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证券金融论文 > 金融研究论文

论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

  0 引言
  今年初,央行官网上公布了2014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在1月社会融资规模创下新高的同时,1月人民币存款减少了9402亿元,如此大规模的存款流失引发了业界的关注。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表示,我国储蓄存款的减少和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9402亿元存款的去向,不少观点认为,“余额宝”等各类现金类产品流行,还有华夏活期通、广发钱袋子、汇添富现金宝等各类“宝贝”系列产品膨胀,众多互联网金融产品施展的“吸金大法”,加剧了银行存款的搬家。一时间,互联网金融将对传统银行业造成巨大冲击的猜测和担忧尘嚣甚上。然而通过对当前“余额宝”们及互联网小贷产品的规模、市场细分、运作方式和风险防控功能,以及近年来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逐步渗透等方面的分析,作者认为传统银行业仍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居于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互联网金融将与传统银行业分别主导不同的细分市场,并且互为补充,互相促进。
  1 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关系
  首先,资金规模上,互联网金融产品尚不足以与传统银行相抗衡。根据央行日前发布的《2014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月末M2余额112.35万亿元,狭义货币(M1)余额31.49万亿元,而以“余额宝”们5000亿左右的规模,占银行存款余额的比例还未超过1%。因此,在规模上,互联网金融产品尚不足以对传统银行形成实质性威胁,只是在一个大市场中,对传统银行现有产品空白的一个有效补充。
  其次,在市场细分上,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传统银行业的有效补充。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和业务蓝海。而此类“余额宝”、“阿里小贷”等产品和服务,主要是通过针对m小额、短期资金的汇聚功能,利用收益水平、便捷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进行运作,市场定位于传统银行的经营空白,从而使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无论身份、产业和地域,都有权利获得相对平等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户均余额不足3000元,而传统银行针对这个细分层面的资金,往往是放任自流,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没有相应档次的产品。而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P2P融资模式,以其快速、便捷的放贷模式,填补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空白,使得众多登不上银行门槛的小额资金需求,有了求助之门。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的运作方式完全是虚拟的,因此无论是从信誉角度还是风险防控角度看,都只适合承担较小风险的小额资金汇聚运作。互联网金融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对面交流的需要,未来互联网金融不会取代现在传统银行金融服务,任何一个互联网金融企业都不可能只根据一些网上交易流水,就向一个企业投放成百上千万的资金,注定了单一的互联网金融只能是以超零售的模式经营产品,是在经营目前银行占有的主要市场以外的市场。
  第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经营运作离不开传统银行业。目前互联网金融产品汇聚的资金主要投向是通过基金管理公司以协定存款存入传统银行,议定高于市场的利率赚取收益。一旦传统银行业或金融监管部门对这一领域的规则进行改变或限制,将直接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的下降,从而降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吸引力;并且互联网金融吸纳的资金一定时期内仍将在传统银行体系内循环,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传统银行业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第四,互联网金融产品在风险防控的功能上与具有多年风险防控经验的传统银行业不可同日而语。传统银行业基于多年的实体经营经验及日趋完备风险防控体系,对于客户信息、账户及资金的安全防护具有独到的、多层面、多角度的功能和措施。而互联网金融产品无论是签约、支付以及信息安全防护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泄露、支付安全频出问题,是不争的事实。互联网金融企业注重的是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而往往忽视产品和服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尽管大多也都承诺出现问题给予补偿或赔偿,但真正的补偿措施其实是很难落实的。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及普通民众对互联网金融其中的部分风险认识不充分,防范手段也不足,为了防止金融领域系统风险,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众利益,央行已经着手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例如暂停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拟推行的限制账户额度等措施,来对其进行限制和规范。因此,就其安全性能而言,尚不具有吸引大额、长期资金的能力。大额资金仍偏向将资金存放至拥有政府隐性担保,且信用信誉较高的银行等物理中介。
  第五,传统银行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逐步渗透,使得传统银行业依靠自身的规模及客户占有量的优势,在未来互联网金融体系中仍能夺得主动权,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传统银行业也在积极拓展互联网交易模式,逐步向互联网金融模式渗透,目前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更能促使传统银行业尽快进行金融创新,特别是银行经营模式和经营渠道的创新与基于市场和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的创新两个方面,改变依托于传统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过于单一的局面,通过确立专属于银行业的优势业务,逐渐形成具有依托于实体银行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品牌。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不存在一个取代另一个的问题,未来的趋势是将会是互相补充和互相融合的。

相关论文

传统互联网银行互联金融
试论城市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试论中药传统服法与合理用药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传播力提升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的作用研究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