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内涵建设探析

  中图分类号:D632.9;G77 文献标识码:A
  社区教育植根于当地社区的广大民众,它强调给社区广大成员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和学习资源,有助于解决社区广大成员的社会再教育问题。推进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内涵建设,需要立足社区广大成员的民生需求,有效整合广大教育资源,充分倚重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扩大社区民众的参与率,培养社区教育学习群体,壮大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不断提升民众对于志愿者队伍的认同感和依赖感,促进社区教育的创新发展,从而逐步实现构建学习型社会的目标。
  1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面临的新问题
  1.1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各自为政”现象比较严重
  新时期社区教育的服务主体是政府各级行政单位和街道社区主管部门,它倡导的是通过“各级政府行政单位牵头、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补充”的行政主导体系,进而推动街道社区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从政府层面来看,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大多是从教育主管部门、民政行政单位、精神文明办等多个行政单位牵头,大多是遵循国家社区教育的发展发展战略方针,依据各个行政单位的行政管理制度来具体组织运转,这种各级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组织架构导致志愿者队伍都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从队伍内部来看,大多是由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一些半官方的社区街道教育组织等人员组成,他们所承担的教育职能大多是政府指定或者社会义务,其约束力差、回报率低和人员结构等不稳定特性都导致志愿者队伍很难相互配合,不能系统开展专项社区教育服务工作。
  1.2社区教育的目标取向和实现价值不利于志愿者队伍建设
  社区教育带有显著的特殊性、局限性和目的性,而作为一个社会公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又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需要社区提供诸如:校舍、场地、教育设备等诸多教育“硬件”物质,满足社区教育志愿者开展专项教学和社区服务工作。在当前很多社区街道建设中,往往注重给社区教育预留足够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教育设备,主动向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申请报批。但是,针对社区教育的专项教学和社区服务工作却缺乏足够的“软件”实力,不能针对社区各个年龄群体开展人文关怀、社会交际、自主学习、社区凝聚力、团体合作的培养等队伍建设。而社区教育的实现价值主要是依托少年宫、科技文化馆来开展绘画、舞蹈、音乐等技能类培训课程,还有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组织的社区广大成员教育阵地,这些社区教育的实现价值更多的是依赖于国家各级行政单位的统筹安排和社区居民的兴趣爱好,而缺乏市场运作和资金支持,它很难保证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服务和创新发展需求,导致志愿者队伍建设陷入停滞,甚至出现教育无人的窘境。
  1.3社区教育的统筹规划与运行机制不利于志愿者队伍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深入发展,我国各级行政单位和主管部门深入构建以社区教育为代表的终身教育体系,真正实现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战略,它也与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不懈努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不能忽视的是,与国际上先进的社区教育体系相比,我国社区教育的统筹规划与运行机制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很多一线城市缺乏专业系统的社区教育的统筹发展战略,不能在社区建设中优先考虑社区教育校舍布局、社区软硬件投入和社区志愿者配备,导致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教育规模,各级政府行政单位和主管部门缺乏针对志愿者团队和个人的长远规划和统筹运作,很多社区内的各类教育机构、一些半官方的社区街道教育组织不能被吸纳到社区教育的志愿者队伍中来,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滞后。
  2 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建设现状
  当前,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集中于学校和培训机构两种形式,服务对象涵盖了社区成员的各个年龄段,在内涵发展上则逐渐趋向高职务高知识等各类人才。
  2.1组织管理兼顾学校培训两种形式
  我国社区教育这种教育体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它主要是依托于青少年校外教育的蓬勃发展,逐渐扩展到社区各个年龄段的社区群体中,最后发展成为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全天、全员、全面的社区教育和素质教育。在组织管理形式上,目前志愿者队伍分为学校阵地和培训单位两种形式。一种是依托青少年宫、科技文化馆为中心的社区教育学校阵地,它们是接受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民政行政单位、精神文明办的统一管理,接受政府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另一种是街道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为核心的市民再教育学习基地,它的教育主体是社区内一些半官方的社区街道教育组织,而志愿者队伍大多是社会招聘或者自愿参加为主,组织管理一般归属当地街道委员会所有,组织管理比较松散。
  2.2服务对象涵盖社区成员各个年龄段
  根据相关调查发现,社区教育的服务对象可以从青少年的校外教育,延伸到退休人员的老年教育,它的年龄跨度可以从6~7岁,一直到80~90岁,这种服务对象全员化的现状既展现了社区教育蓬勃发展的实力,也对于志愿者队伍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志愿者团队的社区教育既要涵盖各项社区教育内容、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和绘画、舞蹈、瑜伽等技能类培训内容,又要迎合社会需求,以培训机构的形式给社区全体成员进行普及教育和社会再教育。
  2.3内涵发展趋向高职高知各类人才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社区教育被纳入到教育系?y优先发展战略,社区教育专职员工的年龄结构更加趋向年轻化,而学历结构更加趋向于高职务高知识等各类人才。一方面体现在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本科生占到了全体志愿者队伍数量的80%以上,而硕士及以上高学历也在社区志愿者队伍中有所体现,这种专业化、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能够保证社区教育的质量,也体现了社区教育的发展已经能够吸引到更多专业人士投身其中。此外,中高级职称的专业人才也占到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主体地位,他们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于社区教育进行行政倾斜的具体体现,这种内涵发展趋向于高职高知的社区教育特征,保证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和系统化,成为社区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战斗力。   3 推进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策略
  3.1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志愿者队伍组织管理规范化
  社区志愿者队伍包含着社区教育学校阵地和街道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两部分的社区教育力量,它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民政行政单位、精神文明办统一领导,接受街道社区委员会的直接管理。因此,政府各级行政单位需要加强社区教育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制度,加强各级主管部门的职责划分和统筹规划,真正保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民政行政单位、精神文明办在开展志愿者队伍的管理过程中有章可循、令行禁止。在志愿者队伍建设中,需要明确志愿者团体的主管服务部门和专业培训服务部门,建立起具体的志愿者队伍管理规章制度,将正规社区教师和兼职社区志愿者都纳入到管理的范畴;规范志愿者队伍纳新工作流程,真正实现志愿者队伍的梯队建设专业化和系统化;建立志愿者队伍的登记录入、培训拓展、教学考核、业务评价管理体系,保证志愿者队伍的日常服务和专项教育工作能够被纳入到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3.2加大经济投入,实现社区教育项目建设的特色化
  社区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百年教育工程,它强调社区教育的公益性和长期性,需要志愿者队伍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百倍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加大经济投入,才能保证社区教育项目建设的特色化。首先,需要政府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积极搭建志愿者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志愿者解除后顾之忧,也保证社会志愿者队伍能够开展专业教学和相关的拓展服务,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工作,保证专项资金能够真正流入志愿者团队手中。其次,鼓励各类社会群体组织、企事业单位和慈善组织积极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进行赞助活动,保证社区教育的各项教育资源能够落实到位,也能针对志愿者的相关专业服务开展社会表彰活动,从而调动志愿者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应该组织社会成?T加大针对社区教育志愿者的捐赠活动,保证志愿者的社区教育能够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真正实现社区教育志愿者活动的经费保障。
  另外还需提高社会认知度,推动社区服务对象的全员化,加强培训力度,保证内涵发展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以及实行项目管理,实现志愿者队伍年龄结构的均衡化。
  总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社会发展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需要深入构建社会教育体系,充分满足广大社区成员社会再教育的需求。各级政府行政单位、主管部门和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应该加强组织管理、年龄结构、服务对象、内涵发展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优化工作,真正保证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社区教育服务水平。

相关论文

社区教育志愿者内涵志愿队伍建设
大学附属医院组织使命内涵研究
钢铁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