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数学论文

如何上好初中数学活动课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55-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国家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把活动课正式纳入了中小学课程,这是中小学课程设置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数学活动课,突出表现为数学教学在活动中进行,即“数学+活动”。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必须贯穿始终。活动中既包括操作性活动(动手),也包括观念性活动(动脑),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导、学、做三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说明了这一道理:“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在活动中,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为了使数学活动课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本人认为上好数学活动课应体现以下五个方面。
  一、寓教于乐,增强趣味
  以富有趣味性的知识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参加数学活动能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
  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本人安排了一节“24点游戏”的活动课,要求学生分别抽取四张扑克牌:[1(A)―13(J表示11,Q表示12,K表示13)],其中红色表示正数,黑色表示负数,计算±24,列出算式并写出计算过程,然后公布。在游戏期间采取多种比赛方式,使学生在游戏、快乐、竞赛的气氛中感到乐趣无穷,学得轻松、玩得愉快,同时满足了他们的好胜心,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二、面向全体,注重普及
  数学活动课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应当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因此所选择的活动内容既要突出操作性,又要结合学生实际,注重普及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动手做一做。
  如在学习《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这一活动课时,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求学生作好三棱锥、四棱锥、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等,我们就应该按老师的要求来完成。在做这些几何体的活动中,我就可以了解些结果,首先完成了“做一做”。通过讨论、相互比较,学生在活动中就掌握了本节知识,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探讨这些纸包装怎样才最节约和方便,还了解了一些常用的包装常识。这样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让所有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
  三、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学生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因此上数学活动时要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如在设计《地砖的镶嵌》这一节数学活动课中。首先要求学生准备好硬质做的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及正八边形各20 个。活动过程如下:
  (1)使用同一规格的正多边形进行镶嵌,哪些可镶嵌成功,哪些不能,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实践后易得出结论:如果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镶嵌,那么共顶点的各个角的和必须等于360 度。因此,这种正多边形的角度必须是360的因数,所以只可能是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2)使用不同规格进行混合镶嵌,可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学生多次试验后发现以下几种组合方法:(A)2 个正三角形和2 个正六边形;(B)3 个正三角形和2个正方形;(C)2个正方形,1 个正三角形和1 个正六边形(有两种不同图案);D)2个正八边形和1个正方形。
  (3)由学生各自设计一种美丽的镶嵌图案。教师提供两种样式作参考。完成后,各小组选择不同的镶嵌图案,进行展示评比。
  这一节数学活动课研究了铺嵌地砖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对自然界中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思考,就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加以探索和解决。
  四、拓展延伸,渗透创新
  数学活动课可以安排大量的思维训练内容和动手操作内容,通过这些充满了数学逻辑的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励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勤思、善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课体现了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在活动中学生表现相当活跃,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探究发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自主探索,实践操作
  自主与实践是数学活动课的精髓,因而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就活动课而言,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较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如,在学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时,老师安排了操作的活动课,利用微机让每个学生自己上机操作“七巧板的拼图”及“图案设计”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学生在活动中还能兴趣转移,以满足学生多种兴趣爱好的需求,适应每个学生不同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有所得,也让大家对数学更有感情。本节课经历了“猜想、实践、验证”的活动过程,由于学生亲自参与实际测量,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因此这节活动课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和分析归纳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上好数学活动课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同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能力得到锻炼,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

相关论文

活动课初中数学活动如何
试论财务分析如何有效为企业经营决策
数学应用意识与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思考
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空间观念的培养策
浅谈如何提高图书馆图书流通管理的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信息化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应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试论如何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与创
浅谈如何提高办公室文秘工作的质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