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阳光体育背景下广东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研究

  
  为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为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注入了活力,同时对高校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多少年来广东高校大多沿袭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鲜有高校在这方面下大力气进行改革,但随着“阳光体育”的提出,国家对学校体育越发重视,为适应“阳光体育”的开展,广东高校应将体育教学改革作为一个重点来抓。
  
  1 广东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体育教学模式不利于“阳光体育”的发展
  国内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体育基础课、体育选项课、体育俱乐部教学三种,广东大部分高校主要以体育选项课和体育基础课为主,只有深圳大学等少部分高校实行了体育俱乐部教学。近些年,广东大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与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陈旧有很大关系。随着“阳光体育”的提出与开展,原有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甚至到了阻碍“阳光体育”发展的程度。“阳光体育”运动应该是一种开放式的运动,轻松愉快的运动,学生应该是活动的主体,如果体育教学还是延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什么学什么的传统模式,就会形成与“阳光体育”的巨大反差,影响到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1.2 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教学没有很好地结合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新支点,是反映学校体育状况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阳光体育”开展的主要形式,是体育课教学的延伸,它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而且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调查中发现:广东大部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处于无序状态,缺乏教师的监督与指导,只是学生的自觉行为。说明大部分高校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处于脱节状态,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这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之一,也与高校投入的体育经费不足有关,因为如果课外体育活动安排教师指导,学校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本就经费紧张的高校来讲,无疑是压力倍增。必须要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既不过分增加学校负担,又可以改变课内和课外脱节的现状。
  1.3 体育教师和学生思想意识都有待转变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在业务能力上的要求更高,更多的则是要求思想意识上的转变,许多体育教师课堂上的讲解示范过多的强调专业化,提倡高技术、高难度,体育课成了技术练习课,重竞技成绩,轻学生体质;重达标,轻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特长的培养;重运动技术,轻体育素质和体育能力;重应试,轻应用。体育教师的这种传统思想意识,已经不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样,学生的思想还是停留在只有依靠教师才能得到知识的意识上,依靠教师的讲解、示范等掌握技术、技能;依靠教师的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与进步;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还是依附关系,学生还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教师和学生的这种思想意识与“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格格不入。
  1.4 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
  近几年,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开展,广东部分高校对体育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改革,相应地增加了平时表现在体育课程考核中的比重,但这样的改革并不能彻底改变以技术、技能为主的考核现状,大部分高校主要还是采用运动技能+理论成绩+平时学习态度与行为或运动技能+平时学习态度与行为的考核方法,即所有的学生使用统一考核标准。这种考核方法只顾及到了考核的全面和形式,没有考虑学生的起点因素,没有真正体现教学目标的实质。在评价的目的上只求评分的最终结果,忽略了对学生的鼓励与鞭策的积极作用和修订计划与改进教学的反馈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基础差异、主观努力和进步幅度,使学生的进步得不到张扬和认同,体育基础好的学生总是得高分,而体育基础差的学生即使努力也总是得低分,因而,容易挫伤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这与我们考核的目的是相悖的。
  2 “阳光体育”背景下广东高校体育教学可采取的措施
  2.1 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建立以俱乐部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任何改革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也不是能一步到位的,教学模式也不例外,选项课的教学其实就是俱乐部教学的一个过渡,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大部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下一步条件成熟的高校可尝试俱乐部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与“阳光体育”充分的结合,它的特点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即自主选择上课的教师、内容、时间,教师主要起辅导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与能力,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某一方面进行辅导。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与训练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进行指导,学生则可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情地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俱乐部教学模式同时还可以解决课内外脱节的问题,使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由理论变成现实,为“阳光体育”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2.2 体育教师与学生均应转变思想意识和角色,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教师应努力转变自己的角色,由知识的单纯传递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由课堂的管理者变为协调者;由一个表演者变为导演者。教师的思想意识也应有所转变,不能以传授学生技能为主要目标,而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锻炼的兴趣,做到育身与育心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使其能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角色转变的同时,学生的角色也要相应的调整,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记忆者变为知识的积极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体。“阳光体育”背景下,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3 构建适应“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实质上就是测试学生学习目标达到程度的过程。评价对学生而言,不能作为一种压力,而应作为一种激励,而传统的以评价学生技术、技能为主的评价体系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压力大于激励,因此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体育的发展。从表面形式上看似乎是体现竞争,但却具有一定的偏见性,可以说,这种评价方法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为了促进“阳光体育”的开展,广东高校体育评价内容应减小技术达标的比例,技术达标中应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改变统一项目、统一标准的评分办法,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在评价时尽可能使他们处于各自运动技能的优势项目之中。应加大对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运用知识的能力、每周锻炼的次数、参与群体活动的积极程度以及参加学校运动会等方面的评价。
  2.4 充分发挥体育协会、团体的组织作用,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
  体育运动的魅力与活力来自于竞赛,它能激发人的潜力,增加集体荣誉感。各种形式的比赛不仅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同时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佳方法,所以经常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中小型的比赛,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大有益处。结合大学生当前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校团委的作用,成立不同规模体育协会,通过这些组织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性的举办校级之间、院系之间、年级之间不同级别、不同水平、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3 结束语
  “阳光体育”运动是有利于学生健康的一项全国举措,意义重大,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它的目标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各方面协调配合才能实现。学校要做的就是积极创造条件对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体育主管部门要做的就是制定合理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要做的就是积极转变角色和思想意识,只有都行动起来“阳光体育”运动才能在广东高校中生根发芽。
  
  [基金项目:2009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09-67]
  

相关论文

体育体育教学广东背景高校阳光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