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情感教育

  文学教育是一种通过文学文本的阅读、教学、赏析等,使人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丰富知识、发展能力、提升道德、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过程[1]。文学教育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有重要作用。高尔基说:“文学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了解他自己”[2]。钱理群倡导“真正帮助学生用文学的方式来把握世界”[3]。但文学教育具有复杂性。好的文学作品可以使人甘之如饴,坏的文学作品能使人堕落颓丧。本文试图通过路遥《人生》的审美教学来剖析如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贯彻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一、《人生》与大学生的苦难教育
  苦难是一笔财富,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磨刀石和冶炼炉。经历过苦难洗礼的人生才是一场完整的人生。挺过苦难的磨炼,人生往往能雨后见彩虹;人生路途中的小沟小坎,一般就能顺利跨过。未经历过苦难的人生往往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容易凋落和萎谢。当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受父辈、祖辈的关爱甚或是崇爱,人生之路一帆风顺。导致的结果是,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一遇到挫折或打击,更倾向选择退缩而不是面对。当然,不可否认,苦难经历也具有两面性。但总体来说,只要苦难不是负载太重,予人的成长是有益的。因此,一定程度上的苦难经历是必要的。然当今优裕的生活条件和家庭环境,使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成长之路缺乏苦难经历。直接人生体验不足,可以靠间接的人生经验加以弥补。因此,文学中的苦难书写就成为了大学生接受苦难熏陶的一条有用途径。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不只是文学的熏陶、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人文素质的提升。而情感的养成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苦难教育就是一种情感教育。现当代文学有诸多呈写苦难的经典作品,如《人生》《活着》《平凡的世界》等,它们是对学生进行苦难教育的绝佳文本。以《人生》的教学为例。《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和代表作,曾轰动全中国,为之洛阳纸贵。主人公高加林更是感动亿万中国人。虽然已是80年代的作品,描写的也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然仍具有穿越时空的感动力量。今天的年轻人去阅读,仍无生活的隔阂、情感的阻滞、思想的阻隔。高加林是一个黄土高原的苦娃,人生四起四落。高考失利到成为人民教师是第一次起落,教师资格被人顶替到回家务农是第二次起落,从郊区农民到招工进城是第三次起落,被人检举到失意回乡是第四次起落。不管人生如何起伏,可贵的是高加林始终未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对理想的追求。高加林的人生经历是一个励志故事,颇能激动年轻人的心。现在的年轻人遭遇困难就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走极端、自杀。高金林面对苦难的态度就是苦难教育的人生剧本,比任何空白的说教更显生动、有力。
  二、《人生》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懂得感恩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良知良能之人必须懂得感恩。当代大学生有优越的成长条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不懂得感恩,不常怀感恩之心,视父母、亲人、老师、朋友、社会的关心帮助为理所当然,如没得到帮助还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这是一种危险的社会信号,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感恩教育是成人成才的重要条件。大学教育是人生中的“最后一堂课”,必须将缺失的感恩教育补上。
  大学生的感恩养成教育有多种途径。影视作品是一种途径。比如《暖春》是山西电影制片厂2002年拍摄的一部小成本电影,却是一部进行感恩教育的好电影。笔者从事高等教育多年,一个成功的经验是每次给大一新生的第一堂课,人人观看《暖春》,并分享观影心得,师生共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一颗感恩之心。文学的阅读、感染与熏陶是另一种途径。《人生》也是一部施行感恩教育的好小说。高加林对父母的体贴和疼惜,对德顺老汉的理解和同情,对县广播站老景的尊重和支持,对刘巧珍的愧疚和珍爱,对黄亚萍的感激和付出,都是感恩的一种体现。在学生的阅读和课堂的讲解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理解、领悟这种出自内心的感恩之情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常怀感恩之心,能使一个人成为一个丰富的人,完整的人,有内涵的人,必须让学生从心底接受这一点,并在实际行动中去践行这一点。
  三、《人生》与大学生的爱情教育
  爱情是一个千古话题,是人世间最为美妙之事。大学生正当恋爱的黄金年龄。那种宣扬学习至上、莫问爱情甚至强行干涉、阻断爱情的教育理念或方式已经为时代所抛弃,这是社会和教育的进步。国家有明文的法律规定,大学生享有自由恋爱及结婚的权利。但悖论之处在于,不少大学生尚未有成熟或正确的恋爱观,人生经验尚嫌不足,对待爱情的态度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尤其是当今物质第一、金钱至上的观念大行其道,学得好不如嫁娶得好、不想当师母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等爱情婚姻俗念对当代大学生冲击很大,以致傍大款、找富婆、师生恋等校园乱象在各高校层出不穷。高校高居不下的离婚率也成为一个社会话题,成为令高校管理者头痛的问题。
  如何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除了辅导员等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的思想引导,高校教师的课堂教育也应是其中重要一环。文学教育义不容辞要担当重任。爱情母题是文学中的一个永恒母题,永远不会过时。古今中外,书写爱情的作品层出不穷、佳作迭出。如外国文学中的《巴黎圣母院》《简?爱》《安娜?卡列尼娜》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怀念萧珊》《人生》《长恨歌》等。路遥的《人生》就是一部鲜活的爱情读本。高加林与美丽村姑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的爱情令不少读者羡叹、扼腕。如何看待高加林放弃刘巧珍、拥抱黄亚萍的?矍檠≡瘢?就是一个很好的课堂讨论话题。通过充分的课堂讨论或是辩论,在人物关系梳理、性格分析、情节理解的基础之上,再结合社会、文化原因的解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领悟,而且获得对爱情的感悟、对真爱的珍惜。真爱中不能有杂念,须摒除物质的诱惑,并要能经受各种考验;真爱需要沟通及共同语言。这些都是《人生》可以给予当代大学生的弥足珍贵的恋爱经。   四、《人生》与大学生的事业观教育
  《无名小路》是80年代电影《中国霸王花》中的插曲,因其歌词优美、旋律动听、寄寓深远而传唱大江南北,是60、70年代出生之人忘却不了的人生记忆。歌词大意是人生有好几条小路,有很多岔路口,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只要选择了这一条,就要一直走到天涯。小说《人生》中也有几句画外音:“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地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大学教育往往是很多大学生人生中最后一次接受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毕业后需要直接选择岗位、走上社会。大学生的择业观、事业观、职业观是大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生》中的高加林不仅面临爱情的十字路口,也有事业的十字路口。他对事业的选择及选择后的执著,能引起当代大学生的深思。人生之路确实有多种选择,人生也有许多的十字路口,一旦选错步步皆错。事业之路是众多人生之路中的一条。必须根据个人的特长、兴趣及能力,辅以社会的需求,综合考虑个人的事业选择。一旦选定,就不要瞻前顾后,半途而废甚或轻易改弦易辙,而是需去适应和奋斗。积极的事业观应该是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某种职业,不问成败,就要义无反顾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高加林虽然失败了,但他不用后悔,因为他付出了,也得到了宝贵的经验及教训。
  文学不是应用学科,不能给学生带来立竿见影的求职帮助或能力提升。但文学却能在学生的修养、素质及情感的培?B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学是一种无用之用,或者说是它是无功用的功用。它如同庄子《逍遥游》乌有之乡、荒茫之野中的大木,看似无用却有大用。文学的奥妙和魅力就在此。它对人生潜移默化的施教力量,是其它课程无法比拟的。文学可谓堪大用矣。一个教师唯有掌握此种课堂艺术,才算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
  作者简介:肖太云(1976.9),男,汉族,湖南邵阳人,文学博士,长江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文化及文人思想研究,兼职从事高等教育课程教学论研究。

相关论文

现当代中国情感教育文学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