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90”后撞上“00”后:高校“00后”学生管理方法探析

  2015年至2017年,“90后”毕业生逐渐毕业进入高校工作,“00后”学生逐渐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90后”作为与“00后”最为接近和相似的一代人,他们的性格特征与“00”后的性格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也确实存在差异性表现状态。所以从“90后”高校教师的角度审视“0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则显得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00后”是指出生在21世纪前10年的新中国公民。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步开放,“421”的传统家庭格局被逐步打破,部分“00后”已经有了0-3岁左右的弟弟妹妹,但就目前状况而言,“00”后的性格特征并没有因为二孩的加入而呈现出明显的改变。
  一、“0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征
  (一)既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又有现实的人生目的
  大多数“00后”大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追求,对生活充满着欣喜与好奇;而且相较于“90”后而言,“00后”更多的呈现出坦率而直接的性格特征,他们中的绝大多有着明确的目标追求和人生目的,认为自身的追求和权益也同等重要,兼具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现实的利益目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较为薄弱。“00后”大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高校学生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00后”对现实人生目的的追求又同时成为了高校学生管理最大的挑战。如何在“00后”大学生积极人生态度的基础上,合理引导他们适度追求人生目标也正是高校对“00后”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和管理的核心。
  (二)既有敏感的心理特征和又有懒惰的行?樽刺?
  通过与“00后”大学生的直接接触,我发现相较于“90后”而言“00后”大学生则显得更为敏感和脆弱,他们拥有极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肯定和支持,但懒惰的行为状态又是“00后”大学生身上尤为明显的个性特征。在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多重影响下,“00后”大学生普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困境时期一呼百应,这种成长环境滋养了他们懒惰的行为状态。总之,高校对“00后”大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0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并且通过制度和实践,引导和激励“00后”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
  (三)既不忽视主流也不迷信权威
  “00后”是个性更为张扬和自我意识更为强烈的一代。较“90后”而言,“00后”大学生既不忽视主流也不迷信权威的特征则显得尤为突出。生活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微时代的他们,能够多渠道、广范围地接收到各类信息资源。质疑思辨是“00后”大学生最突出的思维特点,强大的信息筛选和屏蔽功能也尤为明显。与信息社会共成长的“00后”大学生,自我判断意识也更为强烈,既不忽视主流也不迷信权威的特征就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在对“00后”大学生进行引导与管理时,教师应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师者形象,从平等自由的维度与他们对话。只有这样才能赢得“00后”大学生的信赖,才能潜移默化中实现对“00后”大学生的教育引导。
  (四)既善于网络交流又回避现实互动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00后”特别擅长在网络上进行虚拟交流,甚至这种“一线牵、不谋面”的互动交流状态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反而,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互动则会带给他们莫名其妙的焦躁和不安,因此“00后”大学生在与他人在现实中的交流互动常常会陷入被动“尬聊”的窘态。因此高校教师应牢牢把握“00后”大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一方面,增强和学生在网络空间的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走下网络空间的虚拟互动,逐步培养现实沟通的互动技巧,使学生逐步学会现实交流,学会有效沟通。
  二、提高高校“00后”学生管理实效的对策
  (一)了解学生需求,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高校学生管理的客体是学生,是动态成长的孩子。学生不仅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小单位,更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关键。“00后”大学生大多年龄集中在16―17岁,尚未成年的他们三观尚不成熟,生活能力较差,急需教师进行引导,帮助其尽快适应独立自主的大学生活,在紧张有序的教学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引导他们强化意志品质,唤醒责任意识,潜移默化间实现对学生的管理引导。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00后”大学生具有极强的自我意识,针对他们的管理引导一定要从他们的实际需求出发,贴近他们的自我需求,采取他们喜欢的形式,改变过去说教、灌输的单调教育方式,创新隐性教育方式,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实效性,踏踏实实做好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二)贴近学生特点,做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
  “00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质疑思辨能力和极强的信息筛选和屏蔽能力,质疑主流、反对权威是他们身上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与“90后”的叛逆不同,“00后”对主流的质疑和对权威的反对摒弃了主观主义色彩,显得更为客观,甚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面对这样的“00后”大学生,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监督者的教育角色,贴近“00后”大学生的现实特点,重新定位教育者的身份特征,与“00后”大学生“平起平坐”,深入他们的现实生活、贴近他们的现实特点,融入他们的现实活动,扎根学生、教学相长,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开展校园活动,陪伴学生成长、成才。同时要积极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侧面引导学生自我管理,隐性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实效。
  (三)贴近社会需求,做学生成才道路上的规划师
  高校学生毕业后终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建设的一分子,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社会建设者。所以在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引导工作时,除了要透析“00后”大学生的特点、贴近“00后”大学生的需求、深入“00后”的生活,更要充分解读社会需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持续性。从“00后”大学生的维度来看,适度的压力能够更好地敦促“00后”大学生有的放矢,提高自身素养、迎合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要。大多数的“00后”大学生都没有明确而细致的进一步人生规划,不仅如此,绝大多数“00后”大学生的迷茫和焦躁都源于对未来的担忧和未知,他们大多数因迷茫而深陷焦虑,但却鲜少有人行动起来充实自己、消除不安。所以在高校教师对“00后”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过程中,更应该结合时代背景、贴近社会需求,引导学生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培养职业规划的能力;使“00后”大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成才道路上的规划师,帮助学生不走错路、少走弯路,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实效。
  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00 后”大学生,在性格特征方面既有与“90后”一脉相承、持续放大的方面,又有与“90后”背道而驰、相去甚远的方面。相信通过“三个贴近”措施的相互作用、联合发力,能从根本上调和“00后”性格特征中的四对矛盾,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管理实效。

相关论文

学生管理高校方法学生管理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