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关于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学技术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中国,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国有企业,由于与先进的生产力相联系,拥有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信息网络,更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因此,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对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一、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从国内来看,是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主体的需要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涉及多个部门和组织,一般主要由企业、政府部门、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构成,其中企业不但要吸纳先进的科技成果和高科技人才,而且要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创造出新的技术,所以,企业在这一体系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而与其他企业类型相比,国有企业更要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首先,国家重要的科技创新任务要由国有企业承担。因为,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要引导一般非国有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技术进步,因此,国有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和基础工业领域要承担较重的重大科技创新和成套技术设备研发任务。其次,国有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比较优势突出。由于国有企业通常资金实力雄厚,更容易从国内外的科技市场和中介机构获得创新资源。同时,国有企业与同样依靠政府投入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容易开展合作。据资料显示,在2009年中央企业所获79个国家科学技术奖项中,58个为中央企业与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完成。因此,与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比较优势突出。
  (二)从国际来看,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主要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推动的,发达国家往往从其自身利益出发,在目前形成的全球分工格局中,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技术含量和增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制造环节,而发达国家则致力于发展收益高的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高增值加部分的加工制造环节。这些不合理规则限制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谁拥有自主创新优势,谁就能掌握竞争的控制权和主动权。因此,为了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加有利的地位,就必须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为,通过对研发活动的产出效益(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进行比较,在各类型企业中,国有企业(18.70%)高于其他内资企业(8.06%)和三资企业(14.57%)。因此,只有国有企业才更能够成为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主要力量,也只有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才能使中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主观上,国有企业缺乏创新意识,不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优势制约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虽然通过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数量已大大减少,但国有企业在能源、航运、电信、金融等领域仍然占支配地位,在许多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通过控股、参股,仍具有很强的支配力。垄断使一些国有企业可以轻易获得廉价生产要素、大量订单和利润的持续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缺乏优胜劣汰的压力,不创新照样可获高利润,因而,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2、创新的利益激励不足造成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创新需要资金投入和一定的时间来检验。由于国有企业改革还有不到位的地方,企业家的长期化行为还缺乏有效激励,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迫于短期业绩压力,不愿主动选择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并且投资后产生的效益可能是下一任的业绩的创新道路。而且,许多国有企业还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创新决策还受到授权不足的限制,创新成果也没有与企业管理团队的利益挂钩,因此,企业创新缺乏充分的内在动力。
  (二)客观上,国有企业受客观条件制约,不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资金投入的不足削弱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国有企业创新的一大难题在于创新资金的严重不足。据资料统计,世界500强企业平均的技术开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10账-20账,而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2账。基础研发费用投入不足,这与国有企业的投资体制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中国技术创新投资主要依赖于国家,投入科技开发应用的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企业只占20%,而国家财政研发经费又偏重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所以,在国有企业的自有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使得国有企业难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创新发展的机制,自然削弱了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2、科技人才的缺乏限制了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科技人才的匮乏与流失是影响国企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是由于绝大部分科技人才集中在高等院校等科研院所;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对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导致科技人员流失严重。其实国有企业是科技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但由于国有企业人才机制比较僵化,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分配制度、人事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集聚人才的激励机制,使国有企业科技人才难引进,且留不住。缺乏相应的高科技人才,自然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受到了限制。
  3、外部环境的不完善使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政策上,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大量的有关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但这些政策的制定部门不同,制定的时期不同,针对的问题不同,使得国家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可操作性较差。在法律上,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国目前许多企业研究开发的技术成果或产品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依然严重,结果创新企业与跟进企业的利益差别不大,因而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动力大大减少。在竞争环境上,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交易秩序混乱。在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处于被动地位。而且,中国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国有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竞争环境,政府在科技创新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这些都制约了国有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提高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作用,增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外在动力
  国有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缺乏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因此,必须在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打破(行政性)行业和企业垄断,建立公平竞争机制,为企业创新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在央企重组过程中,要把打破垄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作为重要目标,即便在国家需要掌控的关键领域,也要鼓励企业间竞争,形成适度的竞争机制,减少进入限制、降低进入壁垒,制止老牌大型国有企业对新进入企业的排斥,鼓励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的合规流动,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加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紧迫感。
  (二)激励企业家的自主创新意识,增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家的形成和评价机制,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据研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70%的因素取决于企业家的能力。所以,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是企业创新体系的核心,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必须率先摆脱依赖政府的思维定势,充分认识创新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强化自主创新意识。这就需要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纳入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的考核体系,激励企业家的自主创新行为。同时,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管理团队建立创新的长效机制,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内在动力。
  (三)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稳定的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自主创新的根本,资金来源应该是多渠道的,包括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首先,要加大政府对创新的投入。政府应设立针对特定高新技术行业发展、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技术、重大的战略性技术创新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等各类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基金,为企业自主创新科研经费的筹集提供更为广阔的资金渠道。其次,国有企业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立足自力更生,增强自主投入观念。再次,国有企业在依靠自身资金积累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应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利用企业外部资金资源推动创新活动展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有企业自主创新有稳定的资金投入。
  (四)加大培养吸引人才的力度,提供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智力支撑
  研发人才,特别是那些具有高科技知识和独立开发产品能力的研发人员,是企业自主创新最需要的。而破解国企人才匮乏的根本之道,就是引得进,留得住。一方面,国家要鼓励企业聘用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并给予政策支持。允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进行技术开发。同时,健全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的配套政策。另一方面,要打破国企传统分配模式的桎梏,将按劳分配、按资分配与按“知”分配相结合,从利益分享上充分体现知识对企业价值创造的重大贡献,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的智慧和潜能。
  (五)完善相关的政策法律,为国有企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国家要对企业创新进行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可以从在财税政策、政府采购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给予创新的企业一些税收优惠以及补贴等,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减少创新风险。二是通过法律的完善激励创新行为,包括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侵权的制裁力度,支持自主技术标准的形成,保护产权所有人的权益,进一步促进知识产权的合法公平的竞争。三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管理经济。政府应进一步转变职能,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政府该退出的领域要坚决退出,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关论文

国有企业国有能力关于企业
企业办公室行政管理工作创新途径探讨
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措施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