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幼师音乐欣赏课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3-0231-01
  一、现代幼师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一)音乐基础薄弱,难以满足需求。幼儿师范学校学生的音乐基本功较为初级,少数学生有较好的音乐功底,但较多的学生音乐基础能力薄弱。当前,很多幼师学校只是把一些简单的音乐知识教给幼师生,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的艺术基础,他们并不具备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能力等基本的音乐欣赏能力,所以幼师学校想要学生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染弑赣判愕挠资λ?平的愿望并不现实,因为,对音乐欣赏能力的基础不好,所以,幼师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所组织的有关音乐欣赏的课时并不能满足幼师生的需求。因此,幼师生在毕业之后的音乐欣赏水平也就无法满足现代幼儿园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和方式较为传统,与实际教学不相符。传统音乐欣赏课程模式的学习效果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容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一方面,幼师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都是沿袭过去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很少有音乐欣赏方面的课程。严重缺少与外界幼儿园的交流实践,导致对幼儿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了解。另一方面,多数幼师学校的音乐欣赏课程开展较为单一,内容偏向高师音乐专业音乐欣赏课程,专业性较强。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单纯地提高其对音乐常识的识记能力,不能有效地培养其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幼师是一个定向的专业教育,因此,要求学校在培养幼师的时候应该紧密地与实际幼儿教育情况联系起来,早点参加实践,尽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幼师人才。
  (三)学生对自身能力不重视。学生自身对音乐欣赏能力也没有足够的重视,觉得只要将专业的知识掌握好了,就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大展拳脚。还有的学生觉得,自己毕业以后就是幼儿教师,是面向幼儿进行教学的,幼儿根本没有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认知能力,所以,对于自己是否掌握音乐欣赏的能力根本就不那么重视。
  二、幼师音乐欣赏课改革的探索
  (一)改善外部条件、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对幼师音乐欣赏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让他们对于音乐欣赏课的设置和教学的重要性能够重新审视。加大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软件和硬件投入,为音乐欣赏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硬件设施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完成教学的重要保障,我们要结合实际需要努力配备相关的设施和器材。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学校,要根据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有自己民俗文化的教学模式,将音乐欣赏课和民俗文化、地域特色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开展。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器材设施进行教学,而教学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比如,可以利用广播站播放一些和学生欣赏水平相符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可以接受音乐的感染和熏陶,培养他们的学习和音乐欣赏能力。也可以利用学校的礼堂、多媒体教室等开展文艺活动,让幼师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能够丰富视野,这对于他们音乐素养和欣赏水平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对于音乐欣赏课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改变落后、单一的考评模式。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进步,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转变,幼师音乐欣赏课教学也应该如此。我们要把幼师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和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重视其素质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单一的考评机制。传统的评价体制中,仅仅对学生的音乐基础、声乐掌握情况、乐器的学习情况进行单一的评价,还有的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测评时只是让学生回答一些作品的作者、国籍、创作年代等常识性问题,凭主观臆断对学生打分等等,这些并不利于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改革后的评价体制,是根据现代幼儿园的实际需要进行评定的,对一个幼师进行全方面的评价,不仅包括传统的评价基点,还包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认知力等,这些都是衡量一个幼师是否合格的评价标准,其有利于学生文化素养水平的提高。
  (三)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幼师学校就应该积极主动地扩大生源招生范围,进行扩招宣传,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并准备艺术测试,针对每批幼师生的具体情况设置课程,以便提高生源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鉴于音乐欣赏课程要求,将其音乐欣赏基本内容放在首位,培养其良好的音乐欣赏的习惯,使之通过学习和教学能够逐渐具备音乐鉴赏的能力,能够通过学习音乐欣赏课程进而规范自己将来的音乐教学,能够在工作之后轻松地学以致用。

相关论文

欣赏课幼师欣赏教学音乐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