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对高中篮球训练教学方法的探讨

  中学生是社会的希望,我国未来发展与民族的兴衰均受到他们其体质健康的直接影响。但是近年来,青少年的体质可以说是每况愈下,因而不论是家长还是社会均开始高度关注这一问题。篮球教学作为高中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增强学生体质,强化学生运动技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加强基础训练巩固基础技能
  要想确保篮球训练教学取得显著教学成果,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基础功训练,确保学生篮球基本功扎实,为学生篮球运动奠定基础。在对高中学生进行篮球训练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对本学期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动作训练进行规划,明确每节课程教学重点。篮球教学中基础训练内容包括传球训练、接球训练、运球训练和投篮训练等,这些技能都是学生篮球训练的基础,教师在篮球训练中应注意采取适当教学方式来加强学生基础技能训练。比如,在训练学生运球时,教师可采用在篮球场中间放置障碍物的方式进行训练,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球能力,增强学生运球灵活度。另外,在运球训练时,教师可以采用分阶段训练的方法:第一阶段让学生在原地接球,让学生更好掌握缓冲接球方法;第二阶段对学生进行移动接球训练,可让多名学生同时抛球,一名学生接球,接到后再跑掉,计算学生可以接住多少球;最后阶段再对学生进行运球训练,训练中注意纠正学生错误姿势,确保学生基础功扎实。
  二、清楚讲解正确示范训练动作
  模仿是?w育运动的重点,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在篮球训练教学中亦是如此,教师的示范对学生训练效果能够产生关键影响,为此教师在进行篮球训练教学时,一定要尽可能确保自己所示范动作的正确性,并详细为学生讲解[1]。常言道教师什么样,教出的学生也就什么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输出信息的主要教学方式即是讲解,因此讲解的内容必须要契合篮球训练内容,语言不应过于??嗦复杂,要保证讲解精炼简洁的同时,也要注意形象化、生动化,并将重点突显出来。同时要控制语速,过快学生不易听清楚,过慢又会让学生失去兴趣,针对技术动作要领的讲解应尽量做到清脆有力,通俗易懂。
  三、采用游戏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学生训练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均来源于兴趣。只有当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促进篮球训练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提高[2]。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热爱篮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篮球充满趣味,可以让他们放松身心、感到快乐。因此篮球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训练教学的趣味性,可在篮球训练中开展游戏教学,借助游戏教学方式,实现理论教育游戏化,让高中生在游戏中实现篮球技能的提升。另外,游戏教学还可以显著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及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比如,在训练学生快速跑时,经常会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身体或心理原因而不愿意参与到训练中,又或者是怕累拒绝练习。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就应想法设法帮助学生克服苦难,主动参与到训练中。为此可用“贴人”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一边游戏一边将教学任务完成,最终促进获得较好训练成果。
  四、组织比赛训练学生实战能力
  篮球运动属于集体性体育活动,在实战中尤其对学生之间团队合作能力要求较高,单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难以培养学生之间协作意识,甚至会造成学生出现训练中表现突出,一旦进行实战比赛便会发挥失常。因此,篮球训练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学生实战能力的提升,除了积极加强学生篮球技能训练外,还可以组织一些对抗比赛来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且借助实战还可以对学生训练效果进行检验,有助于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在开展篮球训练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队伍,在班级之间进行循环对抗比赛。学生在开展比赛的过程中,对抗能力不断提高,同时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找到自身独特的战术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实战对抗能力。在篮球训练教学过程中,除了进行必要的比赛,教师也要对各个队伍的比赛过程、在比赛中优势、缺点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要给学生讲解一些篮球实战过程中常运用的对抗战术,促进学生团队篮球整体水平的进步,确保篮球训练教学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篮球训练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篮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师应该结合篮球特点,选择科学教学方法开展训练课程,并不断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以此来促进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高中生素质综合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相关论文

教学方法训练高中篮球方法教学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