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81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033-02
  事业单位是我国的公共部门,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拥有较强的影响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对市场经济整体管理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改革成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引发社会各界和相关工作单位的广泛关注。
  一、会计核算概念
  以货币为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进行反映,主要针对会计主体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包括事前核算、事中核算和事后核算。事前核算是指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参与计划、参加决策;事中核算主要是指进行经济活动;事后核算主要指记账、报账、算账[1]。
  二、会计核算要求
  (一)真实性要求
  会计核算应以真实的经济活动为依据,存在客观性。具体要求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以可靠凭据为基础进行精准核算,形成符合质量标准的核算信息。
  (二)合法性要求
  按照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以财政部发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标准,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对会计处理方法做出规定是国际惯例,基于减少单位在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上的考虑,使不同单位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为改善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三)一致性要求
  会计核算要求前后期核算项目、内容保持一致性。单位在对其不同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时,保持处理方法的一致,有利于体现该单位经济管理的纵向比较,从数据上直观展现该单位的管理决策漏洞,便于改善经营管理和做出理性投资[2]。
  三、改革意义
  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行使着一定的政府职能和公共事务职能,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核算工作统计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流动情况,起到监督事业单位资金流动和帮助政府决策的作用。其合法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有利于规范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透明财政支出,防止贪腐现象。我国事业单位正处于管理改革的重要时期,会计核算管理改革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事业单位的公信力,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事业单位增加威信度,促进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发展,高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3]。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人员法律观念较薄弱
  事业单位属于社会特殊单位,其经费来源有保障,即使是经营性单位,也属于权力范围内的行业。单位内的会计要求依照《会计法》相关规定,依法进行财务核算。依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依托于真实经济活动的核算就失去了意义。但在实际情况中,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基于不同目的和利益驱使,伪造或编造会计凭证、对会计账目和报表数据进行篡改,手里握着两本数据不同的账本以应付财政部门检查。这种违法行为对会计工作和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总结会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给事业单位造成信任危机。部分从业会计甚至认为依照需求篡改核算内容是业内“潜规则”,法律观念较弱,这不但会导致管理和决策失误,还会损害事业单位在社会群众心中的形象[4]。
  (二)票据不规范
  当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普遍存在着票据管理不规范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信息失真。在核算工作中,原始票据失真主要是指票据填写的信息不符合实际经济业务,或者票据的使用禁用范围同经济活动项目不一致。比如事业单位中经常出现将购物消费或饮食发票填写成材料采买进而报销的现象,导致无法正确记录资金流动。情节严重者甚至自制原始票据,或使用过去的废发票或收据,虚构采买项目,套取现金,严重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造成事业单位实际支出收入不平衡。
  2.信息不规范。票据填写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涂改、挖补等现象,部分数据填写不规范,影响票据上数据的真实度和可信度。同时还会出现信息不准确的现象,例如将接待礼品写成办公室用品。
  3.信息不完善。在我国事业单位的票据填写中普遍存在着信息填写不完善的情况,对原始票据少填、不填,经常性的不填写开票日期、开票人、收款人等重要信息,甚至有不少开票人在填写凭证时,金额数字模糊不清,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导致信息资料不完整,工作繁杂不合理[5]。
  (三)核算与资金管理脱节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多采用财政部门统一管理各项财政开支,统筹资金运转,但各项资产物资却是由其他部门管理。这种方式的初衷是有效进行资金流动监督,防止腐败现象发生,但同时这一制度也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核算同资产管理脱节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不利于各项资产物资的统计,造成资产信息不一致,可能会影响到经济业务的开展。
  (四)监管机制不完善
  事业单位各部门缺乏相互制约监督的机制,导致事业单位中虚假报销、赊账情况时有发生,会计管理制度混乱,造成单位会计核算繁杂,难度增大。例如有些事业单位由于资金流动较为频繁,且金额巨大,部分部门利用会计核算漏洞,巧立名目,挪用专项资金,影响了事业单位资金使用针对性和使用效力[6]。
  五、解决措施
  (一)提升会计素质
  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首先应从会计自身入手,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整体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在事业单位,很多会计人员是通过转岗调剂入职的,专业知识缺乏,职业素养不高。部分工作人员认为事业单位是“铁饭碗”,不思进取,只想着利用各种方法为自己谋取利益。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培训,加强其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同时改善会计工作环境,为工作人员提供合理的工作资源和环境保障,例如加强事业单位电算和科技使用力度,减轻会计核算工作强度和压力,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二)人员集中管理
  会计人才集中管理是新形势下新型核算管理方式,事业单位通过对会计人才的统一管理调配,以加强资金流动和财政监管为重点,加强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能力,提升财务预算管理,降低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和决策风险,优化资金使用结果。在保留事业单位各管理部门资金使用和物资资产管理的前提下,将会计核算职能细化到各部门之间的具体资金流动,保障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会计核算工作成本最小化。同时便于会计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监督,防止做假账、套现和贪腐现象发生[7]。
  (三)加强固定资产核算
  加强固定资产核算可以稳固事业单位资金使用能力,保障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稳定,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和浪费,提升单位资金管理能力,更好地将资金用于公共项目投入和公共服务,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提升事业单位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首先,固定资产核算工作要进行各类资产的确认标准制定,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和交付,要进行严格把控,及时调整资产处理办法,及时纠正审核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障核算过程精准度,确保固定资产核算工作透明化、公开化,方便各部门监管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其次,建立固定资产核算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反映事业单位投资的盈亏情况和收支平衡情况,利于事业单位总结财政管理和资金流动方面的弊端和漏洞,以便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工作引起足够重视。
  (四)规范制度管理
  1.完善票据管理。在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首先应该完善票据管理制度,严格要求票据填写人按照规定填写票据,杜绝填写过程中不规范现象的发生,及时更正填写错误,鼓励会计人员养成良好的票据填写习惯,注意票据填写格式,对于票据上的日期应该重点注意,金额尽量使用汉字大写填写,避免填写过程中的乱涂乱画、模糊不清。
  2.完善监管制度。会计核算管理应该依照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事业单位中出现的“小金库”和赊账现象,重点检查挪用专项公款行为,拒绝虚假报销,避免违法乱纪现象。优化事业单位资金统筹核算,完善财政监管机制,确保透明合理,敢于接受财政部门和群众的检验。
  3.加强资金管理。通过树立正确的管理机制,对事业单位正常开销进行统计,合理使用资金,规范资金流通渠道,在经过会计核算无误后,将剩余资金上交国家,杜绝“不用白不用”的想法,避免浪费情况的发生[8]。
  (五)发挥政府影响
  政府审计是对事业单位资金核算的实际监督者和指导者,政府部门的监管能够有效降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的误差,减少核算时出现的违规现象,防止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提高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和正规性。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会计审核影响较小,实际上是政府审计职能的缺失。政府部门应针对事业单位资金把控进行合理改进,从自身审计工作出发,提升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一是对核算结果执行严格审计,提升核算工作的正规性和科学性,推动会计核算改革工作发展;二是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和领导的监管,及时纠正核算人员工作中的错误,督促其工作能力和技术的进步,审核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的工作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对资金的使用和决策是否合法且起到实际作用,以促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岗位[9]。
  六、结论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经济流动和财务运转,直接影响事业单位在群众心中的威望。事业单位会计应从其他行业会计核算中吸取经验,及时发现自己核算工作中的不足和漏洞,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规范严谨地进行财务核算,才能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改革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

相关论文

核算事业单位对策事业单位会计
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试论大数据背景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基于案例的行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会计环境变革下财务会计理论创新路径
浅谈互联网环境下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