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财政税收论文 > 税收理论论文

关于税收概论教学的思考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一种认识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辩证统一,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构成的整体。税收概论教学是对税收基本理论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包括税收的本质、历史、职能、原则、税制要素和分类、课税基础、税制结构和改革、税收法律和税收管理、税收政策等。税收概论教学是中国税制、税法学、国际税收、外国税制等其它税收课程教学的前置教学活动,税收概论课程是财政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由于税收概论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所以要搞好税收概论教学过程,必须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的安排和组织,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要搞好税收概论教学,教师的“教”是关键。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核心环节,税收概论教学也不例外。由于税收概论教学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所以,组织好课堂教学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课堂教学包括备课、上课和课后总结等过程。由于税收概论课程是对税收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而税收理论还在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税收理论的诸多领域还存在较多的争议,特别是我国关于税收理论研究较西方落后,所以,做好税收概论课堂教学的备课非常重要。税收概论教学的备课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广泛阅读关于税收理论方面的著作如税收学、税收经济学、西方税收史、中国赋税史等方面的专著和财政税收专业杂志如财政研究、税务研究、涉外税务等专业杂志,甚至必要时浏览外文的著作和杂志,以了解税收理论的最新发展动向并进行认真研究和总结,而且还要求教研室的所有教师在学期备课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充分运用教研室教师的集体智慧,对税收概论教学的课序、课题和教学进度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合理的确定,达到充分备课的目的。上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备课内容的实施和反映。税收概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决定了上课时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知识的传授,并结合当代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和中国税制改革的实际问题和政策,运用准确、生动、形象和清晰的语言,辅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税收抽象理论深入思考,准确把握税收的基本理论知识。课后总结也是税收概论教学的重要环节。税收概论教学是一门较难教好的财政专业基础课,及时总结每次课题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有利于下次教学时加以改进和提高。
  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是一个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让学生学好,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由于大学生心智发展已较为成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大为增强,因此,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鉴于税收概论课程的理论性和高度概括性,使得税收概论的教学具有较高的难度。为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税收概论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开展“读、写、议”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再结合教师的课堂教授,让学生通过主动的“读、写、议”来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税收理论。所谓“读”,就是让学生课外精读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和文章,如在税收概论教学中,可以选择目前可以获得的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编著的《西方税收原理》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税收经济学》,让学生结合这些著作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所谓“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代表性著作和文章的基础上,写下读书笔记,并在学期末写一篇税收方面的文章,对当前世界和中国的税收改革和政策进行某一方面的评价,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所谓“议’,就是通过课堂讨论,对一些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有准备的课堂讨论,来加深学生对难点和重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税收概论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对税收与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进行有准备的讨论,使本来较为枯燥的税收公平与效率的课堂教学由“死”变“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总之,通过在税收概论教学中贯彻“读、写、议”教学方法,使学生由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促进师生互动,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而且还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了“会学”,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真正做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知识载体,主要体现为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和确定。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照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了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由于税收概论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较抽象和概括,导致教学大纲的安排有较多的分歧。目前见到税收概论教学大纲的编排大体上包括税收的本质、历史、职能、税制要素和分类、税收原则、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税收负担与转嫁、税式支出、逃税和避税等内容,这种安排显得较简单,不能适应税收理论发展和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笔者认为,税收概论应该是财政学专业税收方向的大学生学习税收知识的一个入门课程,是其它税收后续课程如中国税制、税法学、税收管理、纳税检查、国家税收、外国税制、税收经济学等课程的前置课程。税收概论的教学大纲应适应这些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税收的本质、历史、职能、原则、税制要素和分类、课税基础、税制结构和改革、税收负担与转嫁、税收的经济效应、最优税制、税收法律、税收管理、税收政策等内容。由于在具体的税收制度课程如中国税制课程中还要具体介绍具体的税种,所以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等内容可以放在课税基础中,在税收概论课程中仅需概括说明每类税的课税基础和差别就可以了。税式支出和逃税与避税可以放在税收管理中作为单独的节来编排。在税收概论中介绍税收法律的基本知识非常重要,因为学生毕业后,许多学生都要在企业或税务部门从事有关税务的工作,这些工作法律性很强,是具体税法的执行或运用,所以在税收概论中应对税收法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进行介绍,也便于学生对后续课程如税法课程的学习。增加税收管理的内容,有助于后续课程如税收管理、纳税检查课程的学习。增加税收政策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税收政策制定的基本原理,了解税收政策的最新动向,为将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另外,我国税收概论教材的建设也比较落后。现有的税收概论教材,要么过于简单而不能适应需要,要么过于陈旧而不能跟上最新的税收理论的发展进程。因此,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该着手组织较强的力量来重编这门课程的教材。重编税收概论教材时,应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知识点全面、不遗漏,内容新、不落后,并总结较为成熟的最新税收理论发展的成果。在编写过程中,应该注意回避有争论性的观点,更不能只体现一家之言。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所实施的教学程序,是师生间互动交流和认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事半功倍,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税收概论教学过程也不例外。在税收概论的教学中,应该以讲授法为主体,配以学生“读、写、议”方式的自学指导和课堂讨论,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案例法的教学方法,形成以“教”为主、以“学”为辅、师生互动、各种方法优化组合的教学方法体系。这是因为,税收概论教学的高度理论性、概括性和抽象性决定了教师在税收概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在每个课题开始之前就阐明、教授该课题的基本知识点,然后根据每个知识点的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学生“读、写、议”活动。比如,在税收与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阐释税收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基本含义,然后选择课外阅读书让学生阅读,以及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和文献检索数据库了解税收与公平和效率方面观点,再在课题上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加以点评。在税收概论教学中也要注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比如,在教授税收的历史时,就可以通过生动的图像和画面的放映和展示,体现生动活泼的税收发展历史。案例教学法在某些税收概论课题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灵活运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授税收的财政收入职能时,就可以引用古今中外税制改革因为不能筹集足够的财政收入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也可以引用我国1993年的税制大改革导致税收收入稳定上升而成功了的例子来生动说明税收保障财政收入职能的重要性。
  

相关论文

概论税收教学关于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