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省域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我国高职院校的兴起源于改革开放,它的壮大和发展适应了社会经济需要。一方面,社会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又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人才依托。新兴产业的发展,使社会产生了新的职业和职业群,特别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保险、证券、旅游、物业管理、物流等行业的发展,给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省域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如何适应这种转变,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现实问题。
  
  一、技术进步呼唤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社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是世界各国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外许多文献表明,技能(人才)在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尼尔森和菲尔普斯(1966)年指出,产业的技术扩散速度取决工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从而经济增长也在很大程度上由工人的技能所决定。斯蒂德曼和威格纳(Steedman,Wagner,1989)研究了英国和德国服装制造业的工人技能和培训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发现德国公司与英国公司相比具有更多的创新性,其原因是德国技师经过两年或三年的培训,已经掌握了整个服装制造流程的操作技能,只需要很短时间就可以达到熟练程度;而只有少量的英国技师在培训期间勉强掌握操作技术,需要更多时间来适应新技术。豪威尔和沃尔夫(Howell和wolff,1994)用美国1970―1985年间43个产业的工业水平数据,发现雇员的认知技能水平与产业技术变革具有正相关性。
  另外,19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发达国家出现了有利于高技能工人的技术进步,即技术进步提高了高技能工人的需求,而降低了低技能工人的需求,从而导致1980年代以来英美国家不同技能工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卡茨和奥托,1999)。奥托等(autor,et al 1998)的研究表明,由于计算机逐渐广泛应用于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部门,经济发展对文化素质和操作技能的要求明显提高,从而拥有较高技能的劳动者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更强的竞争力。这些研究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使得每个部门劳动者的技能素质都有所提升,因而,顺应信息经济时代潮流,工人的技能水平也必须迅速提高。
  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由于产业技术水平的专业化需要技术人员不断地更新知识和劳动技能,尤其是在应用科学的专门领域,学问的专门化和社会要求之间不断产生差距。就业于这些领域的技术人员,由于在教育机关所积蓄的知识和能力不能适应新产业技术的要求,出现了“技术裂缝”现象,即发展和现实不相适应的现象。这需要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变化的趋势,适时调整技术教育政策,探索与产业结构转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高技能型人才需求
  
  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主导作用。地方政府不仅是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是市场的参与者。而政府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则必须遵循市场规律,既要顺应工业化进程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在产业结构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也需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浙江是经济强省也是制造业和出口贸易大省,但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作为制造业和出口大省的浙江明显受到了重创。2009年上半年浙江省GDP是100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其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465 6亿元,同比下降8.7%,其中利润总额753.3亿元,下降7.6%;全省进出口830.3亿美元,同比下降18.9%,其中,出口587.5亿美元,下降19.6%。同时,欧美各国为了加快脱离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我国各类产品的反倾销措施不断。因此,面对世界贸易的新格局,我们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步伐,增加高新技术产品,提高产品的出口附加值。而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它是支撑企业转型的人才基础。但浙江省现有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人员素质是远远不能适应这种转变的。2008年底,全省高职院校43所,在校学生315719人,毕业生88584人;中等职业学校392所,在校学生59.36万人,毕业生20.84万人。
  《浙江统计年鉴(2009)》的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浙江省三次产业的产值分别是1095亿元、11580亿元、8811亿元,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1%、53.9%、48.2%。在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为680.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为137.2亿美元,服装等为215.8亿美元,纺织品等为206.7亿美元,分别占出口总值的44.1%、8.9%、14.O%、13.4%,工业所生产的商品占到了出口总值的96.36%,同时这也表明浙江省的工业主要是机电制造、服装纺织业为主。在金融危机笼罩下,欧美日本等国的经济呈现紧缩态势,消费需求萎缩,技术壁垒不断增强。要保持浙江省的产品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现有产业结构转型势所必然。
  2009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见底回升,大多数企业产能的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劳动就业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招工难,特别是招技工难又在重新出现,这种情况在浙江沿海发达地区表现得特别明显,普遍存在着“管理人才好找、技工人员难觅”的问题。一方面,高技能型劳动力的缺乏反映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性,以及提升工人技能对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企业招收熟练工人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却同时存在,这表明中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问题。即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相脱节,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劳动技能培养的倾向。因此,浙江省在实行产业结构转型,必须改革现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扩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模。
  
  三、省域产业结构转型与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
  
  当前,浙江省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市场机制。浙江省制造业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4个产业成为浙江在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表明,经济增速下滑为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 机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们既要立足当前,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更要从战略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新形势下的产业结构转型为地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提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新战略。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省域产业结构转型的良性互动。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体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
  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与省域产业结构转型实现良性互动,已成为浙江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这种良性互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使地方高职教育的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与省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是地方高职教育要成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成为技术推广、辐射和示范的中心。
  三是地方高职教育要超前培养高技术型人才,主动参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技术构成的不断提高。四是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要多元化,走产学合作之路。在产学合作方面要“提升势能”和“造就市场”。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造就产学合作的“市场”,将企业的“热点”变为高职院校的“热点”,从而实现“双赢”。
  实现良性互动还需要高职院校做好人才需求的趋势预测。浙江省要由制造业大省变为强省的关键是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这不仅需要加快新技术的开发应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物质产品,而这一过程离不开高技能型人才的作用发挥。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必然大量增加,但哪些行业的人才短缺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态势进行预测。做好人才需求预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重要环节。
  第一,对世界经济变动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以发达国家经济变动趋势为参照物,结合中央政策以及中国经济发展实际,分析经济变动趋势和规律。
  第二。根据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在政府强化内需扩张背景下,对加强国内消费品需求趋势分析,提前预测哪些行业能够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为企业准备充分的人才供应。
  第三,对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和应用进行分析,预测产业结构变动方向,制定地方高职院校发展规模、专业设置、人才特色。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为省域产业结构转型服务。
  2008年浙江省三次产业结构的分布数据表明,以机电制造、服装纺织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是明显不利于当前欧美日本等国的经济紧缩态势下的。产业结构要转型,人才准备是条件。对地方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人才供应上。要根据现有办学能力尽可能地扩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规模,采用订单式培养和预测式培养相结合方法,以充分满足地方企业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在培养模式上,要向操作型、通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变,以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为首要目标。
  不同类型的人才应由不同类型的教育来造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借鉴国外的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加拿大为代表的CBE(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模式、以英国和澳大利业为代表的CBET(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与培训)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模式。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要以经济发展需要为前提,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基础,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为宗旨,将学生培养成“基础厚、知识博、能力强、素质高、口径宽”的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应有自身的办学特色,其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出发,构建具体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概括地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以下九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独特的角色定位与培养目标。
  二是独特的办学任务。
  三是独特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
  四是独特的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教学。
  五是独特的培训基地和训练方式。
  六是独特的招生制度与考核制度。
  七是独特的师资队伍建设。
  八是独特的办学体制。
  九是独特的办学效益。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订单式”模式是一种较好的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和作为用人方的企事业单位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出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丽双方进行直接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教学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符合了市场需求,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提早接触社会,提早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产业特色。由于企业参与教学,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开拓视野,了解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一方面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解决了企业短缺的高技能人才。
  
  (三)省域产业结构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度超前性。
  人才培养要适度超前,需要教育要先行。从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来说,教育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所提供的人、财、物等各种物质基础,而经济增长离不开生产过程中人的劳动技能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这种技能素质造就,才能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人才培养必须适度超前,还因为教育投资具有迟效性,人的技能培养需要过程,其效果也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后才能显示出来。这就是教育必须适当超前发展的原因所在,因而作为职业教育也必须先于经济转型。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度超前性还因为技能型人力资本具有先导性驱动作用,技术扩散和产业升级不仅需要技能型人力资本,而且技术扩散和产业升级的速度和发展方向也往往受制于技能型人力资本所提供的数量和质量结构。现代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必备条件,未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数量、规格,只能靠今天的教育来解决。
  《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0―2020年)》指出:“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和设置专业,增强专业的适用性。”所以必须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规划职业教育。适度超前原则既是一种预先谋划的策略,又是制定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一项总的原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应具有超前的战略意识,必须着眼于未来,根据地方产业结构转型方向,大力扶持新兴专业学科发展,适当拓宽专业的适应性,为省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关论文

产业结构人才培养高职院校背景结构
试论成本会计教学的体系结构创新及策
电力企业改革中高质量人才梯队培养优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