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75-02
  
  一、人文精神在现实中的重要意义
  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的,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在学校中就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培养教育,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旨在教会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各种思潮混聚于中国的背景下,仍能思想信念坚定,坚持社会主义理想,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文化,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人,做一个愿意为祖国贡献自己青春的人。况且当今世界的竞争不光体现在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是激励的,中国强调由“人口大国”变成“人才大国”、“人才强国”,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来建设国家,发展经济。对人民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增强整个国家的竞争力。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动力和凝聚力。不管是以前的抗日战争还是现如今的洪水、非典、地震,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困难,众志成城的精神支柱。人文素养是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是全国人民整体素质的体现。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是懂很多知识,就叫拥有人文素养,真正受过人文精神教育的人是那些具有理性成熟思维,高尚道德品质以及健康积极的心态的人。
  二、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一)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崇尚享乐主义、拜金主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各种文化思潮汹涌而来,社会上存在一些不良风气及西方腐朽的价值观念,使得一些学生在精神思想、价值观取向上存在偏差。在当代大学生中,就有学生追求名牌,追求一些高消费的享受,在有些学生身上丝毫看不到我国传统的艰苦奋斗的美好品德。
  (二)受实用主义影响
  受教育体制的限制,大学生只是读教科书,课外书看的很少,很少有学校进行人文精神思想的教育,而且学校中出现了教育功利性,一切为了分数,“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植人心,考级、考证,考什么就学什么,什么专业以后发展前景光明就考取哪个,学生也只注重成绩的提高,现如今的学生参加的课外才艺班,也是为以后加分做准备。什么才艺以后能有好的发展就学习什么,什么专业能有好的前途就都争相报考,跟考试无关、没有前途知识就可以不用学习。学校也不把人文精神教育,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当成教育的重中之重。
  (三)心理承受力低,精神脆弱,心理问题严重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考入大学后,开始独立生活,自私自利的本性就暴露出来,面对社会种种压力,抗压能力弱,受挫折能力低,但却自尊心极强,面对困难时往往不知所措,知难而退。
  (四)对当今的现实情况缺乏辨别能力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世界的紧密联系,使各国之间的文化思想交加深了,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外国的生活环境,接触到国外的文化思想。但是由于当代的大学生经历少,知识欠缺,缺乏成熟的辨别能力,再加上自身成长条件的限制,对国外的生活和环境产生幻想和期待,盲目的羡慕外国的生活,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还有前段时间的电影《2012》,电影情节是关于世界末日的。但却对学生的生活造成了影响,针对网上的一些留言和不真实的报道,一些大学生的做法是大量转载,自己吓自己,而没有科学的看待自然灾害,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所以学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是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形成大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之中
  21世纪是一个多元文化世界,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引社会精神建设的方向标,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之中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在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增加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提高大学生精神思想境界,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推动作用。
  首先,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由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立场、科学体系和实践指导作用,并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思想意识的主流,这都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并且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成果的理论体系,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被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和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证明了的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理论武器。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引进校园中,引进课堂上,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高校人文精神教育的指导思想,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明校园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当下经济全球化、处于社会转型期及各种思想泛滥的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地位,消除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对大学生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的冲击和影响,要自觉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其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必须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共同的理想,反应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激励着全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文明和谐、人民富裕而努力奋斗,步调一致的向前奋进。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处于内忧外患、水深火热的状况中,民族遭到侵略,资源遭到掠夺,人民生活痛不欲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就成了全中华人民的共同理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其实质就在于让大学生认识到理想信念的实现是需要经过努力奋斗的,理想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崎岖的,充满荆棘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是为了引导他们胸怀祖国,为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不要只是看到了发达国家的一角,就认为资本主义一切都是美好,而对社会主义有了怀疑。
  再次,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时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同时,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要能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尽心尽力,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的今天,要勇于创新,敢于超越,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努力成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最后,要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了在如今风云变幻的社会中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涉及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辅相成。学校的人文精神教育要以此为标杆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有为之人,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能贡献一份力量的人。在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潮的入侵,以荣辱观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更有利于教育大学生自尊自爱,规范自己的日常生活,提高思想道德觉悟,不随波逐流,放纵自己的青春。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
  作者简介:杨潇(1987― ),女,辽宁大连人,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关论文

社会主义人文核心主义体系价值
企业文化管理的价值体现及构建路径研
浅析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价值实现途径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对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会计体
试论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
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运营服务体系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