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未成年人的道德情感及其培养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5 ― 0058 ― 02
  
  一、问题的缘起
  情感(feeling)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需要关系的体验,具体地说,它是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心理体验。道德情感(moral feeling)则是人的诸多情感中的一种,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爱慕或憎恶、崇敬或鄙夷、信任或疑虑、同情或反感、喜悦或痛苦等情绪态度体验。〔1〕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德情感作为道德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提升人的道德生活、提升人的生存质量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鲜明地表现着人的主观世界,反映着人感受外界一切事物的敏感程度及相应的情绪体验。“道德行为在本质上说是一种情感外化的活动”。〔2〕在实际的道德生活中,如果外在的命令不能转化为个人的主观态度,即成为履行它的情感需要,则道德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善,个人即便遵从道德规范,亦是处在他律的水平上。因此,对个体来说,道德情感是个体道德家园的守护神,道德如果不进入情感世界,就会失去其主体性本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霍姆林斯基生动地说:“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3〕
  高尚的道德情感引发高尚的道德行为,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支撑,人的道德行为就不能得到完整、彻底地认识和理解。因此,进行关于未成年人的道德情感及其培养路径问题的探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一个无法绕开的重要基础理论课题。
  
  二、道德情感在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中的特殊地位
  (一)道德情感是未成年人道德发生的基础
  未成年时期是一个人的身心发展逐渐趋向成熟、型塑的时期,在未成年人的早期,情感则是其道德发生的重要基础。有人观察到:一岁半的儿童已经有同情的心理,当母亲手臂受伤而显示痛苦表情时,婴儿会去抚摸自己的手臂以表示对母亲痛苦的体验;婴儿稍大一些后,在同样的情况下,他会把自己喜爱的玩具送给母亲,以表示对母亲的安慰;再大一些,他会给母亲送一块冷毛巾以减轻母亲的痛苦。〔4〕心理学家认为,婴幼儿这种对他人的同情感是早期道德上利他行为的直接动机,是儿童道德行为的萌芽。一定程度上,“情感可能是生命最内核的东西,它是最率真、最个性的品性,是极不易伪装的东西。”〔5〕而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本质精神是自由、自律。因此,率真的道德情感表明了个体的行为表现的真诚性、自愿性,构成了未成年人道德发生的基础。
  (二)道德情感是未成年人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就其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来说,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即从道德知识到道德行为的过程)。但是,道德知识如果没有以道德情感为依据,那么,它比表面上学会的行为更容易具有面具性,而且不容易产生相应的行为,有时甚至会像乌申斯基所提出的那样,可以成为伪善和假仁假义借以藏身的屏风。诸多事实表明,尽管一个人对某种道德规范有了一定程度的思想认识,但若没有形成与之相应的道德情感,那么这种道德认识就不可能升华为道德信念,更不能转化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只有情感化了的道德认识,才可以导致相应的道德行为活动,通过道德活动又可以进一步加深和提高道德认识,并有力地推动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
  (三)道德情感是引发与支持未成年人道德行为的心理策动器
  直接推动道德行为的是动机,但从道德情感与需要满足的关系看,道德情感影响着行为的发展,行为动机的发展需要一定的道德情感作为基础和动力源。巴甫洛夫的情感理论表明:情感是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他认为,假如外界出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感;如果外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型得到维持,就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都会引起皮层上的兴奋通过扩散或诱导作用来引起或改变皮层下中枢的活动。”〔6〕在未成年人的道德生活中,由于社会的伦理实体的制约所形成的复杂的动力定型形成了他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生理机制:凡是维护或加强他的这种动力定型的自身的或别人的行为表现,就会使他产生肯定性的情感体验;反之,凡是破坏或削弱他的这种动力定型的自身的或别人的行为表现,就会使他产生否定性的情感体验。因此,“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因、必要条件,是品德的动力因素、决定性因素,是品德的基本环节。”〔7〕它包含着调动个人身心巨大潜力的激情、热情,蕴涵着个人的自我道德要求和自我评价并成为发挥道德主体主动性的心理策动器。
  三、未成年人道德情感的培养路径
  (一)激发未成年人的道德需要
  满足需要是人类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需要本身就是人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道德需要是人们自觉履行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在要求,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高级需要。〔8〕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是精神性的存在,人的道德性更是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个体在自觉接受道德规范约束的同时,个体的人性也得到了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个人与社会都能够和谐发展。只有这时,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做人的快乐。就此意义而言,道德需要是个体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和道德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情感首先就要激发其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构成了其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基点。因为情感同样是生命的一个重要标志,情感性素质是个体道德性的深刻基础,是整个人类道德的基石。道德情感的产生与认识的发生一样,都是植根于生命体的内在需要在个体自我满足水平上的体现。所以,道德需要与道德情感紧密相关,没有对道德的需要,就不会产生道德情感。只有自觉意识到自己的道德需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孕育和涵养自己德性的情感。现实生活中,每个未成年人都具有不同程度的道德需要,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对道德需要的认知还是处于一种潜在的或是低层次的水平,这就必须使未成年人的内在道德需要不断有自我要求水平上的提升,从而在其道德需要的不断产生与实现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感。
  (二)对未成年人实施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
  学校是未成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未成年人走向社会的桥梁,因此,未成年人的道德养成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然而,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靡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根本上说,缺乏情感性是德育实效性低靡的重要原因。因为当把情感从德育中抽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的知识传授的时候,德育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的魅力。所以,实施情感性道德教育模式是培养未成年人道德情感的必然要求。古今中外道德教育的大量事实同样反复证明,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如果教育者自身缺乏情感、信念的投入,没有倾注内心的体验,或者只是例行公事般地向受教育者讲解、传授道德规范,不能做到以情感人,那么,这样的道德教育就无法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命运。实际上,在接受道德教育时,未成年人绝不是简单的物件,绝不是被动接受德育影响的某种纯粹接收器,而是有血有肉、有理性有情感的丰富生命个体,其中,情感决定思考的方向,理性决定思考的结果,只有从情感入手,把情感培养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追求目标,才能复归道德教育润未成年人于无声的神圣魅力。
  (三)优化有利于未成年人道德情感养成的社会环境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环境对事物有巨大的影响作用。“道德生活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同样是一个人,在不同的道德环境中,其道德情感状态也不同,不仅道德素质会或快或慢地起变化,而且行为结果也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如果说道德是人格的灵魂,那么环境则是灵魂的支柱。”〔9〕我国古代的“孟母三迁教幼子”已成为重视环境对道德品质影响的千古流传佳话。道德环境的优化之所以对道德情感的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因为:〔10〕道德环境不仅会改变人的认知取向,进而影响人的情感认同,而且道德环境的好坏,还会改变人的道德情感的性质,对个体道德行为本身具有某种支配作用。因此,我们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通过良好社会环境的引导、熏陶,确保未成人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当前,社会环境构成中的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道德情感产生的多种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可以说,现实生活中媒体环境存在的网络问题及“黄毒”泛滥、广告充斥不良信息、新闻传播媒体媚俗等问题,已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产生了消极影响。〔11〕对此,社会应该研究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方式手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又要加大对不良媒体的监管和治理力度,净化媒体道德环境,从而为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情感创造一个干净的社会媒体环境。

相关论文

未成年人未成年路径道德情感
论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市场现状及其政策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思政路径探讨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浅谈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新型营销路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