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国有企业不良资产处理问题

  一、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形成
  不良资产就是资产中处于停滞态势、流动性不足、无法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资产。
  (一)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分类
  第一,不良债权,国有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管理不善,过度采用信用化经营方式,形成的大量应收账款等。
  第二,不良实物,国有企业在扩大规模中,形成的大量存活、固定资产、再见工程等。
  第三,不良投资,国有企业盲目投资导致留存下来的长短期投资、债权投资等。
  第四,不良无形资产,包括非专利技术、商标、荣誉等,无法带来经济效益但却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的。
  (二)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原因
  国企的改革从计划经济走到市场经济,发生了巨大的体制改变,但是同时一些遗留问题仍然存在,在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的客观环境方面,导致了不良资产的形成。
  首先,国企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国企的管理层由国资委委派,容易形成委托代理的矛盾,双方的利益目标不一致,容易导致无效率投资。国企的本质是公民所有财产,但现行体制下,全体国民是无法做到在国企治理的,导致了国民―政府―企业管理者的委托代理关系,当前在国企缺乏经济责任审计的前提下,国企经营管理缺乏责任制度,导致一些经济决策的不科学,形成不良资产。
  第二,国企投资管理制度不健全,非效率投资也容易形成不良资产。
  第三,固定资产管理不力,导致很多固定资产报废却不清理,报废后没有计提折旧等,造成不良资产。
  第四,应收账款管理不力,导致的坏账风险。
  第五,银行内部管理上对国企的过度贷款,在地方政府干预下,银行对国企的贷款远远超过去负担量,形成负债资产。
  二、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理
  (一)核销处理
  (1)货币资金不良资产处理。货币资金中的不良资产本质上已经造成了国有企业的损失,但未经过财务核销,此时的处理防范是收集有效的证据进行核销。
  首先,企?I清查出的现金短缺,扣除责任人赔款后,确认损失并进行核销。
  其次,企业清查存款款项,理清呆坏账,查明债权债务关系,核实情况分清责任,对不能收回的款项,比照坏账损失的认定要求计提减值。
  (2)坏账损失处理。坏账损失指无法收回的营收账款,企业应当分别不同情况,认定为损失,及时进行帐务核销。
  (3)存货中的不良资产处置。存货中发生盘亏、变质、毁损、报废、淘汰的净损失的,对其采取拍卖、协议转让、折扣变现核销、实物资产再投资完善等多种处理方式。
  (4)投资中不良资产的处置。由不良股权或者债权投资造成的损失,要逐项进行原因分析,核定无法收回的及时进行帐务核销。
  (5)固定资产中不良资产的处置。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除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后认定损失,对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将其账面净值扣除残值、保险赔偿和责任人赔偿后的差额部分后,认定损失。
  (二)债权重组
  债权重组是债权方在协商后对负债方形成的新协议,通过债务重组、折扣变现、资产置换,避免更大的损失。债务重组对负债企业现有的债务债权关系进行重组的方式。折扣变现则是指债务双方将债务打折重组,一次性偿或分期偿还还打折后的债务。资产置换是用拥有处置权的资产来抵偿债务。
  (三)债权转股权
  债权转股权实质上是将债权转化为负债企业的股权,这样债权持有方则成为了负债方的股东,拥有负债方的经营管理以及享受分红利益。
  (四)不良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有价证券,在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做担保,有专业的评审机构评估信用风险,并由权威的证券承销机构来实行证券发行等。资产证券化可以批量处理不良资产,加速处理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不良资产的处理成本,降低风险。资产证券化,对资产的稳定性、收益性、低风险性有着较高的要求。
  (五)利用民间资本
  向民营资本出售重组后资产,将不良资产组合通过分包、托管等方式, 而民营企业出于避税等多方面因素,会乐于接受重组后的不良资产。
  三、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成立专门的不良资产管理机构,建立专项工作小组,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盘活资产,发挥资产效益,降低不良资产处置的涉税支出。
  其次,建立不良资产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内的一体化管理。建设不良资产宏观调控和运营机制,制定统一规范的工作标准程序。
  第四,对暂时性沉淀的存活,除了积极组织销售外,积极采取降价快速出手,快速回笼资金,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最后,建立良好的信息披露,国企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具有随意性,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嘻嘻披露,确保资产处理透明公开,杜绝私下的幕后交易。

相关论文

不良资产国有企业国有不良资产处理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探讨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优化思路研究
低压配电线路故障处理技术思路与方法
电影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探析
国有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改革路线研究
浅谈国有企业的审计监督途径
国有企业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绩效管理优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