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闻一多诗歌意象的美学持征研究

  
  意象是诗歌美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它不仅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诗人思维过程中的主要元素,而且也是诗作本身的基本构成单位。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即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景象的统一。意象的涵意要比情景广阔、丰富得多。
  从闻一多出版第一本诗集到现在,一直受到文学研究界的关注。对闻一多诗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闻一多对新诗文体的建设。梁宗岱、叶公超、邹绛、吕进等都赞同他的“三美”理论和“新格律诗”。二,闻一多诗歌的爱国主题。陆耀东、龙泉明等研究者不仅论述了其爱国诗的内涵,也指出爱国主题的不足。三,闻一多诗歌思想和艺术的整体研究。研究者把闻一多的诗歌与其生平、经历、思想发展过程联系起来。季镇淮的《闻一多研究四十年》,刘恒的《闻一多评传》,唐鸿棣的《诗人闻一多的世界》等都对闻一多的诗歌作了多角度而又客观的分析。本文从“意象”角度入手,探讨闻一多诗歌意象与主题、意象与意识、意象与审美等的考察与分析,对闻一多的诗歌进行一种诗学阐释,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切入点。
  
  一、闻一多诗歌自然意象的美学特征
  
  闻一多的诗歌意象从对自然的模仿起步,从对前代诗人自然意象的揣摩开始,这对于任何一个诗歌队伍中的新成员似乎都不必大惊小怪,这不仅是人们思想发展的一个规律,也是文学创作的正常状态,他拾起的不过是人类长河中的一块小小的“碎片”。在闻一多自然意象的诗篇里,有春天的活跃的生机显露、嫩绿的小芽初长、浴人灵魂的雨刚过;有秋天斑斓的色彩,红的、黄的、粉的菊花,白的、绿的、金黄的杨树……它们美丽却并非真实地生存在大地上,它们的美丽或许源于一种想像,是闻一多早期以“美”为艺术的鹄的结果。这些浪漫的意象在想像中安顿下来,给闻一多青春浮动的情感以诗意的休憩,也使闻一多感到自己与古代诗人诗脉的连通。雄奇与秀丽,豪放与缠绵在闻一多的诗歌中交织成象,它们使闻一多敞开了多情、无羁的年少心灵。
  在《红烛》、《孤雁篇》、《红豆篇》等诗篇中,尽管闻一多不避嫌疑,在诗的题头引用过这些意象的原始出处,他仍敢于大胆地借助它们原有的部分含义,赋予新的意义。闻一多的“红烛”已不是李商隐的流泪相思烛,他的红烛被贯注了一种类似宗教性质的献身精神“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闻一多的“孤雁”虽也是一个游子的象征,但孤雁甘愿孤身前行,抛却原先的种种舒适和友人同情的呼唤,为的是实现自己的使命;闻一多的“红豆”寄托了相思之情,然而相思不但有苦味、甜味,还有酸味、咸味,这是因为诗人在用自己的思想来咀嚼它。
  
  二、闻一多诗歌人文意象的美学特征
  
  人文意象的出现,使闻一多的诗歌意象全面地呈集团军式地向现代诗歌演变。尽管诗歌对“生与死”“爱与美”的思考还没有哲学家来得深沉,可是它们在加深诗歌内涵的基础上,使诗歌的现代意义更加鲜明,透射传统阴影的光芒更加锐利,诗歌意象更显出现代诗歌的沉思性和悲剧性品格。
  闻一多早期自然意象的诗歌含有象征的意味,这时的象征仅仅作为一种创作手法被用来表现自然意象,用“红烛”来象征一种人的道德品格,用“孤雁”来指代脱离家园的游子,用“西岸”来象征真善美的一种理想的境界,究其风格,仍被浪漫主义风格所统领,意象上多有浪漫主义的感伤或激情。象征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美学标准背道而驰,它们在逃避直抒胸臆,在客观世界中寻找传达情感的“客观对应物”,讲求用冷静替代抒情,用对丑的揭示取消对美的歌颂。在闻一多的人文意象和文化意象的一部分诗歌中,我们会发现闻一多一改对王尔德、歌德、丁尼生、济慈的崇仰,将真善美作为诗歌的终极写作目标,却另在诗中树立了新的偶像和新的写作范式,那就是波德莱尔及其象征主义跟随者,和他们以丑为美的奇特风格。
  
  三、从自然意象到人文意像的转换
  
  在闻一多进行诗歌评论和诗歌创作的早期,由于他的知识结构还比较单一,主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他的意象观停留在传统诗论家的影响中,自然意象系统的构成对他来说是惯性的推动。农业社会中的人对自然界的关注是通过具体的物体形象来把握的,折射到艺术创作中,人们对艺术提出同样的要求,希望通过艺术家的表现能够再次把捉住曾经看到过或者感受过的事物,这种读者与作者的互相影响使文学作品很少作出形而上的思考。当现代社会中的人类逐渐疏离大自然,转向对自身、对人类的终极与本根进行思考时,自然意象也可能随之成为人们的记忆,成为一种美好往事。在闻一多的人文意象中,这个苗头已经出现。虽然他也运用了自然世界中的一些意象,这些意象一般只作为他思想的外衣,表达他对人类社会与现实所作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思考。或许,我们可以据此认为这就是闻一多诗歌中对意象的新认识和新操作。
  当今有的新诗不太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不能归咎于意象,却与意象有一定关联:现代诗中的意象与人们思维定势中的传统意象构造方式不尽相同,尽管有的诗人在反对意象,解构意象,他们不过是从一个相反的方向来建构突破传统的意象;意象的变形、扭曲、陌生化,也有可能使读者一时难以掌握诗人的语汇和表达策略;对意象的简单化处理,又使诗歌缺少诗的滋味……作者和读者方面的原因都可能造成诗歌意象不被理解或拒绝理解的现象。
  这就是闻一多的意象思想给我们带来的严峻的新诗建设任务:用意象重修今天的诗歌轨道,畅通明天的诗歌之路。
  

相关论文

闻一多意象美学诗歌研究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数字媒体时代辽宁老字号企业品牌运营
大数据时代拼多多盈利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