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当前我国社会公正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进行着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政府高度集权到民众权利不断扩大的巨大转型。转型中我国社会物质生活得到极大丰富,同样带来了不同利益的碰撞和不同文化的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别拉大、下岗失业、三农问题、弱势群体、城乡差别和东西部差别扩大、道德缺失、社会失序问题,等等。在这么多的社会问题中有一个贯穿始终的问题急需解决,那就是社会公正。本文分别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探讨转型期的社会公正问题,并试着探讨这些出现这些社会问题解决思路和建议。
   究竟什么是公正?公正是人类调整社会秩序和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一种价值理念,其根本点是公平、正义和正当,公正反映的是人们从道义上、法理上追求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合理性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标准,其中蕴涵着人们对合理的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和利益格局的诉求。实现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举出了很多方面来批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在现实社会中暴露出很多弊端和真实面目,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正是对此弊端和问题的抗议。也促使了西方学者从根源反思这些问题的原因,到后来的凯恩斯主义、福利经济学派和当代流行的哈耶克、诺齐克、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哈耶克是当代著名的自由主义者。他出于捍卫个人权利和反对威权主义考虑,提倡“程序正义”和“行为正义”,不承认任何“分配公正”和“社会正义”的存在。哈耶克的思想捍卫了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但自由竞争条件下任然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对立,无视这个事实既不能实现社会公正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对哈耶克理论的最大挑战来自美国哈佛教授约翰?罗尔斯,他的代表作《正义论》则是最负盛名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正义论》最主要的核心的观点有三:一是作为公平的正义:二是平等的自由:三是互惠互利的差别原则与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原则。正义或者说社会正义,在罗尔斯看来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制度安排问题。罗尔斯要讨论的是理想情况或组织良好的社会, 他开宗明义地讲,正义的主题就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者说得更准确些,就是主要的社会体制分配基本权利与义务和确定社会合作所产生的利益的分配方式。
  在罗尔斯看来,“正义否认为了一些人分享更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不承认许多人享受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少数人的牺牲。所以,在一个正义的社会里,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从以上观点看来,罗尔斯属于自由主义,因为他强调个人的权利,即使以多数人的名义也不能随便侵犯,因为他更强调平等的自由,公平的正义。从此出发罗尔斯引出他的正义论两原则:“第一个原则要求平等地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第二个原则则认为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只要结果能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它们就是正义的。这些原则拒绝为那些通过较大的利益总额来补偿一些人的困苦的制度辩护。减少一些人的所有以便其他人可以发展――这可能是策略的,但不是正义的。但是,假如另一些并不走运的人们由此也得到改善的话,在这样一些人赚来的较大利益中就没有什么不正义。”罗尔斯的《正义论》发表以后,无论在伦理学界还是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其原因,除其论证缜密、结构谨严和学理服人外,更重要地是现实生活中都在体现社会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也昭示着时代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但是在书中罗尔斯确信功利主义的正义观存在着几个弊端:(1)它没有揭示自由和权利的要求与社会福利的增长欲望之间的原则区别,它没有肯定正义的优先原则,正义否认使一些人享受较大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政治交易和社会利益不能成为妨碍基本权利的理由;(2)它假定一个人类社团的调节原则只是个人选择原则的扩大是不足取的,这里没有把人们将一致赞同的原则视为正义的基础,其原则内容无法成为调节全体人的宏观标准;(3)它是一种目的论的理论,用最大量地增加善来解释正当的理论,而真正的正义原则是事先设定的,不能从结果来看正义与否。从以上观点综述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对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公正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社会公正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无论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是社会主义国家运动,都和公平正义有着内在必然的紧密的联系, 也不应忽视社会公正这个具有本质核心价值。社会公正是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赖以和平、繁荣共处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和坚持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尤其要体会和把握“公平正义”的深刻涵义及其对与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实现社会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价值取向,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合理和有序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在社会分配制度方面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贫困人口逐渐减少,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的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上,我国在社会公平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在迅速扩大,同时,还存在种种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出现的诸多严重的社会不公正问题, 同样也与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上对社会公正的重视度不够, 与制度安排层面上缺乏有效防范有关。 半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居于主导地位,重视内容和结果,忽视程序和形式,而我国又处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生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人们普遍对社会公正认识不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置公平问题与不够,而如何合理尽快地解决这些社会不公正现象, 更是需要有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公正观理论作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公平正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社会公正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首先,公平正义的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没有一个适用于一切社会制度的、统一的、恒定不变的标准,而必须先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去把握理解公平正义的标准。其次,公平正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涵义,不能简单笼统地用抽象单一的标准来界定公平正义。在经济领域,公平正义主要是指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为基础所体现的等价交换;在社会领域,公平正义则体现为所有的社会成员,以及弱势、困难群体,都能享有社会提供的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福利。由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唯一公平的分配制度,所以既不能把公平理解为收入上的平均主义,也不能放任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我们承认差距的存在,但应通过合理的调节保持在一个合理的、适度的差距。
  首先,政府应该承担起维护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的责任,尊重、保护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发言权等基本的权利。结合中国的现实条件和发展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合理安排人员机构,保证起点公平需要增加基础教育投入,保证公民基本的受教育权。教育是使个人增长知识、增加个人资本的一种有效途径,是保证起点公平的基本举措,公民通过接受教育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获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从而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其次,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加强监督。规则公平是指社会成员都按统一、公正、公平的竞争规则办事,有章可循,有规可遵,并由其对生产的结果决定其收入。当前,一些处在特殊地位和拥有特殊关系的人在程序中破坏了市场运行的规则秩序,因而造成了机会上的不公,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获得了不合理的收入,造成收入的不平衡。规则的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社会稳定的前提,而且是社会公正的根基。政府要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保证法律的公正执行,加强市场监管,增加过程的透明度,保证市场运转正常有序,并将政策适度向弱势群体倾向,保证实质上的规则公平公正。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四位一体的公平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实现社会公正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订党的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兼顾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求,妥善处理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佳途经。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保证社会公正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主义构建。
  (作者: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外社会主义运动)
  

相关论文

公正当前我国社会问题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应用与相关
试论CPA审计行业专门化问题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