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民主制度论文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教育思想述论

  [中图分类号]D2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0)04 ― 0068 ― 04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中国处于内外交困的民族危机中,如何动员全国力量进行革命斗争,成为革命的首要问题。作为中国第一批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的李大钊较早认识到农民群体在中国革命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在1919年发表的《青年与农村》一文中他提出“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层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1〕287-288因而,他认为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直接决定中国革命的前途,青年知识分子必须重视以教育去提高农村的文化,启蒙农民的政治觉悟。随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参与和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对农民及农民教育问题积极关注,并提出有关农民教育问题的见解,这些观点集中反映在他的《国民革命之农民问题》、《农民政权与土地革命》以及为毛泽东《湖南农民调查报告》撰写的序言《湖南农民革命序》等论著中。特别在五卅运动后,瞿秋白根据革命运动的经验指出:“除无产阶级自身而外,只有中国农民(及兵士)是革命里最有力、最伟大、最主要的同盟军,因为只有他们的民权主义的要求,是可以和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要求结合的。”〔2〕328因此,在瞿秋白的努力倡导下,中共“四大”在党的历史上首次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对农民运动进行教育和引导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革命至于成功,必须尽可能地、系统地鼓动并组织各地农民逐渐从事经济和政治的争斗,没有这种努力,我们希望中国革命成功以及在民族运动中取得领导地位,都是不可能的。”〔3〕292此后,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分别从教育出发点、教育原则、教育依靠力量以及教育目标和内容等几个方面对农民教育思想展开系统论述。
  
  一、确保革命取得胜利是共产党对农民教育的出发点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教育主要从无产阶级革命需要出发,将农民视为共产党重要的革命同盟军,对其进行研究与动员。在中国共产党整个发展史当中,较早关注农民教育问题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毛泽东,他在马克思主义农民理论指导下借鉴和吸收近代启蒙学者的国民教育思想。同时结合自己早年在农村地区发动农民参与革命的实践活动,从对中国革命形势的分析与革命力量的探寻出发,不断深化对农民教育问题的认识。20世纪2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已经意识到蕴藏在农民身上的革命斗争性。在1927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调查报告》中,毛泽东描述了这种农民革命的伟大力量:“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压抑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4〕13正是农民这种革命力量使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需要仰赖于占据人口大多数、历史上向来处于底层的农民。因为物质上的极度贫困,特别是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以来生活状况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使他们最倾向于革命,成为中国革命最坚定的依靠力量,“从秦朝的陈胜吴广……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5〕625中国共产党在变化的革命形势中意识到只有发动农民参加国民革命,中国的革命才有前途和希望。毛泽东在其著名的《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开篇就明确地强调了这个观点:“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迅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4〕37-38这种思想随着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普遍地被共产党人所接受,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重要的政治策略之一。然而,与农民在革命中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不相符的是农民在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上的局限性。造成这种局限性的原因,除了小生产经济形式的制约、封建专制体制的压迫以及封建伦理关系的束缚之外,还因为农民自古以来就缺乏真正的教育与动员,正如毛泽东分析的:“中国历来只有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农民造成的,因为造成地主文化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从农民身上掠取的血汗。中国90%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个里面,最大多数是农民。”〔4〕 39同时,农民群体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重要组成力量,其身上固有的阶级意识缺乏、小生产的分散性以及思想上的迷信与盲从等特点,还会影响革命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因此,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若想号召农民大众参与民主革命,并在革命中将农民群体改造成为合格的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必须首先重视对其进行教育动员,“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 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4〕39将农民由潜在的革命力量转变为革命可靠的同盟军和主力军,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二、共产党关于农民教育的基本原则
  
  农民教育的重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对其进行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壮大革命队伍、保证革命胜利的有效途径;二是中国共产党是由农民组成的革命队伍,时刻保持对农民进行革命教育,是保证党的队伍先进性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处于革命中的共产党对农民教育须遵循以下几个教育原则:
  第一,明确中国共产党教育主体原则。明确共产党在农民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一原则不仅贯穿整个农民教育过程,还成为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近代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领导力量,其自身的发展和壮大与对农民教育的参与和领导密不可分,可以说正是凭借对农民及农民教育问题的成功解决,共产党才得以在众多政治势力中脱颖而出,成为掌握中国革命命运和前途的政党力量。对农民群体而言,在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日益恶劣的情形下,只有接受代表其利益的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组织起来投身于革命当中,以此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才是寻求自我解放的唯一途径。因此,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农民的教育动员和直接领导,是革命战争时期农民教育首要遵循的原则。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正是由于农村地区缺乏共产党的组织,缺乏共产党对农民群众普遍地教育与动员,使得“本党便很难指导农民斗争,或者简直没有指导的可能,至于农民暴动便成了完全自然爆发的无政府主义的性质。”就当时的农民运动形势来看,“大半就是因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没有能在农民之中实行‘群众之组织者’的作用。”因此,毛泽东认为:“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并且教育他们,使战争得着新的群众力量。”在此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去加强无产阶级的领导”。〔4〕119由此可见,在革命中,坚持共产党对农民运动和农民教育的领导地位是农民教育的首要原则。
  第二,坚持教育农民为革命斗争服务原则。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农民进行教育动员主要围绕革命战争需要出发,致力于将分散保守的农民塑造成为具有阶级意识和革命斗志的政治力量。坚持教育农民为革命斗争服务这一原则主要经由两个步骤:首先是对农村中的广大农民群体进行阶级分析。在共产党的历史上,毛泽东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科学地引导全党树立阶级意识,区分农村中的不同阶级,并认为这是启发农民政治觉悟,动员农民起来革命的前提。早在1925年毛泽东就深入农村地区对中国农民阶级做出初步的划分,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开篇就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4〕3由于农民群体中各个阶级在民主革命中不同的政治态度和选择,从而确定不同的农民群体在革命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据此有针对性地展开农民教育活动。其次是对农民中的革命先锋力量进行政治动员。在阶级分析基础上,根据不同农民在接受能力和觉悟程度上的差异性,进行不同形式的政治动员,是保证共产党教育农民为革命战争服务这一原则的关键步骤。“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民。从秘密时期到公开时期,贫民都在那里积极奋斗。他们最听共产党的领导。”〔4〕20所以,共产党主要针对贫民这一革命先锋力量展开教育动员活动。毛泽东反复强调“政治上动员军民的问题,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不惜反反复复地说到这一点,实在是没有这一点就没有胜利,没有许多别的必要的东西固然也没有胜利,然而这时胜利最基本的条件。”〔5〕513在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农民教育是在阶级分析和政治动员基础上始终遵循教育为革命斗争服务这一政治原则。
  第三,维护农民利益的群众路线原则。马克思在分析农民问题时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和他们的利益有关。”〔4〕82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也逐渐认识到要发动农民投入革命斗争,必须首先满足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同农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形成从农民利益出发的群众路线原则。毛泽东在1934年发表的《关心群众生活,注重工作方法》中提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4〕137这就需要使农民群众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为他们长远的利益而奋斗,因而拥护共产党提出的革命战争任务,接受共产党的政治号召,将革命推向全国,是农民群体最终实现自身利益的唯一途径。同时,在具体教育动员工作中,要时时注意工作方法,采取实际的工作方法而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采取耐心说服教育的方法而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这就是维护农民利益的群众路线原则。在革命中教育农民要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代表群众才能教育群众,只有做群众的学生才能做群众的先生。”〔6〕864维护农民利益的群众路线原则是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民主革命获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在上述教育原则指导下,共产党成功地动员农民广泛地参与民主革命,完成教育农民为革命战争服务的目标。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是农民教育的主体力量,直接从事对农民进行教育动员的革命任务。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共产党除了对自身组织进行完善与约束,还依靠所领导的革命军队以及各地农民协会组织展开教育活动。
  
  三、共产党对农民教育的依靠力量
  
  首先,共产党的组织完善是农民教育得以展开的前提。随着共产党对农民问题日渐深入的认识以及自身组织力量的不断发展,中共的农民教育运动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对此,毛泽东不止一次向全党强调:“没有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这样的任务是不能完成的。因此,积极地建设这样一个共产党,乃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5〕652借由共产党组织的建设及其在基层农村的发展壮大,其对农民教育的直接领导也逐渐深入,最终使农民群众广泛的组织力量“完全要靠党在乡村之中有扩大的支部组织,网罗全境,结合乡村贫民及苦力中最坚决最革命的分子。”〔7〕461这不仅是将农民群众塑造成为革命中坚力量的组织保证,还为共产党自身完善提供有利的契机。其次,革命军队也是担负宣传与组织农民进行集中教育的力量。随着共产党对农民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普通群众的政治觉悟和革命斗志被激发,他们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奋起反抗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士兵就是穿起军装的农民。”〔6〕978因此,依靠不断壮大的革命军队对期望加入组织的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邓小平在《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中指出:“在部队中,应动员老战士,提倡友爱精神,发动老战士帮助新战士学习军事和政治……采取更多的教育说服方式,推动新战士自觉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8〕6同时,还需要注意革命军队对周边农民进行教育动员的作用。在1929年《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毛泽东明确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项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4〕86最后,依靠各地农民协会进行革命宣传与组织。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调查报告》中对共产党在各地领导的农民协会对农民教育的重要作用做了深入分析:“政治宣传的普及乡村,全是共产党和农民协会的功绩。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讲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有农会的地方普遍地举行了政治宣传,引动了整个农村,效力很大。”〔4〕35以农会为代表的基层群众组织是抗战时期农民教育主体重要的补充力量,邓小平在1943年《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中,就群团组织的教育作用做过相关论述:“今后的群众运动,应做到由群众团体特别是农会去出面领导,党务工作干部、军事工作干部去从事群众运动时,可以群众团体面目出现,或经过群众团体的介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其群众自身的组织观念,培养群众团体的威信,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群众的领袖。”〔8〕73
  
  四、共产党关于农民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将农民动员起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农民革命化成为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的目标。毛泽东对此做过精辟分析:“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谁要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4〕136早在1926年,陈云也做过相同的分析:“以农立国的中国,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强的农民,是民族运动中唯一大主力。农民不参加运动,中国革命鲜有希望”〔9〕2近代中国处于民族危机之中,共产党领导农民进行的革命斗争,首先要通过教育动员将农民由潜在的革命力量转变为积极投身于革命的阶级力量。“在发动与组织群众中注意群众的政治教育,在发动与组织任务完成之后,应将重心转入教育群众,把群众运动提高到民主政治和武装斗争的阶段,使群众形成一个自为的阶级力量,去参加统一战线,去参加群众性的游击战争,以巩固既得的政治经济权利。”〔8〕 68
   针对农民革命化的教育目标,中国共产党对农民进行教育的内容作了详细的论述,主要反映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路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在民主革命时期,这种革命的文化集中表述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主要包括对农民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第一,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是农民教育的首要任务。毛泽东认为:“如此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没有普遍和深入的政治动员,是不能胜利的。抗日以前,没有抗日的政治动员,这是中国的大缺陷,已经输了敌人一着。”〔5〕480经由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战争洗礼,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意识到对农民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使他们由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转化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主力军,对于党所领导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至关重要。正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总结道:“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6〕1094对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有两重含义,一方面,通过对农民群体的政治动员,启发民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唤起民众团结一致反抗侵略的觉悟,实现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另一方面,通过对农民群体的政治教育,将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文化灌输给广大农民群体,借以训练农民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能力,吸引民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民主建设。
   第二,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农民教育开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的农民长期处于封建压迫之下,目不识丁、落后愚昧、文化素质低下等严重阻碍农民群众参与革命斗争的决心意志。共产党期望通过对农民进行教育动员,从而将他们组织起来,就不得不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只有农民在文化知识上有所进步,才能使他们在政治思想、科技知识、军事思想等方面的教育顺利展开,文化教育是共产党对农民进行全方位教育的基础。1933年9月,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训令中特别强调:“文化工作在整个苏维埃运动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加紧教育工作来提高广大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并培养革命的新后代,应成为目前我们最主要的战斗任务之一。”〔9〕102由此可见,毛泽东历来重视解决农民文化教育的基本途径---普及文化的扫盲运动。通过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的识字活动、冬学运动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文化教育,联系实际教授给农民签名字、看契约、算账目、定生产计划等实际知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还在陕甘宁边区发出了“要使边区老百姓每一个人至少识一千字的号召。”针对农民文化素质进行的扫盲教育在农村地区以不同方式展开,成为共产党农民教育进一步深入的重要基础。
   第三,军事教育。军事教育是农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对农民进行军事教育的内容与共产党革命抗战时期的主要任务密不可分。自近代鸦片战争以来,农民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不得不面对连年的战乱纷扰,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受害者,他们只有联合起来、奋起反抗,才能摆脱受压迫受奴役的悲惨地位。此外,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同样需要农民作为革命军队的主要来源参与抗战之中,共同抵抗外来侵略的迫害。因此,有必要对农民进行军事思想和军事技能的教育,使他们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军队的主要力量,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获得自我解放。一是用无产阶级军事思想武装农民,激发农民革命热情,向农民灌输奋起反抗的革命斗志,“首先是把战争的政治目的告诉军队和人民。必须使每个士兵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抗日战争的政治目的是‘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建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必须把这个目的告诉一切军民人等,方能造成抗日的热潮,使几万万人齐心一致,贡献一切给战争。”〔5〕481二是向农民传授实际的军事技能。邓小平在抗战时期曾指出:“由于过去对民众缺乏民族的教育特别是抗日的教育,甚至在抗战爆发后,这一重大工作,依然表现着异常的不够。”〔8〕1-2对此毛泽东也做过相应的分析:“我们的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简直无所谓训练。军事技术太差,作战只靠勇敢。”〔4〕64由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绝大部分是由各地的农民组成,因而提高广大农民的军事技能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没有健强的体力,就有万分的革命精神和意愿也无从施用;没有良好的射击技术,就不能在战场上杀伤多数敌人,而自己也就多受损失。”因此,加强身体锻炼和提高射击技术等军事技能的训练是“军事训练的第一要着。”〔10〕
  

相关论文

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民主
浅析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价值实现途径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浅谈新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