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财政税收论文 > 财政研究论文

内源性财政风险防范机制构建

  一、内源性财政风险的界定
  内源性财政风险是财政风险从成因上细化的一种类型的财政风险。内源性财政风险是不健全、不完善财政体制或财政手段引发的系统性财政风险。当前不够完善和健全的税收体系很难为政府提供稳定的税收来源,并且一直长期以来存在的税收征管成本高、税源分散、税收增长弹性小等问题,也使得政府难以建立长效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与此同时,我国由于长期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民生性支出不断刚性增长,导致财政支出惯性增长。从中长期看,我国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可能会使得财政运行有产生内源性财政风险的可能性,其主要表现在财政赤字风险不断扩大,同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不断举债,使得债务风险不断累积。
  二、我国内源性财政风险现状
  (一)显性赤字风险
  我国财政运行也进入新常态。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低速增长,另一方面,我国社会正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和老龄化加速的阶段,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环境等刚性支出不断增长,财政支出也呈刚性增长,且支出结构固化僵化。由此收支缺口形成的财政至此在2015年达到2万亿元。我国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引发的显性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财政风险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财政收支结构反向运行趋势,入不敷出使得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显。过高的财政赤字率会加重政府的债务负担,不利于财政良好运行
  (二)隐性赤字风险
  现在我国经济处于下行压力,财政紧运行是常态。改善民生的社会保障支出或是经济结构调整支出的长期刚性需求,表明财政压力的依然很大。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精准扶贫全国大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民生性的财政支出,且这种支出具有刚性增长趋势。但是,减税降费的政策实施,带来的是财政减收。
  目前财政运行中,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均不够理想,对各级政府平衡财政收支造成一定难度,导致了政府财政赤字具有扩大化倾向,国债发行规模的不断扩大,诱发财政风险。
  (三)债务风险
  从显性债务余额来看,2015年底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万亿元,加上中央国债余额10.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39.4%①,全社会杠杆率为249%。未来政府部门仍将是一个渐进加杠杆的过程。可以看出,用政府的加杠杆去缓解企业的高杠杆率。这对于我国的债务风险而言的防范,既不治标也不治本。
  从隐性债务来看,或有债务是不断在扩大的。此外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种“明股暗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产生风险。另外,ppp项目下的企业多数是通过政府的收益承诺,保底收益等与政府合作,以及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做出的收益承诺或购买服务中的额外担保等,都有法律兜底,意味着未来有偿还责任。
  三、我国内源性财政风险防范机制构建框架
  (一)提高财政收入,为防范内源性财政风险提供财力保障
  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的状态,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活力,使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在稳定、持续、不断壮大的财源上。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带动我国高端产品的发展,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发展高科技产业和高端产品,刺激需求,拉动投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平稳有序发展。各级财政应采取新的手段和措施实现财政与经济良好协调发展。借助“营改增”的减负契机,调动企业投资热情,由项目带动引发的税收增长,可以大大增强政府的财政实力。推广PPP模式,增加经济内生动力,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的通力合作,推动行业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加强我国财政收入征管,主要是在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征管方面。而目前我国税收征管的重点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使税务当局对税源监控更为有效,简化征管成本,提高征管效率。加快费改税的步伐,整顿分配秩序,进一步稳定、巩固财源。激励各地方大力发展经济增收创收的同时,还要严禁巧立名目乱收乱罚。政府加强对财政收入的征管,减少财政收入的流失,使得地方经济发展成果在财政收入上得到充分的体现,实现财政收入的有效增长。
  (二)突出财政支出重点,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大幅度减少对盈利性、经营性领域的财政支出,分阶段有重点地加大对民生的投入。把压缩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和减少竞争性领域投资后增加的财政资金的一定比例用于民生领域,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力度。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财力和居民的迫切需求.选择一至两个民生项目做为突破的重点,并做好中长期规划,从而避免“到处撤网”的现象。
  加强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的事前监管、事中控制、事后评价。在财政资金使用前,必须做好预算管理的事前监管,对于财政资金的支出项目要严格考虑项目本身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得重复滥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支出项目在事中要加强控制,包括其财政资金的各种使用,要符合合理性和合规性的原则,不得将财政资金用于其他用途。事后要?M行反馈,主要是对该财政资金的使用的最终收益进行评价与反馈,对以后的财政资金的使用上提供经验的借鉴和教训的反思。在财政支出项目中,要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减少财政资金的浪费,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益和效率。
  加强财政支出监督,主要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扩展至事前和事中环节对于进一步发挥好绩效评价在优化财政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范围,逐步落实相应的问责和奖惩制度,尤其是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干部考核和下一期预算支出安排相联系,建立系统的奖惩体系,切实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水平。
  注释
  ①李奇霖:下调中国信用评级展望做法有待商榷.http://stock.qq. com/a/20160401/026450.htm.

相关论文

机制财政风险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商业银行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研究
企业并购重组中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试论网购模式下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机
电影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探析
浅析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浅谈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
财政税收制度创新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