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码号】1674―0351(2016)05―0042―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很多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在我们党90多年长期奋斗基础上,而其思想、理论和实践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远。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已有500年时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世界社会主义源头讲起。他从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等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给我们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追求,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探索和完善人类更好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也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把握其真谛和要义,还要不要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依据。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1]105这一重要论断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只有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才能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的文化根基。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5000多年连绵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2]201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追求团结统一、和谐相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财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要用爱国主义激励全国人民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就必须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资源,使其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支撑。
  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力量的精神特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需要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源泉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证明,优秀传统文化是钙,滋养了中华民族的铁骨脊梁,导引着历代民族精英前赴后继、奋勇向前。这种力量依然是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助力和血液命脉。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1]158
  二、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涵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中华传统文化庞大而复杂,继承什么?习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并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等问题作了科学论述,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渊源于“小康”、“大同”的社会理想
  按照习总书记描绘的宏伟蓝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走“新三步”,即“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56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最早渊源于我国民间和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早在战国时期,儒家经典《礼记》中的《礼运》篇,就提出了“大同”和“小康”两种社会模式。“大同”是儒家的最高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财产公有,人人平等,社会和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小康”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民劳篇》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它比“大同”低一个层次,是建立在小生产、小农经济和私有制基础上的封建世袭社会,但也是强调社会生活稳定,治理有方,国泰民安。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国历史上很多思想家都把“大同”、“小康”社会作为美好的社会理想,进行了具体描绘,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宽裕殷实生活的美好向往,也因此使“小康”这个词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的代名词。习总书记指出:“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2]54   (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凝聚着“革故鼎新”的宝贵品格
  当代的时代精神,主要体现为改革创新、自强不息。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精神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和创造性发展。“革故鼎新”语出《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意为革除旧弊,创立新制。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周易?乾卦》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道如此,人道也是这样。司马迁《报任安书》中讲:“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正是自强不息的体现。君子的动力在于自身,中华民族的动力也在于自身,来自于全民族每个成员的奋斗和不懈追求。在国家民族发展顺利时,自强不息的精神鼓励人们建功立业,在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自强不息的精神又激励着人们救亡图存。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正是有了这种支撑,中华民族才能在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中战胜困难、不断发展,创造出璀璨的中华文明。习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2]13-14革故鼎新、自强不息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渗透着“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
  在中国历史上,法治和德治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对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根本手段。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看到法律和刑罚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已经看到人们的道德面貌、道德思想和道德素质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隆礼重法”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荀子。“隆礼重法”,即“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就是将道德教化与法律约束、德治与法治相结合,使礼与法共同化导人心、共建社会秩序。在荀子看来,“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在国家层面,礼是一种合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安排。荀子认为,礼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人都有欲望要得到满足,满足欲望就会去求取,求取不得就会纷争,纷争就会扰乱社会秩序。为了防止这种不良后果,就要制定礼来合理分配资源,满足人们的正当需求。正因为礼在修身和治国方面都有重要规范作用,高度重视礼的作用即“隆礼”就是理所当然的。荀子主张治国应礼法并用,他提出的“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观点,把儒家仁义王道之礼治与法家强力霸道之法治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在政治层面和法律层面上交融互摄,熔儒法为一炉,对我国秦汉以后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思想观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这就是说,礼和法都是治国平天下所必须的,但二者各有所长:礼防患于未然,法则在少数人超越道德底线后采用强制手段予以惩戒。这一思想基本为后世所接受和采纳。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坚持道德与法辩证统一的观点,对中华文化主张“隆礼重法”的治国理念加以扬弃,并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他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145-146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传统“隆礼重法”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创新性发展。现代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德治与法治互补,“礼乐政刑”综合为治。
  (四)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品格彰显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崇尚实干,给人民群众以实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色。这一品格可以?摹熬?世致用”中找到其思想源头。
  经世致用原为儒学思潮,“经世”即“经国济世”,“致用”即“学用结合”,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以求天下治平。自孔子以来,历代史学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均对经世致用的思想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使之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传统。我们党历来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思想传统,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了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25而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今天,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困难与风险,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会提出新的课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新的科学回答。“我们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27
  求真务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精髓,是对“贵在力行,重在履事”、“循名责实,重效致用”、“清谈误国,实干兴邦”等中华民族致知力行、学以致用民族传统的传承和发展。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要求我们既要认识世界,又要改造世界;既要把握本质、认识真理、揭示规律,又要知行统一、勇于实践、务求实效。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每一个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扎实,把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落实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梦想奋进。如果只是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再宏伟的蓝图都会落空,再美好的梦想也不可能成真。”[2]13这既是警示,又是要求,必将成为科学吸收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光辉典范。   三、在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并从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其中之一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3]习总书记的这一论断,既是对中国共产党95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为我们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明了现实策略和基本路径。
  首先,通过四个“讲清楚”和三个“独特”,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2013年9月19日至2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用四个“讲清楚”和三个“独特”全面深刻地论述了如何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理直气壮地宣传中国特色和中国道路。他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1]155-156第一个“讲清楚”是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由来。它是由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所决定的。第二个“讲清楚”是阐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厚滋养。第三个“讲清楚”是阐明中华文化是我们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软实力。它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文化底蕴。第四个“讲清楚”是阐明中华文化深厚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相互衔接的关系,既不能割断历史,又不能回归历史,从而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缔。关于三个“独特”,习总书记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1]156他在2013年3月两会闭幕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又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2]10这些表述深刻阐明了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从正面回应了僵化老路和西化邪路的错误观点。
  其次,在辨析中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拓展中国道路、完善中国制度的理论前提。传统文化庞大而复杂,精华和糟粕交织混杂,共同存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态度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要认准哪些是精华,“弃其糟粕”,要知道哪些是糟粕。所以,辨析精华和糟粕非常关键。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2]202立足于这一原则,就能分清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封建性的糟粕、是落后的要被历史淘汰的东西,哪些是需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继承、发扬和光大的东西。
  再次,在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人类发展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是一个世界历史进程,由于各国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必然形成自己的制度特色。“鞋子合不合?_,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的制度体制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还存在不少“空白点”、“裂隙点”和“薄弱点”,还需要与时俱进。制度的不断完善,除了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制度的有益成果和经验、做法外,更为重要的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203所谓“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所谓“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做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成果就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随着各方面制度、体制、机制的完善、配套和相应的宪法、法律的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效能和力量必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将呈现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新气象。

相关论文

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社会主义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浅谈新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