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2008年―2017年我国档案职业研究的内外部特征分析

  1数据来源
  以CNKI期刊数据库为样本池进行关键词检索,检索条件设定为:关键词=“档案职业”,发表时间设定为:2008年1月―2017年5月;文献来源选择我国档案学和档案事业的8种核心期刊,其他均为默认选项。按以上检索条件并去除无效文献后,共得到95条有效文献。
  2研究的外部特征分析
  我国档案职业研究发展出现三个增长期和两个衰落期。2009年、2013年和2016年均为增长期,其中2009年文献数量达到近十年的高峰值。衰落期出现在2011年和2015年。
  从发文数量看,《档案学通讯》《档案与建设》《北京档案》位列前三名,其中《档案学通讯》总共刊发了23篇档案职业类文章,占总数的24.2%。
  从发文量上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排名第一,是唯一一个发文量超过10篇的机构,占总数的10.52%,武汉大学和山东大学并列排名第二。从发文机构的属性分析,高校系统“一枝独秀”,其中,具有档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有9所,具有档案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有3所。这充分说明高校系统是我国档案学职业研究的主要阵地。各级档案局(馆)虽然发文数量不多,但也占有18%的比例。
  3研究的主题内容分析
  3.1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职业准入和晋升制度。国外档案职业资格制度的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国家是法国、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但是我国的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至今还没有建立。在目前情况下,不少档案学者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讨,张俊莲在《中外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比研究及启示》一文中对比分析了我国与法国、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构发展情况,同时也提出我国需要建立全面、科学、客观、公正的职业资格考核体系,制定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以适应我国档案事业发展[1]。周书生、徐宏、高金宇在《论我国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建立》中建议,一是完善档案职业资格认证的法律法规;二是完善档案职业资格的认证体系;三是严格档案职业资格的质量管理,也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2]。王?Z璇在《我国建立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探析》一文中探讨了为什么要建立和实施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及档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3]。
  3.2档案教育与档案职业人才培养。随着社会档案需求的增加,档案事业的发展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档案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作用于档案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高素质档案专业人才队伍是档案馆功能扩大、责任延伸的关键因素,专业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激励是关乎档案职能发挥效率的核心机制,档案的职业化也离不开专业人才由理论向实践的融合与创新[4]。随着社会档案需求的增加,档案事业的发展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档案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作用于档案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扬州大学的张江珊在分析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在档案职业人才需求视角下的档案学高等教育改革情况后,并据此总结出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改革可借鉴的经验,包括调整大学的档案学课程设置体系、改变对学生的技能要求、提升档案学师资来源[5]等。何琛指出目前档案学职业教育中一些现实问题:教材缺乏时代感、内容不全面、结构不合理,缺乏档案专业教师,严重制约了档案职业化的形成。并且提出三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是尽快组织编出一部适应性强的档案学教材;二是职业教育部门应加强与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三是建立档案工作技能等级资格认证制度[6]。
  3.3档案职业生涯规划。范世清概括出档案职业自身的发展变化,指出职业管理模式的局限和不足,提出档案职业发展规划的理念,同时分析了开展档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现实意义[7]。范桂红分析了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者面对知识技能、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转变遇到的新挑战,提出新媒体时代档案工作者职业生涯的?x择策略:一是立足支点――重塑档案工作者职业定位;二是拓宽视野――强化管理能力[8]。刘慧芳、曲晓辉提出基层档案工作者职业生涯发展的策略:一是对基层档案管理人员个人进行分析与定位;二是帮助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确立职业生涯目标;三是帮助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制定职业生涯策略;四是职业生涯的评估与修正[9]。
  3.4档案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主要是对某一职业的从业者个体的特殊要求,职业伦理则是某一职业的从业者对具有总体性的社会伦理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遵循。蒋冠、洪海分析了职业伦理的内涵与功能,诠释了档案职业的基本伦理原则与档案职业伦理的建设的方向[10]。赵钊认为档案职业伦理的基本内涵是:保真求实、主动服务和着重权益。档案职业伦理的问题是:信息失真、安全失范、隐私问题、价值歪曲。加强档案职业伦理建设的途径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档案职业伦理、以法规强化档案伦理、以提高档案管理者素质落实档案伦理[11]。孙洪凤认为档案职业道德包括:①自觉维护档案的历史真实面貌;②忠于和热爱档案事业;③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④良好的保密习惯;⑤高度的法制观念;⑥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12]。郭红解根据档案职业的特性和要求,将档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概括为:①忠于职守,爱岗敬业;②守护记忆,维护史实;③传播信息,服务社会;④遵纪守法,保守秘密;⑤钻研业务,提高技能;⑥团结协作,开拓进取[13]。
  3.5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倦怠与审美疲劳。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是档案管理人员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其在长期压力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张锐指出,档案从业人员“职业倦怠”现象主要表现在:职业热情消退,丧失进取精神;工作满意度低,缺乏责任意识;个人情感疏离,对人对事冷漠。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个人理想需求与社会满足之间的差距;社会环境带来的隐性压力;职业特点造成的个人习惯及职业习惯。要消除档案从业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需要从组织机构干预和个人心理调整两个层面进行调适。组织机构干预层面的调适对策包括:一要坚持正面教育,更新管理理念;二要区分职业特性,健全评价机制;三要改善干群关系,激发工作热情;四要组织健身活动,营造和谐氛围。个人心理调整层面的调适要求档案从业人员做到,一是敢于接受现实,勇于正视压力;二是分析解剖自己,调整目标要求;三是完善人际关系,注意沟通协作[14]。   4存在问题及建议
  近十年档案职业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_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应当看到,研究中仍然存在需要继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第一,缺乏对档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关联性研究。档案职业在国家和社会职业分类中是什么状况,是主要职业,还是一般职业,抑或是辅助职业,少有学者探讨。第二,缺乏对档案职业内部分类的研究。档案职业内部涉及各级档案局(馆)人员,党政机关从业人员,事业党委从业人员、国有企业从业人员,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从业人员等等。简单地泛泛而论档案职业,总给人以隔靴搔痒、老调重弹之感。95篇论文不乏创新之作,但重复的文章亦不在少数。第三,缺乏与相近职业的比较研究。尽管有学者介绍了若干西方国家档案职业资格认证的情况,但属于表面现象,没有对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档案职业的影响作出阐述,这就很难让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第四,缺乏对档案从业人员所在地区、所在单位领导层的调查研究。在领导眼中,档案职业和档案人员的实际地位如何、又在期盼着什么,我们几乎无人涉及。为此,希望学者们在该领域就上述四个方面展开精细化研究,注重事实和真实数据的获取、分析和研判,得出符合我国实际的档案职业研究成果,为深化学术研究作出贡献,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启示和有益的参考。

相关论文

特征我国档案职业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论我国储蓄国债发行市场现状及其政策
浅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改革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钢铁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浅析恢复性司法理念在我国环境犯罪中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