱系图11个地区可分为以下4类:
  第一类:{绍兴};
  第二类:{杭州、嘉兴、宁波};
  第三类:{舟山、温州、金华、湖州、台州};
  第四类:{衢州、丽水}。
  其中,第一类为和谐度最高的地区。绍兴经济发展排在全省第四,处于中上游,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子系统排名位于全省第一,各个方面发展较为协调,但绍兴在资源环境子系统上的排名为全省第八,存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现象。第二类为和谐度较高的地区,包括杭州、嘉兴、宁波三个地区。杭州和宁波经济实力强,在各子系统总体上比较协调发展,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第三类为次和谐发展地区,包括舟山、温州、金华、湖州、台州五个地区。这些地区的五个子系统发展不协调,出现“短腿”现象。例如舟山在社会稳定子系统上得分全省最低;温州经济发达,社会公平且稳定,但科教、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状况较差;湖州社会稳定,但经济发展落后;台州资源环境状况尚可,但其余各方面发展较落后。第四类为不和谐发展的地区,包括衢州和丽水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落后,制约社会进步和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
  
  四、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浙江省“和谐社会”总体情况比较良好,从单项指标来看,有许多指标达到甚至超过国家“和谐目标值”。省内各地区和谐发展状况总结如下:
  杭州是和谐度较高的地区。杭州经济繁荣,在财富创造和个人收入方面居全省第二位,产业结构合理,具有显著优势;社会治安情况较好;森林资源和水资源比较丰富,公民和政府的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强,保护措施得力。但在和谐发展的进程中,杭州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社会公平方面得分较低,主要是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异较大,农村的教育发展滞后于城市;就业环境不理想,就业人员流动性较大,摩擦性失业较多;废水排放量比较大,城市空气质量较差,与经济发展不协调。这些都是不和谐的表现。
  宁波属于和谐度较高的地区。宁波经济发达,在财富创造和个人收入方面居全省首位,但需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临海望沪的地理优势,加快运输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宁波在社会稳定方面得分较低,社会治安状况落后,与其经济发展地位极不相称,亟需政府加强管制和积极引导。
  温州为次和谐发展地区。温州经济发达,社会公平且稳定。温州经济发展居全省第三位,居民就业充分,城镇居民收入都较丰裕,收入分配公平;但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差异较大。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温州社会发展没有随经济发展而取得显著进步,在科教、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与其经济发展地位极不相称。温州的社会治安环境令人担忧,资源环境状况较差,今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加强环境保护。
  绍兴是全省和谐度最高的地区。绍兴经济发展排在全省第四,处于中上游,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子系统排名位于全省第一,各个方面发展较为协调。但绍兴在资源环境子系统上的排名较落后,存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现象。作为目前发展最和谐的绍兴,今后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另外绍兴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今后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应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能级。
  嘉兴属于和谐度较高的地区,嘉兴经济发展一般,第三产业发展较落后,其它各方面发展都较为协调。今后应充分利用联接沪杭苏三地的重要地理位置,重点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为建设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舟山、金华、湖州、台州属于次和谐发展地区。这四个地区在和谐发展的五个子系统上存在发展不协调的“短腿”现象。舟山在社会稳定子系统上得分全省最低;湖州社会稳定,金华就业充分,社会公平发展,台州资源环境状况较好,但这几个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制约其它各方面的发展。
  丽水和衢州为不和谐发展的地区。这两个地区不和谐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落后,制约社会进步和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然而,衢州和丽水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在资源环境方面具有禀赋优势,今后应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综合上述分析,浙江省各地区在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突出。一方面,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政府环境治理投入不够,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比较大。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部分地区只考虑眼前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资源环境将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缓解资源瓶颈的约束,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根本转变,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难题。
  第二,经济发展成为制约社会其它各个方面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越快的地区在社会进步方面取得的成就越大。但社会进步除了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外,还受到其它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三,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首先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发达,西南山区相对落后。发达地区如杭州、宁波的人均GDP几乎是落后地区如衢州、丽水的3倍多。其次是社会公平方面,城乡收入、所享受的福利差距较大,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政府在农村的教育投入和福利保障投入不足。
  第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后,严重制约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难题,浙江省各地区“三农”问题也比较突出,部分地区农民收入低,来源少,难以维持自我保障;土地资源有限,无法承载农民的保障功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后;农民享受的福利少,部分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尚不足30%,与城镇相比,农民基本不享受社会保障。多种形式筹措社保资金,建立国家、地方和个人三位一体的投资结构,加快构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
  

相关论文

指标体系浙江省实证浙江指标
基于Flint的师生互动实证研究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
养殖尾水循环渠中底泥微囊藻毒素含量
不同冬闲绿肥轮作处理对玉米生长和产
杜蒙县乡村旅游品牌整合绩效实证研究
烟草商业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实证探究
浙江省“四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分
旅客综合运输服务水平指标体系探讨
实证会计和分析式会计研究方法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