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新疆民族音乐交响化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70-02
  一、拓荒时期
  新疆民族交响乐最早的创作,是挖掘和收集民间音乐素材并进行加工与改编,改编和移植原有的音乐素材和器乐曲目,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创作手法。如根据新疆民族器乐演奏曲目吾尔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第一达斯坦迈尔乎里》《拉克木卡姆孜迈尔乎里》改编的民族器乐曲是当时最常见的创作技法。可以看出,改编维吾尔木卡姆在新疆民族交响乐的最初创作中占据了重要位置,那么,为什么可以移植木卡姆音乐元素进行西方交响乐的创作呢?
  (一)共同点。从发展历程看,二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也都是将本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维吾尔的十二木卡姆也是经过了从民间到宫廷,再回到民间的传播过程,而欧洲音乐更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服务于宫廷。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和欧洲交响乐都对世界音乐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展现了各自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历程。
  从演奏形式方面分析,二者都是由乐队演奏大型的音乐作品,且都是由各民族的民族乐器组成,乐队都分为弦乐组、管乐组及打击乐组,具有相??的规模。
  (二)不同点。从发展历史分析,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传统音乐瑰宝,是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结晶,具有极强的民族性。而欧洲交响乐,是由交响乐之父海顿在17世纪创造的音乐体裁,是众多专业作曲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具有很高的专业性。
  从音乐的表现形式及内容上进行分析,十二木卡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其特点是将音乐、歌词、舞蹈三者紧密结合。交响乐仅以乐器演奏为主要表现形式,一般无歌词也无舞蹈,偶尔有歌唱的形式。
  从节拍方面分析,十二木卡姆的节拍形式丰富多样,主要运用的拍子有2/4、3/4、4/4、5/4、3/8、5/8、6/8、7/8、9/8、61/2/4、21/2/4等复杂混合节拍。而交响乐的节拍大多是2/4、3/4、4/4、2/2、3/8、6/8等规整性节拍。
  在分析了十二木卡姆和交响乐之间的异同后,不难看出,两者的产生与发展对世界音乐具有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彼此之间的音乐元素碰撞后所创作的民族交响乐,更是新时代中国交响乐的发展趋势,同时,新疆民族音乐与西方交响乐结合的创作形式,更利于新疆民族乐器的保护与传承。
  二、拓展时期
  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疆的民族交响乐创作也有了丰富的创作土壤。这一时期涌现出不少作曲家创作的优秀作品,交响音乐的民族特征也越发鲜明,作曲家们更是克服了原先创作思维上的局限和技术上的保守,将新疆民族音乐交响化推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作曲家邵光琛1985年创作的交响乐《天山的崛起》、1992年创作的交响组曲《乌夏克木卡姆》,以及同年创作的管弦乐《刀郎人的舞会》;作曲家周吉1981年创作的管弦乐《沙漠驼铃》、1990年创作的交响随想曲《纳瓦木卡姆主题交响诗》、交响组曲《纳瓦木卡姆》;作曲家努尔买买提?沙依提1988年创作的管弦乐《潘吉尕木卡姆》、1989年创作的交响随曲《艾捷姆主题随想曲》等。
  新疆交响乐在这一时期的创作被认为是充分汲取并借鉴西方交响音乐创作理念与创作技术,作曲家们将具有东方音乐结构特征的木卡姆大曲结构与西方典型音乐结构进行大胆融合。
  三、新时期
  进入21世纪,新疆本土交响音乐创作出现了新的局面,创作者不断深入发掘丰富多彩的新疆本地音乐,并在保持地方特色及民族色彩的前提下,结合现代音乐创作的新观念、新技法,取其精华,为新疆交响乐创作注入了新的血液。
  这一时期的创作有一个重要突破,那就是,创作者们将创作主题与历史紧密结合,音乐作品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创作者不论是在主题的选择上,还是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都在努力摆脱单纯模仿的创作方式,力求让音乐作品具有深厚艺术底蕴的同时,也具有创新性。这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
  这一时期创作的主要作品有:维吾尔族作曲家肖克来提?克里木2003年创作的管弦乐《节日序曲》、交响音诗《胡杨颂》,以及2004年创作的管弦乐《维吾尔爵士风》《牡丹汗》,2005年创作的管弦乐《移位》,2007年创作的交响狂想曲《弦乐与打击乐合奏》;努斯莱提?瓦吉丁2008年创作的管弦乐《圣火》;沈毅2009年创作的交响组曲《五种官样》等。
  创作音乐的技巧是为了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它是在更好地表现音乐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其不应该脱离音乐表现的范畴,优秀经典的作品可以超越自我、超越民族。通过对这一时期音乐作品的研究发现,创作者在创作时,都将作品赋予了新的气质、精神、神韵与生命,他们透过音乐作品的主题、音乐语言、音乐内容、音乐风格、音乐技巧,将作品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新疆交响音乐在创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反复复制相同题材或者相同表现形式的情况,我们要明确,优秀的音乐作品应当是在展现其民族性的基础上,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音乐创作的新面貌体现了人类艺术的创造性及艺术的探索性;体现了人类对生活、社会、环境及情感等方方面面的观察与领悟;体现了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广度与深度;体现了创作者对音乐素材的灵活应用及全面把握。
  如今,新疆地区的交响乐创作,从技术层面上分析,已由单一的结构方式上升到复杂的结构系统,但我们还没有像斯美塔那、德沃夏克这些能够领悟民族音乐精髓的音乐创作者,还没有探索出恰当的方式,将新疆本地音乐的真谛通过交响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给大众。
  我们要通过辩证法的观点来研究新疆地区交响音乐的创作,既看到现阶段取得的成就,又能发现存在的问题。新疆地区在交响乐创作上起步比较晚,对其理论知识还没有进行系统研究。新疆的交响音乐在实践经验缺乏及理论知识匮乏的情况下,创作中肯定会出现一些对其发展有不利影响、需要反省的问题。例如,音乐的题材内容不够丰富,与木卡姆内容相关的作品数量在现有作品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原始音乐的改编成分过重,创作者为了保留传统民族音乐的特点,在创作中过多引用原始音乐的旋律音调,作品缺乏创新性;创作手段缺乏新意,过于保守。通过研究发现,许多作品还停留在西方浪漫乐派的技术水平上,甚至还有少数作品停留在古典乐派的技术水平上,而对于现代作曲技法的运用少之又少。
  另外,在新疆交响音乐创作过程中,没有真正将民族乐器的精髓完美融入到作品中,所以说,目前我们还是缺乏将各种乐器“融合”的总体把控。

相关论文

民族音乐新疆交响民族音乐
浅谈从音乐教材数字化探索融合出版新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传统茶文化在音乐艺术中的传承与
浅谈铁路交通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