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4-0115-02
  一、问题的提出
  “有效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教育较为关注的话题,曾经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作为主题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研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在教学中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在数学课上动口、动手的机会大大增加,使得数学课堂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加了,教师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提高,但是,在表面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下,学生真正的收获是多少?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多少锻炼?教学的有效性又有多少?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如果没有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很可能就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使课堂教学陷入一片混乱的状态。正如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毓信在《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一文中所说“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善于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提出恰当的问题。”
  (一)新课程的上课概况
  笔者有机会参与了中学数学课的教学,听取了一些青年数学教师的课,这些教师都是课程改革的积极分子,新课程理念掌握较好,讲课的方式和方法灵活多样,使得数学课成为学生积极活动的场所,学生不时的大声回答问题,不时的展开激励的讨论,不时发出阵阵掌声,甚至有时候掌声还带有节奏,使得数学课热闹非凡。
  (二)热闹后的反思
  众所周知数学是培养人思维的一门课程,形式上的积极和活跃固然能吸引很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但是,在一线教师的课堂上,笔者也发现了一种现象,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在跟着大家随波逐流,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他们根本没有来得及思考,就有基础较好的学生随口答出,于是,他们为了跟上那些学生的步伐,也不假思索的随口附和,而此时,教师就会听到大片的正确的回答问题的声音,认为学生已经懂得了该知识点,就进入了下一环节的教学中去。可当教师布置了练习让学生去独立完成时,那些随声附和的学生却不知所措。
  二、提问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一些数学教师对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乏研究和探索,使课堂提问流于形式,表面上看有问有答,实际上提问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习潜能的挖掘和开发作用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教师所提的问题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过难或过于简单,出现课堂上“启而不发”的局面和只回答“对”或“不对”等流于形式的情况;(2)不给学生应有的思考时间,提问后急于知道答案,使大部分学生应有的思维训练落空;(3)喜欢正确答案,对错误答案或不合理的地方不能恰当的分析,导致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不到发展;(4)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组织形式过于简单,常以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情况缺乏全面了解;(5)课堂上大多数是教师问学生答,缺少学生问教师答的情况。
  三、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
  笔者认为,要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仅使学生的行为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重要的还要让学生的思维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愤”“悱”状态。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成为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教师对问题要进行精心设计
  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诱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深度交流,从而提升学习水平。课堂上的时间是十分宝贵的,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大的有效教学,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用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研究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也是值得每位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1.注意问题设置的目的性。教师设置的问题,要根据课堂内容的需要,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上课初要根据本节新课内容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复习提问,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课堂中要在知识的关键点处提问,比如一个概念或定理出示后,要在概念或定理中的关键词方面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及时掌握一节课的难点和关键;在解题过程中,寻求解题思路的关键点处提问,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自己探究解题的方法;在课堂小结环节提问学生,来检验学生对一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来设置问题,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问题要设置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一般来说问题的设置都是由浅入深,简单的问题找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以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挑战性的问题要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在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时,教师可做适当的提示和点拨,给学生以脚手架,使学生能有所发现,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3.注意问题的深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是挖掘学生智力源泉的重要方法。教师的提问不要流于形式,不能简单的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而提问,以为提问多了就是启发式教学,学生回答多了,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提问若都是简单的“是”、“对”都没有任何意义,时间长了,一些学生就懒于回答这些低级的问题,思维就会跑毛。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提出一些高水平高质量的问题,可适当补充一些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题目,象中考题、竞赛题等。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找准探究的起点,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举例发现、猜想验证以及合作交流等过程,从中体验知识的“再创造”,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提问的形式要多样化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提问。比如可以采用一下方式进行。
  1.悬念式提问。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新学知识内容本身的直接兴趣;2.激趣设问。教师要善于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改造,创设问题情境,使一些常规题目变成新颖的挑战性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3.巧变设问,同一个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能力。4.为了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可进行探究式的提问.
  (三)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
  1.提问后适当的停顿是实现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师的数学公开课,为了实现课堂气氛的热烈,教师总怕出现冷场的时候,于是每当提出一个问题后,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让学生回答出来,很少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若有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出来,教师就立即迎合并称赞说:“真棒”,一些将要思考出来答案学生的思维就会受到影响,也终止了思考,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压根还没有任何头绪,就随声附和正确的答案。若教师提问后没有学生马上答出,有的教师就立即提示,不给学生任何时间。笔者认为,教师提问后若有基础好的学生马上答出,教师应该说,大家思考是这样吗?他的答案对吗?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若提出问题后没有学生回答,教师不要急于进行提示更不要说出答案,而是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再进行提示。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都参与到教学中来。
  2.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进行因势利导,要进行总结和点评,甚至重点难点内容还要重复和强调。
  3.教师还要注意及时追问和反问。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追问和反问,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为什么?是这样的吗?”,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明确,使全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要处理好“预设性提问”与“生成性提问”
  所谓教师的“预设性提问”,就是教师在备课中所预先设计好的提问。由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想法。而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想法,所以,教师除了精心准备“预设性提问”外,还需要在课堂教学实际活动中考虑“生成性提问”,也就是说,要基于学生的思维情况来提出问题,进行恰当的“生成性提问”。
  (五)让学生的提问成为教师提问的有益补充
  课堂提问不是教师的专利,学而不思则罔,教师要能给学生充分质疑的机会。我们的学生太善于回答问题了,回答的再好,也只是被动的在教师的牵引下的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爱因斯坦说过: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今通过多维有效的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有效地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又成了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如果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索。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探究习惯的训练大有益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展示出来。这样我们才更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更具针对性,也许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更是值得大家不断探索和追求。

相关论文

课堂有效性有效数学教师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
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果树栽培学有
浅谈教师的哲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
浅谈企业优化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有效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