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基于师生互动的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3.057
  Abstract Based on the existence of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one-way interactive form, single subject interaction, put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teraction in the form of superficial and interactive media the monotonicity of the four aspects. We should actively advocate the democratic and equ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classroom teaching interaction concept, secondl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gnitive interaction strategies, emotional interaction strategies effective use, finally,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eaching evaluation view.
  Keywords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imary school classroom; effective teaching
  ??调师生互动,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有效的师生互动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良好的师生互动也有助于养成小学生健康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学中必须要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方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与学双边互动的有效进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多种互动策略的综合运用对于提高小学教学效率意义重大。
  1 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界定
  互动教学指基于师生双方的相互认识、理解和解释,以物资的和非物质的教学资源为媒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交流活动。其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1]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并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而有质量的学习经验的教学交流活动,包含了认知行为、情感行为等。
  2 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2.1 互动形式单一
  在目前课堂实践中,有两种倾向:一是教学互动通常采用由教师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活动方式;二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需要、潜能为出发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这两种方式都有失偏颇。互动教学应是在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环境之间发生着多方向或多维度的信息交流,在这种形式多样的信息交流中,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和环境之间的互动。
  2.2 互动主体多为教师
  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师为主导,生为主体”。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控制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作为互动主体的学生,也应该有他们对教学、对知识和对自己学习的认识。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外部环境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取舍与选择。而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仍满足于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答案去控制教学和学生,这些都与互动教学的理念相悖。
  2.3 互动形式的表面性
  因为对互动教学认识的不足,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中,出现了许多为互动而互动的现象,一味追求互动的形式和数量,缺乏对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适当监控,或者只注重知识性教学目标的达成,不关注对学生心智、情感、人格等的启发与引导。
  2.4 多依赖语言互动
  实践观察中发现,很多教师常常将互动理解为仅仅语言的互动。因此,在他们的课堂中,所谓的互动也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学也就是在这种问答过程中完成的。
  3 提高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3.1 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理想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师生交往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理念很重要。
  3.2 构建交往互动的课堂教学观念
  首先从知识建构方面。教师要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必要的帮助与信息,帮助他们从众多的信息中提取自己需要的有效信息,进而建构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同时信息的提供需要教师合理安排,选择与学生生活情境相关联,并且形象生动的发散性信息。这一信息的展示过程也并非教师的独白或学生的自学,而是强调信息展示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促进学生将信息作为一个基点,取得进一步探究与理解信息的平台。
  其次在情感态度体验方面,教师还必须适时调控课堂气氛,营造积极的有助于互动教学的社会心理环境。另外,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课堂行为理念,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与感受,使学生愿意接近教师,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3 积极构建源于学生认知需求的教学互动
  3.3.1 创设有意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2]创设教学情境,首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其次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学科性。所以,教学情境一定要围绕学科教学来创设和开展。只有能体现学科知识在生活中价值的教学情境,才能帮助学生恰当理解学科知识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故此,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紧扣本学科核心知识,紧扣教材内容而且要体现核心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其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
  3.3.2 设疑互动,基于问题推动教学发展
  (1)形式:“趣问”。小学生好奇、好强、好玩、自尊心较强,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结合学生情况选取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使提问新颖别致,富有新意,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3]
  (2)切入点:“巧问”。小学生注意力维持时间不长,而且易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提问教学中,注意通过“巧”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引起其丰富联想,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方式:“曲问”。曲问是为了启发学生对知识的分析与理解而采用侧面启发的方式进行发问。曲问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4)内容:“精问”。语言的“精”是指教学语言简洁明了,逻辑严谨。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学重难点有清楚的把握,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语言技能,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并通过适当的语言陈述清楚。另外,科学性是教学语言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特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更要用科学准确而恰当的语言来进行教学。
  3.4 重视生成积极情感体验的教学互动
  (1)体现教学美感。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追求语言的“美”,用优美的课堂语言去熏陶学生,用语言的文采魅力感染学生。一位教师在分析《荷塘月色》的艺术特色时,用自己短短几句诗意的吟诵,再现了《荷塘月色》的美好情境,把学生带进了荷花、池塘、月色交相辉映的美景,表现出教师高超的语言美,唤醒了学生的审美体验。[4]
  (2)重视积极的教师期待与真诚的关爱。积极的教师期待能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使其产生成就感与自我效能感,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获得又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等,帮助学生在互动教学中不断体验成功。这种积极的师生情感对师生双方都带来了极佳的心理?w验,易于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进而对教学注入生命活力。
  (3)利用人格互动策略。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教师的治学态度、仪表风度、教育观念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能使学生领悟到教师良好文化素质修养表现出来的魅力,从而为学生树立一个鲜活的学习榜样。
  3.5 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观
  课堂教学评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对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客观评价能指引小学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实施。为此,需要注意实施以下几点评价策略。
  (1)人本性评价。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已不再居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因此现代的课堂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发展生命的课堂。教师应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善待学生的缺点。
  (2)差异性评价。“差异”性评价即分层评价。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以及学习进程的差别,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衡量全体学生。比如对于同一问题的回答,若出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之口,则应多肯定;若出自优等生之口,则要提出发展性、优化性的思考,使其在原本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3)适时评价。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驱力可以促使人不断的进取。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评价具有权威性,对于他们来说,在学习上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如果能及时得到老师的鼓励与肯定评价,内驱力则会成倍地激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的时候,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并提出努力的方向。
  (4)多值评价。“多值”评价也就是说评价要具有多样性。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教师要善于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张扬。
  (5)主体多元化评价。在小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引发学生对自我进行客观、真实评价,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根据社会行为准则校正自身行为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还可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互评,包括同桌互评、小组评价和全班同学评价。多角度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被评价学生也能根据其他同伴对自己的评价,正确认识并积极提升自我。

相关论文

教学研究师生课堂基于有效小学
基于协同理论的项目财务管理系统建设
基于当前中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
基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
浅谈企业优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有效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基于现金流量税重构国际税收规则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