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浅谈儿童音乐教育的新思路

  
  一、中国音乐教育现状:
  教育报登过一篇有关学生课程喜爱程度的调查报道,只有30%的学生表示喜欢上音乐课。这真实的反映了我国目前音乐教育现状,传统的教育手段,让学生感到缺乏新鲜感,缺乏创造性,一节音乐课,老师被固定在钢琴前,孩子们都绑在座位上,他们的自主性得不到实现,慢慢的就对音乐课失去了兴趣。
  二、教育方式的弊端和影响:
  中国艺术自古强调意境和传神,按中国传统的艺术审美: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止表现思想情感,更在于精神和意境的体现,所以历来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而对于意境,首要在于心领神会。可是,在我国的一般音乐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对心领神会的启迪,反而,言传占据了教学的重要地位,传统教学中,往往偏劳了嘴巴,教师唱一句,学生学一句,教师反复重复,学生反复机械记忆。
  中文的“乐”字有两层含义:音乐与快乐,从这点可以说明,在中国古人的心目中,音乐和欢乐并列在一起。可是,现今单一形式的教学,(练声――复习――学习新歌曲)三步走,不能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儿童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体验到音乐的快乐和美感,也没有将音乐内化成自己的一种品质,仅仅局限会唱几首歌曲,音乐的美感也就无从体会。
  在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很少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是停留在作为教学的客体,教师对学生的主要期望,也只是模仿和照做,教师一味的口传心授,模仿式教学,学生死记硬背脱离了音乐的艺术要求和心理愉悦,学习者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性也被贻误。
  三、实践中找寻出路:
  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是手段,培养健全人格在是目的,所以,在音乐教育中,传授的不只是音乐知识,而是应该融合音乐,舞蹈,诗歌,美术,戏剧等各种艺术于一体,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的精神及反映能力的全面发展。
  实验一、‘音画结合’开拓音乐新视野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言简意赅的说出音乐和绘画的关系:“音乐和绘画有较密切的亲族关系,两门艺术里内心生活的表现都占较大比重,绘画可以越过边境进入音乐的领域,这充分说明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能力。”
  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画家,他们拥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而且几乎每个儿童对绘画都有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个切入点入手,发挥视觉感知作用,引导儿童音乐变成绘画,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在《春天来了》欣赏教学中,采用“音乐转换”的方法来施教,先不急于告诉说出欣赏主题,而是放录音让儿童想象,然后让他们“画音乐”,把听到,想到的东西画出来,孩子丰富的想象让人吃惊,有的画了小鸟和太阳,有的画了小草和花朵,还有的画了小朋友在草地上做游戏。惟妙惟肖的展示了富有诗意的场景,由此可以充分的说明自由想象是在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中产生。
  实验二、自由创作,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索里强调:“一切尽可能让孩子通过自己做,独立地做的方式学习和成长”,音乐教育更高的目的正在与此。,正如诗人席勒的话:“人是随着更高的目的在成长。”
  我们在音乐教育中尽量放手给儿童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想每个儿童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自由想象发挥,表现和自由创作。
  在学习《我爱我的小动物》时,引导儿童按照歌词的大意,续编歌词,有的孩子编出“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还有的编出我爱我的小青蛙,青蛙怎样叫,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这样孩子在续编过程中,学唱的兴致更高,一个个情绪高昂,乐此不彼,完全陶醉在充满音乐乐趣的想象创作中,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了自信心和创造力。
  实验三、把游戏引入课堂
  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精神,它在孩子整个童年的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是儿童生命与成长的一种状态,一种方式。游戏精神乃是一种童年的精神。它应当贯穿幼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否则便意味着对儿童天性和成长秩序的漠视和背离。日本教育家铃木先生认为:“儿童的心理特点是‘玩’,把游戏引进课堂,让孩子感到音乐、课是最有趣的课,上了还想上。”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也主张:“儿童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
  在《谁是小熊》歌曲的学习中,鼓励孩子用游戏完成学习,但从排练,分工,角色分配都由孩子来决定,孩子的自主性得到肯定,个个无比投入和认真,在表演的时候,有的小组小熊的扮演者把它表现的很笨重,有的却是神气十足,好像统领着它的观众,孩子门的兴趣高涨,学习歌曲也不是那么单调。
  无论哪种表现都没有对和错,都是把感受加入想象,再通过动作表现出来
  实验四、生活中探寻音乐的踪迹
  音乐的魅力就在于不断变化的节奏和音符以各种形式组合,所以节奏,音符也就成了组成音乐的最基本元素,但也是往往让学生理不清头绪的元素。我们可以试着从生活中找到解决的好办法。
  如:,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贴切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掌握 3/4的节奏,轻快优美是3/4拍节奏的最主要特点。在识别前,可先用几组简单有趣的词语来帮助记忆。
  | X XXX|
  柠檬真酸
  西瓜真甜
  苦瓜真苦
  辣椒真辣
  在重复几遍以上的词语练习后,相信每个孩子都可以掌握。
  实验五、让律动进入孩子内心
  由于中国传统的音乐绝多数是单声部的,而且中国语言的旋律性远远盖过其节奏性,从而中国人对节奏的感受远不及对旋律的感受强烈。中国音乐的节奏,往往也更强调量的节奏(长短),远胜于质的节奏(强弱),因此,在中国的音乐教育和教学中,基本的音乐节奏,节拍训练是完全必要的。中国学生的节奏感较差,尤其是韵律及流动感上,更需提高。因为音乐不只是单纯的一些音乐音符及节奏的叠加,而更在于内在的韵律及流动感。
  在课堂中,放一段音乐,让孩子随意地按照音乐的节奏做各种动作,让音乐流进孩子们的内心,融入到形体动作中。你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是舞蹈的精灵。
  在节奏的训练时,可采取手脚并用.
  拍手X X X|X X X|X X X X|X ― |
  跺脚X|X|X |X X |
  四、结论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就是培养儿童对音乐的兴趣。”音乐教育不纯粹是音乐知识的教育,也不仅仅是让每个学生在音乐上得到发展,它肩负着培养和发现其他方面的潜能。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探索性的策略研究,培养儿童的想象力,自信心,创造意识,这才是音乐的未来。

相关论文

儿童音乐思路儿童教育音乐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