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

  
   国外大学国际化的经验表明,实施大学国际化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能够支撑并不断推动大学国际化进程的高素质的师资和管理队伍。目前,国内高校的国际化进程大多强调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而对大学管理团队的国际化问题还未有足够的重视。而实际上,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并熟悉国际学术与人才交流规则的高层次管理人才队伍是推动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推手。本文着重分析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管理的要求,探讨高校管理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校管理队伍的要求
   1.学生培养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首先表现在学生的国际交流上,从2005年至2009年的短短四年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从11.58万增加至近23万,出国留学人数翻了一番。在“走出去”的同时,我国也致力于发展留学生教育,根据教育部2010年9月公布的《留学中国计划》,到2020年,中国将力争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因此,国际化学生的教育需求对高校的管理从机构设置、课程建设、管理体系都提出了新要求。例如在教学安排上,教务管理部门需要参照国际惯例实施学分、学历、或学位的互认,随之而来的必然要在现有学科设置上做出改革和调整;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在后勤管理上,要根据来自不同国度的留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与大使馆等有关部门协作,提供包括大到出入境、居留,小到衣食住行等的后勤服务,这都要求管理人员要了解不同国家的情况,熟悉国际教育惯例,才能确保各项教育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学术国际化。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学术国际化,虽然在与之相联系的学术评价问题上纷争不息,但是,众所认同的是,中国大学的高水平学术科研活动已全面融入了国际学术竞争环境,高校科研管理均已引进国外学术评价体系,尤其是在自然科学领域,高校和科研院所全面使用三大国际论文检索库SCI、ISTP、EI及其排名为参考标准,评价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水平。高校的科研管理必然要顺应这一学术国际化的大趋势,制定符合国际学术竞争的科研管理政策。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外语水平,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学术水平,不仅对熟悉本校科技现状和发展,也要对现有学科的中外科研评价体系有清晰的认识。
   3.人事管理国际化。国际化教育的竞争根本上是高水平师资人才的竞争。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教师、学者越来越多地流动,我国近年来也积极引进外国智力,注重师资的国际化比重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和教育机构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国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师资队伍中,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已占很大比例。在全球化人才竞争的环境下,高校的人事管理要转变人力是成本的传统观念为人力是资源。在管理机制上,变管理为服务。围绕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按照国情、校情,参照国际同层次大学的先进经验,进行人才队伍建设的层次与结构设计、提出各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举措、制定对各层次人才具体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根据高校教育工作的特点,从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技术,还要了解高校教学科研活动规律,有国际化视野和一定的学术研究经历,才能真正做好教育人才的服务与管理。
   二、高校管理队伍国际化建设的思路与举措
   大学管理者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发展。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直接与组织者和管理者的素质有关。虽然国外大学在高级管理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上,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特色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无法直接照搬国外大学在建设国际化人才队伍方面的经验,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校情,研究适合我国高校特点的国际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策略,在具体工作举措上,提出创新思路、走出自己的特色。
   1.上下一致,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观念。我国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基本上是领导经验加政策导向式的,不能适应教育与教育管理国际化的要求。因此,要建设一支国际化的高校管理队伍,大学的领导团队首先要具备国际化战略思维能力、决策力和规划能力。只有领导人充分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将学校的国际化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才能吸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管理模式,促进本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其次,从事具体工作的教学与管理人员要打破原本只关注国内高校竞争的狭隘意识禁锢,牢固树立教育竞争全球化和教育发展国际化的观念。要有意识地密切关注本领域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工作中培养个人教育管理能力的“全球意识、国际水准、世界眼光”。
   2.取长补短,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管理模式。欧美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上已有较长时间的实践,尤其在师资与学校管理的国际化方面积累了较多成功的经验。因此,通过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经验,建立管理人员交流机制,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理论构建我们自己的教育管理规范,在人才培养规格、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等方面全面与国际接轨,形成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教育管理模式。走教育管理的国际化道路,能够更快速地突破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教育管理水平,适应教育和教育管理国际化的要求。同时,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特色、语言环境、人事制度、以及大学的管理体制、科研环境等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需要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校情,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管理规定和执行模式。
   3.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国际化素养。管理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说到底是每个管理人员要具有国际化素养,因此,提高管理人员的国际化相关能力至关重要。首先,可以通过高层次培训与在职攻读管理类学位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大学管理者的管理专业水平。其次,通过出国访问、进修、学术研讨等加大大学管理人员知识更新的力度和对国外教育环境的认知,只有了解国际教育惯例,才能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理解国际化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做好服务。再次,在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外语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在日常的管理、服务工作时对外交流中的理解程度和效率。可以通过各种培训途径提高大学管理者的外语水平,加强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最终造就一批具有时代性和创新能力的、融教育管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新型大学管理人才。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要求高校要有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管理能力的管理队伍。目前,在大学国际化的相关研究中,大多强调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而对大学管理团队的国际化建设问题还未有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大学的学生培养、学术研究和人事管理这三个主要方面,分析了国际化背景下管理队伍面临的挑战,对提高管理队伍国际化水平的举措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关论文

队伍建设高等教育队伍高等背景高校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