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与文化相融合下的人的全面发展论析

  中图分类号:D64; G41; G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2.0019
  新的世纪与时代,给每个人都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使命,那就是凭借无所不在的教育与自我教育,提升自我素质,成为一个有个体独立性又能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一个走向人格完善和完美的人。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中的主题思想,就是“学会做人”,它指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达到人的完整实现,即人作为个体、家庭成员、社区成员、国家公民、生产者、发明者、创造性等具有丰富内涵的个性的完整实现,成为在认知、情感、伦理、审美、身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党的十八大修改的《党章》的总纲中,在“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后,特别加上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显而易见,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人的发展以文化的方式而展开
  文化与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人的实现,文化便不能存在,但没有文化,人就一无所有。这两者之间都有互相不可分离的作用。任何从这个整体中分离出两个交织部分的企图,都必然是人为的”[1]。由于人的主体性的不断完善,使得文化这一人的创造物不断发展;由于文化的不断进步,又促使人的主体性不断完善。
  (一)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最高理想定位,如果没有文化作支持,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为一个自发的过程。人的发展以文化的方式来进行,“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2]。人为万物之灵,人得力于“文化”,才成之为“万物之灵”,文化不断使人类摆脱自然的压迫和社会奴役而走向自由,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的才能和潜力不断发挥和实现的过程。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借助文化,进一步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世界,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从而使人们对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不断扩大和深入,“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可以被称为人不断自我解放的历程”,每一代人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又以自己的实践和认识创造和丰富着文化的新形式,也扩大着人的精神视野,文化的“每一种功能都开启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并且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一个新方面”[3],从而推动着人类社会和人本身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向全面发展。
  (二)人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尺度
  每个人生下来时,只是一个赤裸裸的动物机体,但当他来到人间后,就浸润在一个文化的环境中,通过接受各种社会知识、行为规范,逐渐从生物的人演变成社会的人。“个体生命史首先是适应他的共同体世代相传的方式和标准。从他出生时候起,他出入其中的风俗习惯就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他会讲话时,他已经成为他所属文化的小小创造物,到他长大并参加它的活动时,它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它的信念就是他的信念,它的不可能就是他的不可能。”[4]。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创造的关系。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文化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而创造的,是维持社会发展、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的体系。文化的发展繁荣过程实际上是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的过程。离开人的主体性、创造性,文化就失去了它的真正内涵。因此,只有把人的发展程度作为文化评价的标准,才能把握文化的本质,解释文化发展的丰富现象,尤其是当今全球化、信息化导致文化工业泛滥、文化交流加剧、文化品质下降、文化对人的提升作用丧失的文化危机面前,坚持人的发展程度为文化评价的标准,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为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与动力支持。
  二、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
  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和训练”[5]195。他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5]534。通过系统而全面的学校教育,以知识武装人的头脑,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思想;以教化感染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情感,从而完善人的人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与素质差异,使学生的不同个性得到尊重,追求所有人的潜能个性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提高所有人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
  (一)传统教育模式导致了人不能全面发展
  纵观历史,由于科举制度的长期延续,使考试文化深入人心,考试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被大大强化,由一种手段而演变成了教育的目的;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家庭教育观的价值定位不当、社会教育机会的相对严峻、择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等问题的存在,再加之我国现有教育结构和资源的失衡,这些历史的因素和现实的原因综合在一起,使得学校教育一定程度上成为以考试为手段,以单纯的分数为标准,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一种教育,即应试教育,它以单一的学科课程设置为特点,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偏重于短期效应。
  1.教育的功利化追求,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中小学教育是应试教育,十多年苦读为的是考大学,是以升学为最终目的的。高等教育推行的是专业教育,以传授一定范围的有限的专业知识为主,以最终的就业选择为目的,忽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这种功利色彩很强的教育,贯彻始终的不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各种方法启发、引导、发展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个性和激情,没有想象力,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甚至没有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经验,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无法应对变化,缺少开拓创新的胆识、意识与能力。   2.专注书本知识的?魇谂嘌?出一些“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在我们的周围,经常能看到一些有知识甚至知识层次很高的“文化人”,却做出一些不近人情,不合常理甚至“反文化”的事情。英国著名的科学家与教育家赫胥黎说过:“单纯的科学教育确实和单纯的文学教育一样,将会造成理智的扭曲”[6]。如迷恋“法轮功”的人中就有一些知识分子,而且是自然科学专业的知识分子;一些大学毕业生连基本的公德修养、日常生活常识都不具备等等现象,说明有知识不表明就一定有文化,有素质。我们在开始认识并崇尚“知识有用”时,却在有意无意中冷落了绵长而深厚、不大可能产生现实利益的文化。我们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分析了文、理分家的危害,认为只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不学习人文学科知识,就只能培养出“半个人”、“畸形人”或“残缺人”,而不能培养完全人。
  (二)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
  “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7]。全面的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这就必然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发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后来又提出了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方针。素质教育被明确写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并不是有些人理解的在主要课程之外再加上一些艺术之类的课程就行了。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内化,要将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等真正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品格,形成完备的人格。现在有一个误区,就是一提到全面发展,就会想到要让孩子们去学唱歌、跳舞、弹琴、画画、打篮球、当主持人等这些才艺的东西,素质教育不是只靠一点表面文章就可以做到的,唱唱歌、跳跳舞不等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必定能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促进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的内化。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都得以和谐平衡地发展。
  素质教育是个体的主动发展,没有个人参与的主动性,外在的环境、知识、技能等很难走进其思想和内心,以从根本上影响个体的发展。因此,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倡导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学生当作有自尊心、自信心和主体精神的人来对待,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全面发展。
  三、学校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培养兼具知识与文化的“全面人”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这本身就包含着教育追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建设和学校教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以至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它们连在一起统称为“文教事业”。教育作为一种文化,既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同时,教育也创造着文化和文化背景。可以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文化,反过来说,没有文化也没有教育,至少是没有真正的教育。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从教育的精神也就是教育的终极关怀方面来看更是如此。
  (一)加强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实现教育的人道化与人文化
  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了一定知识或技能的工具化的片面的人,而是具有美德、健全的心理和发展智慧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必须培育人的可持续性,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此,首要的教育改革方向,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措施,就是加强文化和教育的结合,实行教育的人道化和人文化。教育的人道化就是把人道主义作为教育的指导方针,教育的人文化就是加强教育中的文化内涵,使教育过程在主流文化的背景下进行[8]。学校不仅要要求每一门课程而且要要求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和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学校教育中的“文化”也要被作为动词来理解,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应该被活化。只有实现道德与智慧、知识与能力、素质与潜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的发展,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实现人类追求的生命质量目标。
  (二)教育与文化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促进人的健康、均衡发展的作用
  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长久地加以思考,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9]。“道德是人们经济生活与其他社会生活的要求的反映”[10],现代人的生存的疏离和道德的错位使人之间缺乏精神的相互交流,人与人之间成为纯粹的利益交换和竞争,因为缺乏道德的信任和真诚的道德感动,诚实的德性品质消失了。在这样一个现代性的社会道德处境中,“道德就不是内生于生活并且裨益于生活,实现生命价值的行动方式,而仅仅是物化了的生活的无关紧要的伪饰品”[11]。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26日在山东曲阜考察时讲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康德认为道德的教化是以普遍的道德价值为基础,而不以道德的约束为手段,它仅仅是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照下的对人的一种道德的关切和尊重,不是把人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把人作为绝对价值和终极的目的加以尊重[12]。教化应该以尊重的态度和方式引导人实现自己的意志的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自由意志,运用自己的理性。惟有如此,人才能自我立法,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并在承担自己的道德责任中,实现自己品质的提升和人格的变革。普罗泰戈拉说过,教育如果不是深入到灵魂深处就不能在灵魂中生根成长。随着社会化进程的深入,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不仅仅来源于学校,并且随着互联网与其他大众媒体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无孔不入的侵入与文化产业的发达,青年人更是主要地依赖于它们接受教育、进行自我教育。在这种社会现实中,学生的道德品质、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学校教育、网络信息、影视剧故事、流行歌曲、社会现象等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的结果。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应该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大背景中来进行科学的审视与思考。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包括很多内容有:科学的理念,即思想教育者应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并运用于教育活动中;科学的精神,指要用科学的内容去教育学生;科学的方法,即思想教育必须以科学的方法进行[13]。   (三)提倡“大教育思想”,把教育与重建中国文化体系结合起来
  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重视人的能力的发展,也关注其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如创新精神、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因为当今各国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放在了首位。在人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不断由片面到全面、由潜在到现实地发展着。
  在当今市场经济下,学校也好、家庭也好,对教育的实用主义倾向十分明显。家长让子女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是为了他们能考高分,上好大学,有好的前程;学校则是对一些热门的、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投入很多,而对于一些无法很快得到回报的基础理论专业投入很少。这自然是反映了社会的一般认同需要,但作为从事教育的学校,却不能一味以满足社会的一时需要为满足而忽视对建设中国文化和提高全民族素质有重大影响的基础理论学科的扶持和建设。当前学术界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中华民族的素质结构和素质水平以及长远发展目标缺乏必要的研究,对于怎样在现代社会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转化为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体系中的有效成分缺少认真的研究,对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外来文化进入主流文化体系问题也缺乏研究。而青少年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往往被简单的一首流行歌曲而化解,甚至青少年就是以流行文化中的各类“星”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可见通过文化进行的日常生活中的无形教育有时比学校的有形教育影响的深度与广度都要大。这种人们在休闲娱乐和生活工作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的潜移默化式的教育往往比正规教育更有效力,也更有可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所以,我们在大力发展学校教育的同时,要辅以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的营造。家庭、新闻传媒、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出版物、音乐、电影、电视、戏剧表演、互联网上的信息、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言行等,都对少年儿童及全体社会成员有着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影响,人才培养和青少年的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和文化建设,坚决抵制各种封建迷信、腐朽思想文化对青少年的毒害;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的环境。当前对青少年影响较大的通俗歌曲和网络流行小说在社会文化的构成中恰恰是较为浅层次的。通俗歌曲多涉及情感、恋爱等问题,但是由于其艺术形式的限制,对这些问题并不能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并不能帮助听者解决深层次的问题,往往只获得一点浅近的所谓人生道理、恋爱哲学;而网络流行小说大多也是在重复拳头加爱情的模式,也仅仅限于浅表层次上的反映,而且还有一些作品存在着庸俗、暴力、色情、江湖习气过重等缺陷,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与大众传媒扩大社会教育的途径时,还要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净化文化环境,消除不健康的内容。
  我们所要实现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而在当代,在这些因素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就相应地成为实现人的自由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途径。正是这种人、文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人文观照,为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人的基础。

相关论文

融合全面发展文化教育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北京市旅游经济与城市环境协调发展测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后疫情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策略——以黑
陶瓷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共生要素分析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拼多多农产品电子商务营销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