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学风建设与学生社团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关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1)01-0089-02
  
  一、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现实根据和重要意义
  
  学风,通俗地讲是学习的风气,主要包括学校的学习之风、教育之风、办学之风等。学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风是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学校的灵魂和气质,是指学者在长期的学习研究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氛围和气场。具体对大学生学习而言,学风是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展示的精神面貌的总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所面临的新课题已是当务之急。受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学风存在诸多问题:学习纪律松懈,作风散漫;专业思想淡薄;忽视文化课学习,偏重社会活动;学习重实用,轻学术。针对这些问题,在学校方面,应采取多种措施以加强学风建设。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来说,由于教育模式已由原来的精英式教育开始转向大众式教育,由于高等教育人口已形成宽口径形式,所以对于高校来说,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办学的宗旨,学风建没问题也就成了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如何不断加强学风建设是高校党委和行政应该重点考虑而且不容回避的办学问题。在高校校园里,优良的学风对青年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高校,学风建设实际上是一种学校内部心理环境的建设,它对大学生心理的需要,追求的目标、态度和行为方式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吸引、影响或制约的作用。通过教师、团学干部的表率作用,采取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措施,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整个学校真正形成优良的学风,将会对每个大学生的学习和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之成为大家的共同心理需要、行为规范和追求的目标。大学的学习生活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是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强,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这就要求每个学生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求知的刻苦性和意志品质的稳定性,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优良学风方面的要求。大学生能否自觉地养成优良的学风,不仅与圆满完成学业息息相关,而且对自己毕业后就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大一新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养成良好的学风对于其四年学习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风建设关系到用什么样的思想和舆论培养和造就“四有”新人的问题,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展现什么样的风貌。其实质就是教育、培养和引导高校师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培养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社团组织建设,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重要作用
  
  扩招伴生了高校的学风问题,在探索高校学风建设途径时,我们不能忽视作为第二课堂的社团活动所能起的作用,因为社团活动有助于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构建校园文化模式;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动力;还有助于学生强化专业学习,完善知识结构。这几个方面,都是高校在学风建设中所追求的目标。高等学校大学生社团活动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
  
  1. 开展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一专多研的复合型人才
  高校大学生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在保证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时间自愿参加,陶冶思想情操,活跃学术氛围,开拓知识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活动能力,直接服务于社会和进行自我教育的群众性组织。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人的兴趣,发展专长及技能,而且还能帮助大学生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可以说,大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而“生”,也为学生而“活”。从大学生发展个性、激发热情、成才需要出发,为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做出响应。再从人的智力发展上来看,每个人都有不平衡性,表现在发展阶段的不平衡和获取掌握知识的不平衡。而以学科专业特色组建社团、开展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大学生树立应有的自信,而且使大学生不局限于在课堂上探求,同时还将所学学科专业在实际中运用,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培养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提高各方面能力具有较大的助推作用。
  
  2. 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及自我生存的能力
  大学生社团给了学生展现和发现自己的机会。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人生,更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尤其是能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及自我生存的能力。
  社团作为大学生的第二集体,任何活动都是集体参与,而不是个人行为,一个社团具有其组织构成,有自己的章程,有社长、组织部、外联部、策划部、宣传部等,根据每个社团的不同特点,还可以设其他部门。如何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整合众多会员的资源使社团的力量最大化,如何出新招办活动,吸引社外同学,吸收新会员,调整会员结构,扩大社团在校内外的影响力,如何依靠同学们自己的能力拉到各种企业的尽可能多的赞助等等。这些都不是一般的学问,不是在课堂或是靠个人行为的社会实践可以获得的技能。而这些技能在学生进入社会后,将成为在新的工作团体中发挥最大力量的重要筹码。在大学这个进入社会的快速通道中,在一个社团中的锻炼是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以及在团队中生存能力培养的最好方式,是大学生提高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自身潜能、丰富学习兴趣的重要机会。
  
  三、高校学风建设与社团活动的内在机理关系
  
  高校学风建设工作的着力点应当放在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等方面,充分利用他们的成才愿望和学校的教育手段,激励他们的自觉性,指导他们明确正确的学习方向,引导帮助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地体验“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为此,学校应努力创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环境,让大学生身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外化出来,充分发挥大学生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结合学科专业自身优势来组建学生社团并开展各种活动,这是建设良好学风的主要途径。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和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是生长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 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具备校园特色的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刚体的一种精神力量。在落实团中央对当前高校学生工作提出的“一体两翼”工作新格局的要求下,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可以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学校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的重要渠道,也是带动学生走向社会实践的桥梁。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学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
  
  1. 学风建设中要注重发挥学生各种社团组织的助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园里的读书、演讲、书法、绘画、摄影、文学等大学生社团组织应运而生,并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一些成功的社团组织在学生中颇有号召力,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通过一代代社团成员传承下去。他们对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社团的组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大学生社团除了文学、文体、演讲、旅游等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组建以外,还可举办学术研究前沿沙龙、学术科技讲座、科研征文、学科专业书画作品展评,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等,这些社团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科研意识、成才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而且有利于活跃校园学术氛围,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质。
  
  2. 利用学科专业特点组建学生社团,促成良好学风形成
  在高校学风建设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将德育和智育结合起来进行,既要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以严格的纪律和规章制度来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并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以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学风精神激励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此外,高校还应以相关学科专业为特点组建学生社刚开展文体科技活动,寓教于乐,以各种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学习进步,把德智体美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进而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的良好学风。
  综上所述,学风在高校教育中正如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它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和人才素质的优劣,是一个高校能否上台阶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这表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高校的学风建设非常重视。在高校学风建设中,我们应结合相关学科专业特点开展各项工作。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和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应以育人为宗旨,以促进加强学风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学科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为目的,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才为最终归宿,开展以寓教于乐为手段的多样化、高品位的文化活动,并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以学科专业特点组建大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文体科技活动,可以使学风建设工作有效地做到“以课堂为主渠道,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课外实践活动为形式”,为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才能才艺的展示提供优良的学风环境。优良学风的形成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高等学校应以不断加强学风建设为己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努力培养新世纪合格大学生。
  

相关论文

社团活动学风社团实践理论高校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