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社会主义论文

在经济全球化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又称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发表的一份报告中,对其的定义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加。” 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它既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化,也是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生产全球化;其二,贸易全球化;其三,金融全球化;其四,投资全球化;其五,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思想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弘扬表现人类社会属性的社会制度,团结亿万人民成为谋求自身利益和实现整体利益的社会主体,成为自我全面发展和参与国家治理的社会主体,前所未有地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中国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动员全体人民的聪明智慧,共同创造社会财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设独立自主和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和创造属于全体人民共享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拓展的道路。党的十八大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新高度、进入了新境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了基本框架、规划了主要途径。
  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以贸易国际化为先导,以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生产全球化为显著特征,以跨国公司全球活动为微观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既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又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进程,并在这一进程中发展自己,对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一种严峻的挑战。就中国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又要融入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其挑战的严峻性更是不言而喻。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要想在21世纪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必须跻身于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发展机遇
  全球化进程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它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促进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的形成,从而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营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同时经济全球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普遍交往,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共同利益在增加,交流与协作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这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十分有利的国际和平环境。
  经济全球化为社会主义中国充分利用世界上先进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提供了有利时机。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真正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为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提供的各种条件,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世界的整体发展,全球化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支持发展中国家经济和改善全球环境的责任。全球化为我国的人民加强同世界人民的交流和联合提供了条件。
  (二)经济全球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倡导和推动的,是由大跨国公司所主导的,而这些大跨国公司基本上都为发达国家所有。这也就不可避免地使经济全球化在内容上表现为资本的全球化,即发达国家市场经济规则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实力不同,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利益大部分为国际大跨国公司所获得,也就是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获得,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
  经济全球化要求创造全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要求政府全面退出经济活动,大大减少对经济过程的干预。然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导向功能。在这一体制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除经济方面之外,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冲击,面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竭力采取各种手段推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中国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进攻和挑战的考验。在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如何维护国家主权,如何维护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与民族优秀文化等方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挑战,首先表现为一种思想观念的挑战。中国能否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首先也表现为我们有没有从全球视角与中国命运的相互关系来认识和抓住机遇的意识,因此,当前最基本的一项任务就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大力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的经济全球化观念和意识,深刻认识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孤立进行,必须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从而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全球化进程中争取应有地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基本经济制度方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方面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这条道路。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更要坚持这条道路。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积极融入到全球化中,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获得自由的发展,并通过发展来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证明自己的历史必然性。

相关论文

全球化中国社会主义主义特色社会
试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维护农民经济利益
试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浅谈新中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与演变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儒家体育思想特
东北振兴的中国经济学视角及其产业选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
社会化电商拼多多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