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试论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健词:数学兴趣;主动学习;体验成功
  
  1兴趣对学习的影响
  
  “兴趣不是天生的特质,而是环境的产物”。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某种需要满足后,往往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些新的需要又会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学习探索,发展成更稳定的兴趣。人们在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就会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就会有热情,有积极性。学习兴趣就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并逐步地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有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学习兴趣对丰富知识,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具有重大的作用。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它还能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努力学习。杨振宁先生2004年10月在南京华英联谊会学者座谈会上曾指出:“教师教学成不成功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教师能使多少学生对这个科目发生兴趣,因为你教学生一段时间所能教的东西是有限的,如果你能使学生对这个领域发生兴趣,那么这个影响就很大。”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高职学生数学兴趣的必要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常常是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数学以它独有的特点,经常成为筛选精英的一个 “筛子”,更多的是起到选择与淘汰的作用,结果导致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数学面前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考入高职的学生通常是在高中被淘汰的那一部分,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认为努力是徒劳的,不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获得成功,他们很少能在数学这个科目上获得成就感,对数学也没什么兴趣。进入高职后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处,自己将来的工作与数学毫无关系,只想对付及格顺利毕业。但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并不单单是要掌握多少数学知识,日本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在那些学者、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工作中,经常活跃着的、最感需要的实际上是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惟有这些精神、思想方法的启发、锻炼、体验才是不仅在数学,而且在一切科学技术中,不!在人生的各方面筹划各种事业飞跃发展所绝对必需的,这一点已成为许多事例所证实。”他还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学生出校门不到两年就忘了,惟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 许多学生甚至有的教师认为高职的学生只要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就具备了进入社会谋生发展的本领和能力,而忽视了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健康的心态、顽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的培养。当今社会科技发展如此迅速,专业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学校学到的知识不可能让学生受用终身,而学生能力上的获得、健康心态的拥有却是让学生终身收益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要提高高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让他们对自己有信心,
  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策略
  
  3.1在需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后天形成的,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学生认定学习数学没有用处,那他永远不会对数学有兴趣。所以,笔者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时,首先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数学有没有用?有什么用?尽管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伴随着数学的学习,但学生回答的结果却是不够成熟的。很多人说学习数学是为了买东西时会算帐,很少有人能想到学习数学可以开发人智力,提高人的能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磨练人的意志力;有人干脆说学数学没有用处,因为除了考试从没用到数学知识,将来也不会用到。尤其到了高职,专业知识才是自己立足社会的本领。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处,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于是,笔者只是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一个人立足于社会需要一些什么品质?什么本领?什么能力?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不是一生都够用?一个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需要面对、解决形形色色的问题,什么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数学知识你可能一生都用不到,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得到了什么?得到的这些对你一生的发展有没有用处?学生思考了这些问题后,对学习数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再认为学习数学没有用处,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提高许多能力。所以课堂上同学们都很投入,主动学习的意向明显提高,在轻忪、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品尝到成功感、满足感、快乐感,从而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3.2从情感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课堂上教师每一个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真诚的赞美,都有利于同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喜欢这个老师了,随之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教的课程――数学,在这种情境中,教师给他一个“跳一跳,摘得到”的期望,他们是很愿意为之努力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入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学生在学习时都伴随着一定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与其要学的知识领会程度、教师的的态度密切相关。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沃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帮助他们找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以爱心、诚心、耐心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允许他们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数学,并通过适当的渠道向他们传送这种积极的期望。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师的关爱和期望,一旦发现他们有进步时,老师就抓住契机当众表扬,强化其成功的体验,帮助他们培养一种自己能学好数学的切身感受和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并在学习中获得自尊,促使他们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告诉学生,人的能力、智力确实有差异,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人中的最好,凡事只要肯努力,能做到自己的最好,就是最好的了。培养学生对有意义的事情有热情、有信心,凡事尽心尽力,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社会。
  3.3利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合理地设置各种有趣味、有悬念、有疑问的问题情境,在亢奋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想尽办法寻求问题的答案,教师再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加以点拨。在此情景中当问题得到解决,获得成功时,学生会从成功的喜悦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反过来,兴趣又会指引学生去发现、探索新的问题。美国国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我们做教师的应明确自己的任务。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第一,要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提一些“跳一跳,够得上”的问题。第二,应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经过思考能够使问题得到解答。第三,数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感,“由浅入深,由远及近”,层层深入。第四,应在最佳时机内设置可多角度思考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思维发散的空间,产生深刻的体验。这样无论是概念的理解,方法的应用,都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喜悦,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从而诱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4通过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成功,成功可以使人获得自尊、自信、成就感,也就是满足马斯洛所说的人类的最高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兴趣作为成功的先导,可以引导学生到达成功;每一次的成功又将引发学生产生新的兴趣,变成新的先导导向新的成功。但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那么老师就从成功入手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学生刚接触高等数学时,可以略微放慢进度,而且不断地告知学生高等数学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每个人都能学会,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有收获。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都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能行,对自己有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随之他就会喜欢这个过程,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个兴趣就会变成新的先导导向新的成功,由此对学生的心理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以后的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不喜欢但必须做的事的时候,潜移默化地他会对自己有信心,他会明白只要我肯努力,我就能获得成功,这份自尊与自信将会使他终身收益,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份心理上的收获会比能力的提高更有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毕生实践研究和谐教育,即通过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保证个性全面发展,保证个人天赋能充分表现。他坚信,学生因在某一领域取得成绩而产生自尊、自信和自豪感,便能推动学生在别的领域努力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数学教师长期、耐心地辛勤耕耘。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兴趣是一种精细面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条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这段话说明了兴趣培养的艰苦性和复杂性。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艺术工程,每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都有责任发现和利用每一寸培养兴趣的“潮湿的土壤”。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提高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无论对人或是对事都充满热情,真正成为有文化、有素质的劳动者。
  

相关论文

数学学习高职兴趣数学学习学生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研
浅谈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
试论学分制下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