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实现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5)04-0113-07
  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它在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并提供了契机,把传统教与学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长期以来,与传统面授课教学方式相结合的网络化学习的载体主要是台式或笔记本电脑,随着云计算、新媒体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移动设备的快速普及,通过PC端获取学习资源的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随时可学、随处可学”的需求。作为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开放教育的理念是将个人的学习活动变得更为“便捷”。因此,在传统网络全面转向移动网络的背景趋势下,以手机为载体的课程学习资源也越来越受到青睐,基于手持移动设备的学习可随时随地发生,学员可充分运用“零碎时间”开展学习,是一种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形式。但是,目前针对手机开发的课程学习资源即手机课程app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系统的不兼容,客户端需要针对不同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平台分别进行开发。安卓与苹果就像互相隔绝的两个世界一样,同样的功能,开发者需要在不同的架构之下分别作开发。一门课程如果要满足大部分学员的需求,至少需要开发两套系统的app应用程序,而且开发工作量较大,版本更新困难,需要较大的而且是持续的经费投入。因此,直接越过安卓与苹果的隔阂,寻找现有的成熟产品作为基础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是未来手持移动设备学习资源开发的趋势。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主要面向名人、政府、媒体和企业等机构,通过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个人和企业即可在该平台推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四个类别的信息资源[1]。微信应用的运行平台既包括IOS、Android、Windows Phone等智能终端设备,也可在台式电脑、Ipad等上运行,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微信版本,从而实现了微信的跨平台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给在网络环境下的开放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平台和信息传播方式。该平台不仅能展示和推送多类型的教学资源信息,还可以实现和学员的即时沟通。因此,将其运用到开放教育教学环节中,与面授课相结合并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工具,不仅能充分发挥微信的教育功效,而且也是对现有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已有少量学者对微信应用于教学的问题开展了研究。王萍在分析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和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微信移动学习案例进行归纳和梳理[2],并对平台的建设和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3]。田嵩将微信平台和微网站结合起来运用到语言课程学习中,并提出从学习平台的功能、学习平台的易用性、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学习过程可评估性、平台可扩展性、个性化学习六个维度对其进行评价[4]。袁磊等将微信基本的消息交互和群功能运用到教学中,构建了基于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5]。朱学伟等提出了微信支持下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搭建了一个移动学习平台,并以“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为例,简述了此系统下的设计案例与实施过程[6]。以上研究有些是着重对微信平台功能、设计原则和后台操作的介绍,而对其实际运用到教学过程的阐述过于简单;部分学者虽将微信平台运用到课程学习中,但对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实施策略缺乏考虑;袁磊等将微信与教学过程相结合,但仅仅是运用微信软件的基本消息交互和群功能,未涉及到微信公众平台。本研究在总结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在两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针对微信平台自定义菜单功能设计进行详细阐述,实现了教师独立完成平台开发的可能。二是将微信平台和远程开放教育面授课相结合,充分考虑不同阶段成人学员的学习心理特征,有策略的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运用平台各项功能辅助课堂教学,对微信运用于实际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微信公众平台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平台模式适合远程开放教育学员
  首先,远程开放教育学员基本上都属于在职人员,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社会活动频繁,需要分散精力的事情很多,将较长的整块时间用来学习对他们而言不太现实。因此,充分利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对于成人学员来说是非常可行的。比如在等公交车时、上下班途中、银行排队、逛街休息、做家务时进行学习。其次,成人学员在学习背景、学习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每个人的学习风格和习惯也不同,微信平台辅助学习对学习动机强度的要求较低,只需学习者基本处于一种边缘性的投入与非连续的注意状态,设计者不断给予学习者激发学习投入和持续学习的刺激与反馈就可实现[7]。
  (二)平台资源设计更易于远程开放教育学员接受
  教师在设计学习资源时,根据内容的不同及所要求掌握的程度,以及考虑到成人学员的学习心理特征,对资源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例如哪些是通过文本形式呈现就可以了,哪些适合用音频或者视频来呈现,哪些是需要运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等等。因此,成人学员所获得的学习资源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说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是希望学员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掌握知识。在整体内容的安排上,不仅有与课程学习紧密相关的资源,同时也有与课程实际应用与操作有关的能引起学员关注和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各类资讯和文章,实现轻松学习,愉快学习。   (三)平台满足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化学习的需求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理念是在网络平台上提供丰富教学资源的前提下学生开展的自主化学习。开放教育传统面授课的时间有限,再加上学员自身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决定了绝大部分学习必须依靠学员自身来完成,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化学习是关键。公众平台的特征使其满足了学员有效开展自主化学习的需求。一方面,课堂上讲授的重难点知识通过不同形式的“小模块”呈现,便于学员学习和掌握;另一方面,平台教学是基于手持移动设备来实现,其操作的便捷性为“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学习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随着移动设备对日常生活影响的不断深入,将移动网络教学环境引入到课程教学活动中,既能满足学员自主化学习的需求,也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教学模式的一种完善。
   二、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远程开放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015年中国移动网站趋势报告》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8.75亿人,每三个中国人里就有两个人在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访问移动互联网。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较前一年增加了7 000万,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超80%,手机和移动设备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入口[8]。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的5.8小时有效媒体接触时间中,利用手机和平板上网时间总计达到146分钟,占42%,远远超越PC互联网(100分钟,29%)和电视(60分钟,17%),并且已经接近PC互联网与电视媒体的总和。手机凭借104分钟的使用时间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媒体[9]。
  为了了解在职成人学员智能手机及微信软件使用情况,2014年9~12月,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6份,回收有效问卷101份,调查结果见下表1。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可知被调查的101名学员都在使用智能手机,在操作系统方面,安卓和苹果系统占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绝大部分,达到91.12%。被调查的学员全部安装了微信APP软件,且大部分人微信的使用频率比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微信公众号对大部分学员来说已不再陌生,被调查的所有成人学员都知道微信公众号,而且一半以上的学员对公众号的关注度较高。调查结果表明,远程开放教育具备使用微信开展教学的条件,硬件和网络环境已不再是制约移动学习开展的因素。学员对微信软件的操作已经非常熟练,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输入关键词查找就能轻松关注课程微信平台。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现
  (一)课程介绍
  统计学课程作为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一直以来都是学员比较“惧怕”的课程。首先,由于学员所从事的工作基本上与统计没有任何相关性,这方面的知识积累极少,对其实践应用情况更是不了解,所以,从学习心态上来说,大部分学员在开始学习课程时就持消极的态度。其次,课程中大多数概念都比较抽象,专业性较强,学员平时生活和工作中对相关内容涉及较少,因此在具体的学习中会有陌生感。最后,由于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公式,计算复杂,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难度逐渐加大,学员的畏难情绪很容易让其对课程学习有抵触情绪。基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以上种种问题,将微信引入到教学活动中,作为开放教育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既可以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程教与学中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开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根据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及微信公众平台所具备的功能和特性,笔者总结出统计学课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教学的基本形式: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统计学课程学习,将课程资源和知识拓展相结合,可互动交流并实现导学、助学、自学一体化的“无时不在”的学习方式。
  (二)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现
  为了更好地将微信平台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笔者采取如下教学策略:课堂教学实行系统讲授,微信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通过资源展示、资源推送让学员在任何时间和环境下随时开展非正式学习,作为正式学习的有效支持。将微信辅助课堂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微信平台的设计,二是课堂教学与微信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
  1. 微信平台设计。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个人可以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编辑,转化为微信公众平台素材并进行群发,学员也可以通过发送预先设置好的关键词自行获取所需要的资源,而且平台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沟通,即编辑模式;另一种为开发模式,开发模式除了具备以上提到的功能外,还可增添其他功能,如查询、浏览等,资源在呈现方面更为人性化,使用更便捷,我们也将其称为微信app。可以说,编辑模式主要倾向于资源的推送,而开发模式更多是资源的呈现。开发模式需要专业团队才能完成,个人目前可以使用的只有编辑模式。随着微信公众平台权限的不断放开,编辑模式功能也不断增加,例如订阅号中增添了自定义菜单,自定义菜单能够帮助课程公众号丰富界面,还能以模块的方式呈现课程资源,意味着编辑模式也具备了开发模式中的部分功能,而这一点对于教师独立开发平台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微信平台的资源设计包括两部分,一是自定义菜单模块的内容设计,二是即时推送消息的设计。自定义菜单可以直接在公众号页面上显示内容分类,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上我们将以课程基本资源、课程导学、知识拓展等内容比较固定、变动不大的资源呈现为主。即时消息由于时效性较强,灵活性较大,因此适合安排在整个面授课阶段作为与学员增强交流,传递教学信息的手段。
  自定义菜单笔者设计为三个模块:课程帮手、统计应用、轻松一刻。每个模块都有各自的功能,每个模块下再设三个二级菜单,具体设置如表2所示。
  课程帮手主要是针对课程学习而设置的一个栏目,包括课程解读、学习指导、微课点播三个二级菜单。“课程解读”设置“为什么要学统计”“课程内容简介”“相关证书考试”三个部分,目的是让学员对课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统计学科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激发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学习指导”栏目将对学习资源的运用和学习内容方法进行指导,让学员能合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微课点播”主要针对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讲解,通过短小的视频对课程中的公式及其应用进行介绍,将计算题作为一个专题独立出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讲解,便于学员理解和掌握。   “统计应用”包括“应用领域”“数据分析”“热点解读”三个二级栏目,主要介绍统计方法、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如何运用统计学知识对经济现象进行解读。设置该模块目的在于进一步激发学员对统计学的兴趣,用课堂外的知识吸引学员眼球,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轻松一刻”注重的是与学员的互动交流,设置了“趣味统计”“交流互动”“微调查”三个栏目。除了“趣味统计”是对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统计案例进行介绍外,“交流互动”和“微调查”都是可以让学员进行参与的栏目,既实现了在公众平台上的师生沟通,也增强学员对课程平台的使用体验,使得基于平台的辅助教学形式不再那么单一。自定义菜单三模块内容在手机中的界面呈现如图1所示。
  推送消息由于时效性强,因此在内容的设计上可以结合课程教学进度来考虑。根据授课进度,设计适合不同阶段的图文消息,既充分考虑到学员学习心理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同时也符合教学过程的规律。例如,授课前期应设计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具有趣味性的消息,或是对课程、学科的一些简单介绍。整个授课阶段,根据具体的教学进度,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可以是每次授课的重难点,也可以是与内容有关的现实案例,还可以是相关的教学信息,力求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授课环节结束后,推送消息的内容应有助于学员开展期末复习,如重难点梳理、计算题解题归纳总结等。在设计图文消息时,只着眼于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到阅读的趣味性,如图片的选择、字体的大小,颜色的搭配,标题的设置等,也是影响消息推送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总而言之,适合的内容加上恰当的呈现模式是一条高质量图文信息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
  2.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与其他网络院校不同,电大教学活动的开展包括两个途径:一是提供面授辅导课;二是提供相应的网上学习平台,学员既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通过听面授课达到学习的目的。将微信公众平台引入到开放教育教学中,与面授课相结合,将课程资源设计成更适合在手机上阅读和浏览,再根据资源的不同定位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呈现模式,以点对点的形式及时推送给学员,学员只要登录手机微信平台即可查阅课程的相关信息,为成人学员利用空余和闲暇时间开展非正式学习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微信平台功能强大,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是把它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即作为支持正式学习的一种工具,目的是提供更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让学员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资源信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为了探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及其效果,笔者将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授课前期、授课期、授课结束期,根据每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自定义模块是以固定的模式呈现在平台界面上的,因此对于已经关注了课程微信平台的学员来说,随时随地都可以查看该栏目上的各种资源,所以我们在此讨论的教学策略是针对信息推送而言。
  (1)授课前期。在开课之前,可通过班级QQ群告知微信公众号名称,让学员进行关注,学员通过简单的手机操作便能成功关注课程订阅号。为了让学员对平台有一个好的初始印象,我们在“被添加自动回复”中设置了欢迎语,用热情亲切的语句为即将开始的课程学习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授课开始之前,教师可向学员发送关于课程的相关信息,如授课时间、总授课时数、授课地点等(见图3),也可推送关于课程导学的相关信息(见图4),还可以向学员推荐一些通俗易懂的课外参考书(见图5)。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支持图片、文字、语音、视频四种类别的资源传送。现有的网上学习资源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发送到学生手机上,需要注意的是资源在发送之前必须进行调整,尽量用简短的文字将问题说清楚。在推送多条信息的时候,我们运用“图文消息”的模式。图文消息类似于一本“小杂志”,“小杂志”的首页面有标题和图片,标题可以有多个,每个标题根据内容搭配相应的图片,既有良好的视觉冲击,也提供了菜单式阅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阅读喜好,点击标题到二级界面阅读。考虑到成人学员工作和家庭事务较多,容易疏忽课表信息,因此我们将每个学期授课时间安排、地点、每次授课的内容录入平台,通过平台的关键词回复功能,学生可在任何时间通过输入“课表”一词查询到相关信息。
  (2)授课期。每堂课都包含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强化。这三个环节贯穿整个授课期。在此期间,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的作用,实现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辅助。例如在讲授第四章“综合指标”时,笔者设计了如表3所示的教学方案。
  授课前,通过平台向学员告知授课内容安排,发送相关提示信息及要讲授内容的课件,学员可自行预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初步了解。
  面授课是教师与学员面对面的交流环节,在此过程中,学员的学习效率是最高的。教师借助自制多媒体课件,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获得较多的知识。授课结束后,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将重点内容对应课件及时发送,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可以起到知识强化的作用,另一方面,没有参加面授课的学员通过手机查看课件可以对授课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以第四章为例,学生接收到的重点内容课件展示如图6所示。
  授课期,教师通过公众平台除了向学生发送教学相关信息外,还可不定时的发送与课程内容或学科发展有关的一些信息,让学生了解课程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课程中有关概念在具体实践中的操作等,从而提高和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此外,还可结合具体的授课进度,发送有助于学员理解概念的信息,或是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的实时热点新闻等。
  (3)授课结束期。整个面授过程结束,教师在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复习后,接下来就进入学员自主开展课程复习的阶段。在此阶段中,教师将复习资料制作成适合学员在手机上查看的形式并进行发送。学员也可自主回复预先设置的关键词从而获取相应的复习资料。例如,学员发送“复习资料”,可对应的获取本课程的期末复习图文资料,如图7所示。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微信公众平台可实现教师与学员之间的实时交流。平台中的“消息管理”栏目可查看学员发送的消息,教师可一一进行回复(见图8)。例如,每次面授课结束后,教师可通过平台向学员进行询问,了解学员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一对一”的教学辅导。此种方式还为学员对课堂教学中不完善的地方提出建议提供了一个渠道,由于是一种“一对一”的交流方式,且学员可以对自己的身份进行保密,因而可引导他们说出自己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有利于教师改进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平台进行交流的缺陷是学员通过平台发送的消息目前只能通过电脑进行查看,且只显示最近5天的消息,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查看和回复,但不能完全做到实时回复。
  (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在使用微信平台辅助课堂教学一段时间后,为了了解学员对微信开展学习的认可度以及微信平台辅助教学的效果,笔者借助微信平台“投票”功能开展了问卷调查。截至目前共有53名学员参与调查。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
  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员都肯定了运用手机开展学习的优势,学员对课程微信的关注度也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通过课程微信平台开展自主学习的模式。在对不同学习方式的选择中,混合式教学更受到学生欢迎,其中又以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最受到学员的认同。在对平台资源进行打分的栏目中,学员打分都在8分以上(1分表示很不满意,10分表示很满意),表明学员对平台上资源的满意度较高。综合以上结果,笔者可以得知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统计课程的应用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调查还得知大部分学员比较偏爱文本+图片类型的学习资源,且对于课程实践和应用有关的资源比较感兴趣,这一结果有助于接下来平台资源内容和形式上的改进。
   四、总结
  将微信平台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强大的文本语音交互、资源分享、资源发布、资源检索等功能,实现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从微信平台建立、资源建设到最后运用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整个过程中,笔者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做了一些思考。关于微信平台在教学中的定位,目前普遍的一种观点是将手机移动学习完全取代课堂学习或者基于PC端的电脑学习,因此在资源建设中,教师会把完整的课程学习资源都放到微信平台上,以期能满足学员各方面的需求。而本文更倾向于认为微信平台主要是起到引导和激发学员学习兴趣的作用,是传统教学的辅助手段。智能移动终端虽然携带方便易于操作,但存在屏幕小的问题,不适合长时间观看。呈现的资源内容上应比较轻松、篇幅也不能太长。视频资源的制作应以微课为主,时间不超过8分钟,以便于观看。学员若想系统完整地进行课程学习,可通过参加面授课或者登录相应的学习平台来实现。再者,平台沟通的时效性问题。微信平台的师生“一对一”交流目前只能通过PC端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沟通的时效性,最理想的方式就是教师和班级学员成为微信好友,学员可随时和教师进行交流,但此种做法相当于先设置了一道门槛,即“双方加为好友”,而这在实际操作中会有一定难度,这样就需要教师能及时查看学员在平台上发送的消息并进行回复。
  微信平台功能强大,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为非正式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它终究只是一种学习辅助工具,我们不能依靠微信来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替代。在以传统教学为主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微信自身的优势,将其应用到课前和课后环节,弥补面授课的不足。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虽然在“统计学”课程的应用取得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如“交流互动”栏目是以学校的课程讨论区为平台,进入讨论区需要登录,这样不便于学员随时留言。在今后实践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在内容和技术上都加以改进,使基于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更为完善。

相关论文

混合式开放教育混合远程公众开放
基于DAB变换器的舰船中压直流混合储能
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船舶避碰路径规划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职院校管理类课程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读写教学模
兴义市农业改革开放40年发展历程及主
试论远程开立单位银行账户业务管理思
浅谈微课在开放教育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
疫情影响下对推进远程审计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