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农村殡葬改革和新农村建设

  随着人们对死亡的科学认识不断提高,如何处置死者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信仰和习俗问题,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建设。殡葬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传统的殡葬方式制约农村的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农村的民主建设进程,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子孙后代的发展。因此,1997年国务院出台了《殡葬管理条理》,试图引导全国的殡葬改革以及促进从属于民政系统的殡葬产业的改革和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殡葬改革涉及到亿万人的切身利益。如今,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殡葬改革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传统殡葬的弊端
  
  传统的丧葬主要是土葬,因为人们始终坚信,阴间在地底下,死者在那儿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生。但土葬的种种不可避免的弊端成了当前殡葬改革的理由。
  1、传统殡葬浪费大量的土地和木材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如果人人都要土葬的话将会出现死人同活人争地的现象。一定数量的土地用做坟地,将相对减少农民的住宅面积和耕地面积。另外,土葬所必须的棺材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每副棺材要上好木材一个多立方米,而且我国人口众多,总消耗量将是个庞大的数字。加上其他方面的木材消耗,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些因素将大大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状况。
  2、传统殡葬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土葬的仪式烦琐,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比如挖坟、下葬、宴请答谢亲朋好友等。另外,由于人口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如果实行土葬,每逢清明,子孙后代为了祭祀先人,往往不远万里劳累奔波。
  3、传统殡葬污染环境
  土葬对地下环境的污染问题,虽然现在还很难拿出非常科学的数据来证明,但土葬对地表水的影响则是可以想象到的。尤其在土葬坟墓集中的区域,这种因土葬而带来的污染是客观存在的。
  
  二、殡葬改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针,这对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出了更高要求。殡葬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发现,殡葬改革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以下功能。
  1、殡葬改革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殡葬改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殡葬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通过文明、健康、科学的现代殡葬服务,对群众的丧葬方式和丧葬行为进行引导、示范,对我国移风易俗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种新的、科学的并且符合人性人情的丧葬方式,将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2、殡葬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的环境
  土葬对部分地方,如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造成一些不可预测的污染,尤其是对地表水的影响。所以殡葬改革将部分改变农村的卫生现状,对于生者在卫生和精神上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
  3、殡葬改革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农民群众切身的利益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很长,旧的丧葬陋俗危害诸多,影响较深,办理丧事往往花费巨大,浪费严重。在今天我国广大农民群众还不富裕的情况下,有些人因大办丧事负债累累,更有些人又重新跌入贫困。进行殡葬改革,丧事从简、清除陋俗、把有限的资金投入扩大再生产,加快劳动致富的步伐,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三、目前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
  
  全国各地都在提倡殡葬改革,但我国的殡葬改革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火化率不高
  在农村,仍有不少农民坚持土葬,不予火化。这是中国千百年来土葬之俗的长期实行在人们心里形成的定势。虽然有国家政策强制实施殡葬政策,但仍有些农民不经过火化偷偷土葬,这些人的做法导致了火化率的难以提高。
  2、火化后再土葬,增加了仪式和内容,增加了开支并且浪费了火化的电力和人力资源
  殡葬改革后,先火化再找块风水宝地进行土葬的现象已不少见。为什么一些人要在亲人火化后再进行土葬呢?主要原因无非是“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作祟。由于惯例和风俗,人们总以为人死了尽管已经火化,可骨灰放在那儿总归不是个事儿,不如找块地方安葬了更安心。这种先火化后土葬的做法,增加了火化时的仪式和支出。殡葬改革的初衷是减少占用土地、减少各种繁杂的仪式从而减少丧户因此而承担的支出。但由于几千年土葬习俗对人们的影响,要在短时间内减少丧葬习俗中的仪式是很困难的。而且,这样一来火化所提供的设施都成为了一种浪费。于是,殡葬改革之初,这种先火化后土葬的做法造成了浪费,增加了支出,带来了更多的负担。
  
  四、殡葬改革的发展之路――二次殡葬改革
  
  针对目前殡葬改革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在此基础上的二次改革。
  1、选择不同方式的“土葬”
  人们坚持土葬无非是“入土为安”的观念指导,观念很重要,其实“入土”是否就一定指土葬呢?答案是否定的。把骨灰撒向深海、撒向森林、撒向田野,一样都是“入土”。这既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又不留下让人忌讳的任何痕迹。“绿色殡葬”是一种以树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树下或草坪中的新型葬法。它将亲人骨灰和着鲜花瓣与泥土葬于树根四周、草坪之中。绿色安葬象征着生命长绿、精神永存,也符合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这种把尸体火化后将骨灰埋入树根底下或将骨灰埋入地下后,再将树木植于其上的一种方式虽然也称为“树葬”,但有别于民俗学意义上的树葬。另外,改变人们的观念,倡导新型葬式也很重要,如花葬、风葬、海葬等。
  2、简化办丧事的仪式
  在农村,大办丧事需要大量的人力,但由于近年来,打工潮的高涨,农村中的劳动力大都流入城市,村里的劳力大大减少,遇到丧事大办很难凑够人手。简化丧葬仪式,减少时间、精力和金钱的浪费,减轻农民背负的债务,简办丧事势在必行。
  3、改变祭祀的方式
  子孙后代要祭祀先人,没有必要长途跋涉到墓前烧纸献花。清明时节只要在各自的家门口摆上供品香烛,叫上先人名号,鞠上一躬,心意到了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网络祭祀”,这种方式既干净,又方便,而且形式新颖,可以留言、献花,足不出户就能表达自己的心意,让人们相信爱和思念是可以跨越时空的。
  4、提倡“厚养薄葬”
  “厚养”,顾名思义指的是以优厚的待遇去供养。“厚养”不仅仅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方面多给予慰藉。特别是工作繁忙的子女,更应该常回家看看,让老人在生前多享受天伦之乐。接受厚养薄葬这一观念看起来十分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关键是如何看待薄葬。厚葬除了体现儿女对老人的尊崇与报恩之心以外,还有一定成分是给别人看的。怎么样让人们淡看丧葬活动的社会意义,而着重于丧葬家属自身的内省,这其实是与厚养密切相关的。如果儿女在老人生前真正做到了厚养,问心无愧,那么他们就不会看重丧葬仪式的隆重与否。在厚养薄葬这一观念深入人心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推行新的更文明的丧葬与祭祀方式。
  

相关论文

农村殡葬改革建设
钢铁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