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论文

农业供应链建设实证分析

  
  一、云南农业状况分析
  
  1、云南农业的概况
  国家统计局2006年6月的调查表明,云南省批量种植的蔬菜种类目前达到70余种,品种数以千计。凭借齐全的品种、无公害的生产加工工艺,以及反季生产三大优势,已销往国内146个大中城市和30多个国家。
  除了蔬菜以外,云南的花卉产业由于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拥有了较大份额的国内市场。到2004年,花卉产业全行业总产值50亿元,增长鲜切花产量33.6亿枝。花卉出口迅猛增长,市场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且在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高端市场获得了一定的份额。2004年全省花卉出口创汇达到4150万美元。已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花卉生产大省。
  2、云南农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云南农副产品近年来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应该看到,北方市场蔬菜的返季种植以及国外市场对农残的严格要求都对云南农业的继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就云南农副产品的产业现状来看,也存在着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差、信息瓶颈、物流瓶颈问题突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1)市场信息的准确性。传统的产业经营模式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牛鞭效应”和“信息滞后”,这在云南的农业经营过程中屡见不鲜。在新型的农业经营战略模型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了首要任务。在农业经营中,“牛鞭效应”和“信息滞后”的影响的非常显著的,最终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供应不上,而大量上市时又常伴随者巨大的损耗。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涉及到每个企业和农户的销售、物流、生产各个领域。这些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系统原因,在农业供应链中主要是农作物生产周期长,另一类则是管理原因,既贸易伙伴间关系松散,信息不能共享、各自为政,再加上物流的瓶颈因素对供应链共同作用,就提高了所有相关者的经营成本,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2)削减物流费用的紧迫性。作为新型农业的重要前提,减少农副产品的物流费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从云南第一产业中的构成来看,外销占了很大份额。然而,这些本来在生产地极为便宜的产品到了消费地价格已经大幅上升,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价格优势。例如,在北方蔬菜刚上市的季节,云南本地的蔬菜价格仅为北方的1/3左右,然而经过流通到达北方市场以后,和当地的早熟产品价格已经不相上下,失去了竞争优势。无疑,在这一时期,作为经营者来说,将云南蔬菜销往北方市场已经失去了意义。同时,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北方返季蔬菜的种植面积也在逐年扩大,如果不尽快降低居高不下的流通费用,云南蔬菜将失去目前的市场。在这样的事实下,不难发现,能否迅速降低云南北销农副产品的流通费用,生产者、贸易商和物流企业如果不能一起行动起来,站在供应链的高度来进行管理,要想继续扩大云南农副产品的市场是非常困难的。在降低流通费用的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也要求农民在进行生产之前要根据市场分析确定生产目标、制定计划,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3)安全保证的必要性。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农副产品安全性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卫生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食品卫生平均不合格率仍达8%左右,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约为7%。据2005年10月某市进行的一次消费者食品安全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其他的调查结果如下:58.65%的消费者:关注食品的安全性;61.74%的消费者:超市购买食品比较放心;55.31%的消费者: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最大;68.36%的消费者: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由上可见,对于消费者来说,食品等的安全性是决定购买的最重要因素保证食品、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已成为生产者、销售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农业供应链经营模式产生的背景
  
  1、消费者的心理变迁
  消费者在购买新鲜农副产品时到底重视什么,实际上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国外有分析机构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变化从60年代开始以10年为一个单位进行了分析。从销售方法来看,国外农副产品交易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也是通过面对面方式进行的,类似我们现在的农村集市和自由市场;70年代,超市已经成为主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到了上世纪90年代,由于消费者对于与商品本身相比更加重视跟商品相关的信息,使得传统的超市销售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我国目前大致处于国外上世纪80-90年代市场的发展水平。
  另外,来看消费者的购买心理的变化。60年代以前,由于商品紧缺填饱肚子是头等大事。到了70年代批发市场等设施的建立,使消费者逐渐开始重视包装和规格这些外在的东西,这是因为自助式的超市使过去由销售者完成的商品详细介绍已经没有了,对市场的规范管理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越来越严格。总之,为了在自助方式、大量销售的背景下,实行工业标准化、规范化被成为一种趋势,我国目前正处于该阶段。但是到了80年代末,健康成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农残问题被各种媒体大量报道,购买的生鲜食品究竟安全与否,只能依靠“权威”部门的检验和认证才能使消费者放心。不过,在这一时期,由于收入的增加,购买力的增强在加上充足的商品供应使消费者在选购生鲜食品时也更加注重口味和个人喜好。进入21世纪,一个全新的信息的时代开始了,每天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基因工程对人的身体的影响等等问题被大量披露,“食品安全性”就再一次成为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决定因素。正因如此伴随生鲜食品的“完整信息服务”也就应运而生。
  2、食品安全与“信息服务”
  在面对面交易的时代里,“这是哪里产的蔬菜?”“你需要什么样的蔬菜?”这样的问题是在销售者和消费者间直接传递的。农民把自己种植的农副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或者直接卖给小贩,在消费者购买的时候,都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说“这是某某人采用某某方式种的”。但是到了超市时代,远距离的流通、集散方式使详细的生产信息难以被传递,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被阻断了。结果是,表面看上去的一样的东西,只能依靠上面的标签来对商品的内质进行判断。比如说,同样的大白菜,采用无公害种植的每公斤20元,普通的蔬菜每公斤2元,虽然表面看上去没有多大区别,然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仅仅是因为上面的标签不同,就可以以高出10倍的价格销售。掌握了消费者这样的心理,都将商品换上一张吸引人的标签,改换一个漂亮的包装,于是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开始充斥整个市场,消费者对千篇一律的标签也逐渐失去了信赖感。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着眼于消除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这种信息壁垒,使消费者能真正的掌握农副产品生产、流通的各种信息,这才是产品能真正得到消费者信任的必要途径。
  
  三、建设面向21世纪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建立面向21世纪的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新型农业经营战略模型,其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
  1、农业供应链战略模型
  新型的农副产品供应链战略模型主要有三个基本构造。
  (1)“低成本型”这个模型鼓励农民将从农场中收获的产品直接交给采购商,同时利用信息系统,建立起采购商与零售商的直接交易体制。这种流通模型成败的关键在于,从农产品集货开始就使用整条供应链上统一规格的大型物流集装器具,这些物流容器必须是从农户到零售商都同样适用的,这样才可以完成直接运送,降低成本。这种模型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大量削减流通过程中的换装、组配的物流费用和交易成本,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成本下降。
  (2)“合同种植型”这种模型在于推广和约种植方式。这种方式由大量需求者(食品加工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直接委托农户进行订单种植,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这种模式可进使农户和农副产品实际的大量需求者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
  (3)“高附加值型”主要针对需要保鲜处理的生鲜产品,这种模型要求农户从农场采摘到产品后立即把产品直接放到冷链中进行保鲜处理,再用拖车直接送到集货地进行冷藏保鲜处理,并通过冷链运输直接送到零售店或者消费者手中。
  2、农业供应链中信息系统
  为了消除农副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壁垒,首先必须确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现在的农业生产中,经常还会听到农民们说“西红柿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样的话,这实际上还是延续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方式。要建立现代的农业经营,就必须首先认识到“消费者究竟需要什么”的重要性,相应地,为消费者提供他们想了解的各种信息。
  在农业供应链建立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而将农户纳入信息共享的范围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随着大农业流通体制的建立和农副产品竞争的激烈,市场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产品是不会接受的这一事实(如云南对北方销售的一些特色蔬菜并不被市场认同),已经使越来越迫切的认识到,将农户的生产、种植信息纳入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已经是必不可少的了。图1的信息系统模式描述了农户、核心企业及零售商在农副产品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各种信息的流程和运作方式。
  
  在上图的信息流程中,农户对于种植的预定通过信息系统与零售商的采购计划进行比对,通过生产协调会找到差异供零售商和农户对销售计划及生产计划进行调整。而农民的生产情况由于建立了农副产品信息数据库,得到实时的存储并提供给销售方共享,销售方在根据这些种植、售货的信息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并协调物流配送能力完成运输和配送过程。
  

相关论文

实证供应链农业分析建设供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电商营销模式的新变化分析——以淘宝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