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农村生态文明教育方法探究

  引言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1]。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也日趋严峻,“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生态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2010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污染排放已占全国的半壁江山[2]。当前农村环境基本上呈现总体下降、局部改善的特征,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工业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剧等突出环境问题[3]。由此可见,要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4]。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生态文明建设三方面内容里,生态文明观念是最为关键的部分,没有坚定的生态文明观念,再好的制度也无法推行,生态文明行为也无法成为自觉,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特别是在农村,通过教育引导农村居民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从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
  开展。
  1 目前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
  1.1 农村整体生态意识淡薄 生态意识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观点和看法,是人类在处理自身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以及协调人类内部有关环境权益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开发与保护、生产与生活、资源与环境等关系时应具备的生态学观念和常识,包括生态道德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五个方面[5]。目前,我国农村整体生态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层领导干部生态意识淡薄。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特别是十八大召开以后,生态考核逐渐被纳入干部考核标准中,但是由于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尚在探索过程中,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且生态考核属于“潜绩”,难以在短期内见成效,因此并未引起农村基层干部的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村发展落后,农村居民对于经济增长的渴望十分强烈,要求当地领导干部要在经济发展上有所作为,且长久以来形成的以“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考核办法在基层领导干部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在群众期待与固有观念的双重作用下,以生态建设为导向的工作局面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在部分基层领导干部中还存在这样的错误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处于对立关系,认为如果致力于环境改善,地方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制约。二是农村主体力量――农村居民的生态观念落后。大多数农村居民存在很多生活陋习,比如随手乱扔垃圾、生活垃圾随意倾倒河边、沟渠等,对农村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杀伤力,特别是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生活垃圾污染现象更为突出。农村居民缺乏科学的耕种知识,多以传统的、经验化的方法侍弄手中的土地,为提高耕地产出水平,滥用化肥、农药的现象不在少数,这些都是造成农村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的重要诱因。农村居民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于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排放逐渐向农村转移的现象,农村居民很少会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更为可悲的是,即使有人意识到了危害之所在,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村居民也多会选择保持
  沉默。
  1.2 农村生态文明教育人才缺乏 由于农村条件艰苦,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青壮年劳动力更热衷于到城市打工,寻找生活的出路;走出农村的学子们在毕业以后也更愿意留在城市,很少有人再回到农村参与家乡的建设。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回到农村创业的报道逐渐增多,但社会的认可度,特别是家人的认可度并不高,认为这是人才的浪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往农村的流动。留守农村的人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整体素质不高,教育难度大,难以找到专门的教育
  人才。
  1.3 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有效组织 由于农村青年出走,多数农村的干部以中老年为主,他们的组织能力普遍较低,并不适应新的发展趋势。作为各项政策落地的最前线,村级工作十分繁杂,可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村干部的精力,难以聚焦在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上。因地理环境不同,各地行政村辖区大小不一,特别是山区农村,行政村范围较广,交通不便,制约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组织开展。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民主意识淡薄,如果不是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他们并不主动参与村里的各项工作,这也为教育工作的组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1.4 基础设施薄弱 受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的限制,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尚跟不上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一是缺乏统一的活动场地,面向全体村民的集中宣传教育活动难以开展。二是信息网络建设尚不完善,远程教育开展难度大,村民也难以通过除电视外的渠道获取新的信息。三是诸如垃圾站、垃圾桶、公共厕所等公共卫生设施配置较少,辅助宣传教育难以开展。四是公共宣传设施落后,西部边远农村有线电视普及率不高,广播也已取消,难以开辟统一的宣传教育   阵地。
  2 开展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
  2.1 善用人才,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更离不开人才,要扭转当下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僵局,人才是关键。如果方法得当,农村也有较为丰富的潜在人力资源。一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512.7万,其中有58.8万个建制村建立了党组织[6]。党员干部应当成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中流砥柱。基层政府部门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学习中央的相关政策,学习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帮助农村党员干部首先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敦促其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落实到村级日常工作过程中,从上而下营造生态文明教育氛围。二是深入挖掘农村本地人力资源。尽管打工潮造成了农村人才的流失,但是这种流失率远未达到百分百的程度。在村辖区范围内寻找思想较活跃、思路较开阔、行动力较强且自身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认知的个人担任村民小组长,充分发挥其群众基础较好、周边情况熟悉的优势,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将事半功倍。三是合理利用农村知识群体。农村知识群体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乡(镇)村医务工作者、乡(镇)公务员、大学生志愿者等,该类群体有知识,有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颇受农村居民信赖,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2.2 增加投入,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铺展开来离不开相关硬件设施的建设,地方政府应当多方筹措,加大投入力度。一是落实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和服务级别规范(试行)》,积极推动政策落地,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场地保障。二是加大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比如垃圾站的建设,垃圾桶的安装等,为引导农村居民改变乱扔、乱倾倒垃圾的生活习惯提供设施保障。三是加快农村改厕工作推进步伐,让生态文明教育从日常生活开始。2009年,全国爱卫办组织制定了《农村改厕管理办法(试行)》和《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各地已经在贯彻落实,东部发达地区农村已经颇具成效,中西部地区还需加快步伐。四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全国退耕还林面积达到1720.8公顷,2010年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为98.9%。除国家补贴外,通过适当的运作,帮助农民从该项政策获得更大的实惠,让退耕还林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典型教育
  素材。
  2.3 健全制度,为农村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囊括了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基层政府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制定长远的建设规划,并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表,明确时间节点,形成完整的工作制度,做到工作有计划,行动有指导。二是完善考核制度。考核制度是行动的指挥棒。根据生态文明工作计划和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完善干部和工作考核制度,细化考核目标,量化考核内容,形成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制度。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转变农村居民观念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健全管理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长期进行。
  2.4 多管齐下,推动农村生态文明教育出成效 宣传教育。广泛宣传是开展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手段。一是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如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的宣传、引导作用,积极宣传生态农业、节能减排、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提高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度。二是充分利用农村固有宣传资源,通过拉横幅,写标语,制作宣传板报,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营造浓郁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三是乡(镇)、村干部积极开展宣讲活动,走村入户向农村居民宣传与建设生态文明有关的国家政策方针,宣传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主动邀请农技专家到村讲座,教授农村居民科学种养殖知识,组织法律工作者为农村居民普及环境保护的法律知识,引导农村居民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四是寓教于乐,以文化活动促宣传。借助送文化进村的平台,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以小品、话剧、歌曲、舞蹈、戏曲等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让文化与教育紧密结合,让农村居民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接受精神教育。
  差别教育。不同群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为使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最大化,应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将生态文明教育对象分为不同层次群体,如领导干部群体、学生群体和普通农村居民群体等,针对不同群体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差别化教育,提高针对性,增强教育效果。
  示范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开展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树立典型,增强农村居民的荣誉感,激发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以典型引领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开展。以健康生活方式、环境优美家庭、科学种植能手、绿色环保标兵等为主题,在全村范围内挖掘和培养典型个人、典型家庭,并对这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为全村居民树立学习
  典范。
  常性教育。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须定期开展活动,让农村居民的认知不断处于更新提升的状态。比如每月开展农村居民知识讲座,为农村居民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健康保健、食品安全、科学种养等方面的培训,引导村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帮助他们重塑知识结构,拓展视野,提升生态文明道德水平。定期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帮助党员干部树立环保意识,提升文明素质。
  3 结语
  农村生态文明教育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面对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我们应多管齐下,全面开展工作,努力夯实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促进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论文

教育方法生态文明农村方法教育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适应电子商务的福建省老年教育需求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