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 医学论文

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9(c)-0177-04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is a thinking model to actively identify and solve problems.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The tuto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during the train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ct these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conversion of passive thinking to active thinking, and to establish critical, creative and inferential thinking.
  [Key words] Medical students;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 Cultiv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training
  科研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具备一定科研思维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初级科研工作者。初次接触科研的医学生,缺乏对科研的认识,或对科研认识不足,认为科研无非是看文献,做实验,写文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学家与技术员的最大区别在于科研思维的建立。科学家在自主科研思维的引导下主动地发现科学问题,设计实验验证和解决科学问题。而技术员没有形成或欠缺科研思维能力,在他人的指导下被动地从事实验验证科学问题。与此同时,从事科研训练的导师,更加侧重于医学生科研方法和实验技术的训练,往往忽视科研思维的培养。结果可想而知,一方面,医学生对科研产生误解,认为会做实验即可,没有意识到建立科研思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医学生成为科学家的机遇在接触科研的早期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1-2]。而目前的科学研究培养领域的现状是,大部分医疗人士多局限于对现有的治疗技术的应用,很少有人在创新诊疗手段上有很大的突破。究其根本,在于对医学生最初的培养侧重于临床,极少灌输科研思维的重要性,使他们缺乏对科研思维的意识。这样导致大多数的医学生还处于一个被动接受吸取知识的最初的、低层次的状态,还不具备创新和随机变通知识的能力,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和研究思路不得不滞留在绝对的被动接受的的层面上[3]。针对于现阶段的现象和情况,院校和导师更清楚地认识到提高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的重要性。正确的科研训练使医学生逐步具备科研思维的能力,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整个社会全体都是大有裨益的:首先对于医学生个体,不仅可以提高创新能力、操作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此形成良好的科研思维及习惯。而且具备独立优秀的科研思维能力,在处理临床问题上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医务人员事业提升和竞争的评判准则[4]。另外,对于社会整体来讲,医学生开放的科研思维也推动着我国的未来医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科研训练的开展在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科研思维的概念
  所谓科研思维,是指在科研过程中拥有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5],是主动发现问题、解决科学难题的一种意识形态。学生在进行科研时,需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能结合科学结论,对普通的现象逐步地推理,从而发现问题和本质,形成一个完整的科研系统的能力[6]。实质在于主动发现问题,运用科学知识理论解决问题。2012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约翰.和登和山中伸弥,介绍了他们科学研究的历程,使各高校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得到了有益启示[7]。一名具有科研思维的工作者必须具备对观察到的信息的分析理解和处理能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决策,申请课题和撰写论文的能力[8]。而这种能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支撑:首先,科研工作者要遵守客观的存在,不要以无任何科学依据的主观意识去判断和解决问题[2]。其次,科研思维势必存在着大胆猜测和假设,不要拘泥于旧的观念和想法。最后,运用实践来检验科研的结果。
  2 科研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科研能力包括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是科研思维能力,另一个是科研实践能力。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是,长时间以来,学院和导师往往重视科研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导致医学生不能全面发展,只学会了具体的科研实践方法,而恰恰忽视了最为重要的科研思维的培养。从根本来讲,科研思维是指导思想,科研实践是具体研究方法。没有科研思维的指导和规划,医学生就会陷入误区,科研实践能力再强,也会无所适从,找不到明确的研究方向。现阶段,国外医学院校非常注重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授课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重点并不是传统的固有理论,而是探索证实这个结论的研究过程和思维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9]。与国外相比,国内医学生普遍存在科研思维匮乏,科研创新能力难以为继的现象。因此,加强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毫无疑问已经成为现在的当务之急[10]。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有完备的临床医学知识,与此同时,活跃的创新思维,出色的科研思维能力,以及对科学研究强烈的探索精神,都是其必备的素质。而这些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的科研训练[11]。长学制医学生科研训练可以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对科研有全面明确地认识,在科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升科研能力,以满足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需要[12]。所以,指导教师在科研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只有让医学生具备科研思维能力,才能在医学?I域上有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   3 科研思维的培养模式
  目前,科研思维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培养模式改革相对滞后的状况阻碍了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的进程[13]。医学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下,已经形成了思维上的固有模式。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势必导致固有思维模式与科研思维模式的碰撞和矛盾。医学生主要表现为缺乏完善的逻辑思维体系,认知面狭窄以至于科研思维能力匮乏,不能在分析问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解构医学生内在固有的思维模式,建构满足科研需要的新型思维模式势在必行。
  3.1 被动与主动思维的转换
  医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包括授课式以及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PBL),PBL与传统的授课式教学相比,前者虽然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但学生大多也是按部就班遵循老师的教学计划和步骤,并不能达到所谓的教学目的;而传统授课教学培养学生的模式,大多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在课堂所进行的实验课并不是启发式实验设计,而是学生完全按照老师教导的实验步骤去做,不会主动去思考这样做的原因和目的,只是机械地完成实验任务。客观来看,二者都是被动地接受固有理论,按照固有理论的框架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未尝试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科学问题的探知结合起来,即主动的去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建立主动思维。学生们只是客观地接受,不会用主动的意识去探索和思考,长此以往,他们自身的思维和知识体系会非常局限于某些方面,不能以开放性的思维去思考,对待事物的认识拘泥于固有理论,缺乏发散性推理能力,甚至缺乏创新动机。只有从根本上打破被动思维的限制,完成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的转换,医学生才有可能打破固有理论的枷锁,通过自身的创造性去挖掘验证科学问题,尝试新的理论和学说,才能逐步建立正确的科研思维方式。
  3.2 建立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向的思考方式,是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科研思维技能和基本能力[14]。传统教育模式使医学生在接受和吸收理论知识的同时,往往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即主观意识上认为这些理论都是准确的,不容置疑的。因此,从未用批判的眼光来评价这些理论,结果导致没有原则的盲从和妥协,而这一点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恰恰是致命的。要想从事科研工作,首先要学会质疑一切,用批判性思维看待他人的科研成果[8]。要敢于用科学的怀疑精神对待自己和他人原有的知识,包括权威的论断,敢于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15]。不能只是一味阅读,记忆,这样得到的只是既往研究成果的重复,所以后人在提取信息的同时也要对科学保有质疑和批判的态度。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其中包含着质疑、比较、鉴别、判断的过程,亦即通常所说的思考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质疑不是否定,而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对待他人的科学研究和成果,不要一味地接受,应该用审视的目光,发现其研究中不完善的地方和尚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立题、实验设计、结果讨论各个方面求证,在寻找答案的同时,明确该研究的整体脉络,洞悉他人的思维模式,从而有助于自身科研思维的培养与改进。
  3.3 建立创造性思维
  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他们在医学科学的研究过程中,突破常规性思维,以独特和新颖的思路来思考问题,获得新的医学发现,医学方法等问题[16]。这种思维也可以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概括,是开拓求新与严谨求实的有机结合。科研思维的培养,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与训练。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散性思维,但是并不等同于胡编乱造,往往需要丰富的知识、长期的调研、细致的推理以及大胆的假设。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的思维基础上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属于后天行为,是后天培养和训练的结果,卓别林曾经说过,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也就是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后期训练的过程,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为出发点,博览群书,大量阅读查阅文献,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只有广见博识,才能取其精华;只有积累丰富,才能用得巧妙,这样才能完整的建立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在其形成过程中可能还会受到传统性思维的影响,传统性思维使人们不敢大胆猜想和实行,墨守成规,没有创新和突破,极大地阻碍了新生事物的诞生和发展。因此建立创造性思维,无论是选题,还是循证,这种思维模式都能摆脱条条框框的限制,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缺乏这种思维,就不可能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和进步。所以,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医学生科研思维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医学的诊疗技术的发展舞台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医学生只有逐步掌握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从简单模仿他人科研实践的泥潭中脱身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研工作者。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被提到重要位置,而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这种思维还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习总书记强调创新、??新、再创新,落实到医疗发展方向上,培养高水平的医学研究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性思维将对我国医疗科技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将促进中国先进性医学科研成果诞生和发展,而且也会提高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国际影响力。所以,面对21世纪医学科学迅猛发展和医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教育部门必须足够重视对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开拓医学科学新领域,使医学科学得到发展和进步。
  3.4 建立推理性思维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逻辑推理能力,即推理性思维。科研探索的内容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但思维方法大致相似,利用推理性思维观察和整合问题,经过合理分析才能从特别掌握普遍,从局部控制整体,透过现象看本质。如若出现混乱,就无法正确了解主题方向,精准掌握科研思想。推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理解和充分吸取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和创新性思维,为研究生在将来独立、主动和负责地研究一个课题提供有效的途径[17-18]。所以,科研导师们常常教导学生,一篇科研论文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个实验结果都是证据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所有的实验结果穿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证据链,证明最终结论。显而易见,推理性思维贯穿医学科研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通过推理,使科研的结果更为准确、合理。因此,无论选题、设计和实施实验,都离不开推理性思维。将推理性思维合理的运用于科学研究,也是医学生进行科研思维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4 教学成果体会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一直注重医学生科研思维的建立与培养,依托白求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基地,结合科研训练实验项目、开放性创新实验项目以及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逐步提升口腔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了让学生真正参与科研实践,在科研训练开始之前,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每3名学生配备1名科研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学生加入指导教师的课题组后,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培养科研思维能力。在科研训练过程中,针对具体的研究方向,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参加学术报告、分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逐步明确自已研究课题。通过系统规范的科研实践,使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得到初步有效的锻炼。为了使科研思维培养模式更加完善,我院还在本科教学中单独开设科研思维培养课程,其课程设计遵循具体情境教学,注重深度甚至广度,利用真实案例,提供有指导的练习,鼓励学生对科研思维的认知,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训练学生学习和掌握新型思维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和发现问题,让学生对已有科研结论产生疑问,进而增强其灵活运用科研思维去探究问题的能力。另外,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定向思维,学习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最终,针对口腔医学的学科特点,围绕“夯实基础、强化实践、突出创新”的人才理念,培养具有科研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生。
  5 结论
  科研训练最为重要的环节,在于科研思维的培养。科研思维以其综合性、先进性、创新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培育创业创新型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5]。从客观方面来讲,无论将来从事哪一领域的行业,成熟扎实的科研思维素质对于其以后工作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医学生,如果忽视科研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医学生的未来医疗工作,也阻碍了医学领域的进步[19]。所以,对当代医学生的科研思维的培养迫在眉睫,但是这种思维的培养也会和固有的思维模式存在一定的冲突,从根本上来说,医学生习惯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因此在从事科研时感觉不适应,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但是科研是医学研究生成长和技术提高的内在要求,通过科研可以培养研究生自身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和主动学习精神,良好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考虑问题化难为易,事半功倍[18]。所以,医学生需要完成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的转换,建立批判性、创造性和推理性思维,从传统固有的旧思维模式脱离出来,才能达到提升科研思维能力的目的。只有在思?S模式的转换和建立方面有意识地进行大量的训练才能满足从事科研工作的需要。医学之路漫长又艰辛,如果想在医疗领域中有突出成绩,不仅要培养和提高科研思维,还必须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失败,刻苦钻研的科研精神,和实事求是、精益求精、严谨的科研态度,才能迈向成功之路[20]。

相关论文

思维科研医学
基于“对分课堂”与创新思维训练融合
建筑设计基础造型的思维训练方法探究
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
信息化背景下基础素描课创新思维的培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小学美术图
高职院校对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思考
基于建立PMO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探索与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浅析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价值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