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旅游管理论文

经济特区建设背景下喀什市旅游业综合改革研究

  摘 要:喀什是新疆第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丰富,知名度高。在国家促进旅游业发展以及喀什建设国家经济特区的大环境下,喀什旅游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基础设施落后、景区规模小、旅游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喀什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要实现喀什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行综合改革。在分析喀什市旅游发展大环境、旅游业发展优势、旅游综合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喀什旅游综合改革历史使命、目标、主要任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保障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特区;喀什市;旅游综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7-37(5)
  喀什是新疆第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2100多年[1],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角,帕米尔高原东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中亚腹地,总面积554.3km2。[2]独特的区位使其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东西方交通的咽喉枢纽,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交汇点。悠久的历史为这里留下大量独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突出。《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提出到2020年“将喀什市建设成为面向中亚区域性商贸、旅游中心城市”,喀什市委、市政府确定“把喀什市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①。但喀什市在旅游业实际发展过程中还存在旅游产品单一、接待设施落后、旅游业总体规模较小等问题。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对旅游业进行全方位综合改革,本文将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1 背景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把旅游业定位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意味着中国旅游业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新的突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 积极发展旅游业”,这为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10年4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启幕,上海、山东、广东、深圳等全国实力最强的省市对口援助喀什。一些省市从资金、技术、人才各方面对喀什进行支援,一系列旅游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大大改善喀什景区环境。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率先在新疆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将带来大量的资金流、人流,带来喀什基础设施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从而给喀什旅游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突破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此外“特区概念”还将吸引不少旅游企业家来喀什投资,为喀什旅游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喀什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喀什经济特区的建设,各级政府对喀什旅游业的支持,以及喀什自身的区位及资源优势,使得喀什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2.1 特有的旅游资源为喀什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喀什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拥有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文化遗存。尤其喀什是维吾尔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地方,堪称维吾尔民族文化大观园。2009年喀什市维吾尔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9%[2],形成了以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资源。喀什老城占据着喀什市区五分之一的面积,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3];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442年,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我国现存最大规模的清真寺;阿帕克霍加墓(又称“香妃墓”)是一座具有维吾尔传统建筑艺术特色的古建筑群,还有莫尔佛塔、盘橐城、阿曼尼沙汗墓、徕宁城,以及十二木卡姆等众多的历史遗址和文化遗产。[4]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科考、观光、探险的重要旅游资源。
  2.2 喀什市区位优势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5]。从交通区位来看,喀什市处于欧亚陆路交通大动脉的必经之地,是欧亚铁路、欧亚公路中国段的未端和前往中亚的起点,是中国通过中亚各国的陆路交通枢纽。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喀什将成为中亚南亚与中国交通往来的枢纽地和中转站。从经济区位来看,喀什是我国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天然大陆桥和黄金通道,自古就是商贸重镇。从文化区位里来看,喀什是古代四大文化的交汇地,丝绸之路文化的聚焦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地。独特的区位使喀什旅游业发展占尽“地利”优势,也为旅游综合改革提供了基础。
  2.3 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旅游业综合改革提供了物质保证
  在国家设立喀什经济开发区和深圳对口援建等利好政策的拉动下,喀什加大投资力度,进行大规模城市配套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日趋完善。喀什至和田高等级公路全线贯通,喀什至和田铁路通车,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截至2010年底,喀什市新引进18个、总投资280亿元的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已顺利进入实施阶段。艾提尕清真寺和阿帕克霍加陵墓修缮维护工程顺利实施,徕宁城和九龙泉等景点工程前期工作完成,深喀大厦、安徽银瑞林等五星级大酒店相继开工建设,喀什还按国际标准制作安装了城市道路旅游导示牌,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日趋完善。
  2.4 政府重视旅游业发展,为旅游业综合改革提供了组织政策保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要建设具有浓郁特色的旅游目的地,逐步将喀什打造成为连接亚欧的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国西部“明珠”城市。喀什市提出,“十二五”期间工作重点之一是高位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进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此外,喀什市政府非常重视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对老城区进行了科学改造;为挖掘喀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09年开始组织编写反映喀什古城历史文化的巨著《喀什噶尔学》。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为旅游业综合改革提供了组织保证。   3 进行旅游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3.1 建设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需要
  建设国际旅游集散中心需要有四通八达、立体化的交通系统以及现代化的、结构合理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则需要以高端旅游产品为依托。目前喀什旅游服务水平还较低,高端住宿设施和特色住宿设施还远远不够,高端旅游项目欠缺,体验性参与性项目较少,文化资源缺乏深度挖掘,特色休闲设施欠缺,这些都阻碍了喀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改善这些条件涉及到交通、商贸、园林、文物、城建等多个部门,必须从“大旅游”产业的角度出发,对现行的旅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统筹考虑,以实现喀什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3.2 资源整合、产品升级的需要
  喀什境内旅游景区景点普遍规模较小,有待提升做精。产品以观光为主,休闲、度假产品发展不足。此外,喀什各景区景点隶属多部门管辖,同一景点隶属不同部门管辖,适用不同的法律法规,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冲突、争抢利益、推卸责任,造成管理的真空地带。如喀什噶尔老城景区内,居民拥有房屋的产权、管理权、使用权,道路、管线等公共设施建设维护又由城建部门负责,一些文物建筑又由文物部门管理,而旅游业又由旅游公司在经营。管理混乱,受益不均,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要实现喀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必须进行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关系,提升景区地位,做精升级旅游产品。
  3.3 建设喀什经济特区,培育大型旅游企业的需要
  随着喀什经济特区的建设,喀什旅游业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市场受国际局势影响也越来越大,“散、弱、小、差”的旅游企业现状难以抵御旅游市场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如其来的各种风险,因此必须实行市场机制改革,培育大型旅游企业,以应对喀什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需要。此外,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旅游市场运作中的监督、管理职能,是国际上旅游业发达地区的通用做法。目前喀什的非政府组织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发挥,行业监督、管理、审批、秩序维护,全部落在了政府头上,这既不利于行业的自由发展,又加重了政府行政管理负担。
  3.4 引进培育旅游人才的需要
  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既需要大量具有专业素养的一线工作人员,又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员。旅游业人才匮乏是制约喀什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亟需对现行人才管理机制创新,引进、培育旅游行业短缺人才。
  3.5 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需要
  区域旅游合作度不高是制约喀什旅游发展的又一瓶颈,而喀什区域旅游合作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一方面,周边国家局势存在很大不稳定性;另一方面,疆内地域辽阔,与周边城市的区域旅游合作形式需要创新。因此,在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方面,需要从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4 旅游综合改革方案设想
  4.1 改革的历史使命分析
  喀什进行旅游综合改革,要围绕国家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借力经济特区建设,探索构建更具活力、更高效的旅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大旅游”综合管理格局;推动喀什旅游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喀什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成为喀什建设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推手,助力喀什市宜居城市、国际商贸中心的建设。
  4.2 改革目标分析
  喀什进行旅游综合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改革使喀什旅游收入、旅游人数、旅游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幅提高。构建合理的旅游产业功能区,培育门类齐全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几个文化旅游、商贸旅游、休闲旅游金牌项目,培育推介几条国际联合、国内联合、疆内联合、喀什区内的王牌旅游线路,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西部明珠城市和国际商贸旅游胜地。构建具有世界价值的核心旅游吸引物体系,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旅游服务体系,使喀什成为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旅游企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梯度合理的旅游人才队伍。
  5 旅游综合改革的主要任务研究
  通过综合改革完成上述使命,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从“大旅游”统筹机制、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旅游产业融资机制、旅游业人才引进及培训机制、旅游执法稽查制度七个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
  5.1 探索“大旅游”统筹机制建设
  树立目的地管理思想,从市政府层面探索一种统筹机制,将整个喀什市作为一个大的旅游景区建设,将旅游行业内部产业部门与关联产业部门纳入统筹范围,使旅游行业运行更加顺畅、高效。
  5.2 探索旅游综合管理体制
  为了解决旅游行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问题,喀什市应积极探索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主要针对四个方面:一是针对旅游资源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现状,建立统筹管理机制;二是建立行业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职能;三是建立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四是探索旅游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
  5.3 探索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喀什市目前各类旅游资源类别不同,权属各异,在具体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在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探索实行分类管理的模式,同时创新景区经营管理模式。
  5.4 探索创新区域旅游合作机制
  喀什市地理环境及周边国家政治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喀什市的区域旅游合作不同于一般的区域旅游合作。一方面,由于地域辽阔与周边景区距离远,合作开发旅游线路的方式操作起来时间成本较高,行游比较低;另一方面,周边国家政治环境差别较大,决定了国际旅游合作的复杂性。因此,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改革应从参与全疆的旅游线路推介,加强与周边地市州的旅游开发、旅游交通建设合作,创新与周边国家的国际旅游合作方式几方面入手。
  5.5 探索旅游产业融资机制
  喀什经济特区的建设一方面有国家在财政方面对喀什的较大投入,另一方面有来自国内外的各类投资。不同类别资金用于那类建设,采用何种形式进行融资,如何有效的用好各项资金,是喀什旅游业发展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国内外旅游业开发的经验表明,在资金利用方面必须慎重,保证在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景区经营等方面把好资金关,创新融资模式。   5.6 探索旅游业人才引进及培训机制
  人才是喀什市旅游发展的关键,必须通过灵活的人才引进及培训机制,“外引、内提升”,双管齐下,迅速为喀什培养一支梯度合理,具有国际专业水准的旅游业人才队伍。
  5.7 创新旅游稽查执法制度
  各项旅游法律法规的执行是旅游业顺利发展的保障,是维持良好的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喀什市面临旅游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各项政策法规,保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因此,必须成立专门的旅游稽查执法机构,执行严格的旅游执法稽查制度,保证各项旅游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
  6 旅游综合改革保障措施
  6.1 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旅游行政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型
  向公共服务型管理转型是我国当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尽快卸掉一些微观管理职责,全方位加大宏观调控、管理力度,集中履行旅游公共资源整合和利用、旅游市场行为监控和规范等宏观职责,实现服务型旅游部门行政模式。喀什市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要逐步从微观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解脱出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行业管理、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方面来。
  针对喀什市目前旅游行业情况,最适合的管理模式是政府主导型旅游行政管理模式。在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下,管理部门应对整个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和宏观服务。
  6.2 实施目标管理,制定详细的量化责任目标体系
  只有量化的目标才是可以公正考核、明确执行的目标,保证喀什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制定出针对每个旅游业部门的、详细的、可量化的责任目标体系。由市政府组织对目标体系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打分,鼓励先进,激励后进。
  6.3 建立协调机制,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旅游综合改革涉及部门广泛,而各部门由于体制不同,从而导致了旅游综合改革的复杂性。为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从高层设计,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6.4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调动各部门改革积极性
  为调动各部门改革的积极性,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评估各部门改革效果,对效果较好的部门予以奖励,效果差的部门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
  参考文献:
  [1] 喀什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喀什市志[M].乌鲁木齐: 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66.
  [2] 喀什市史志编纂委员会.喀什年鉴[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27.
  [3] 杨兆萍,谢婷,李晓彦.典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与保护――喀什地区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1,24,(4):332-337.
  [4] “今日中国历史名城系列丛书”编委会.今日喀什[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30-68.
  [5] 徐文涛.建设喀什经济特区对当地经济带来的影响及研究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5):175-176.
  责任编辑:蒋亚林

相关论文

喀什经济特区旅游业特区背景
浅析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管
试论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新
浅谈大数据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财务内部
浅谈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大数据背景下日化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策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