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对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构想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以此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作用”。总而言之,文化建设是一个大的概念,文化建设在高职院校的各项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作用
  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是普通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伸,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大系统的亚文化形态,其基本内涵是指在长期技能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理念心理、审美标准、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风、文化活动风格等。他是推动高职院校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培养良好校风,优化教学环节,以促进学院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与此同时,也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以及价值取向、做人理念等方面的形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有着直接的育人功能,能满足大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需求。
  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而狭义上主要指的是精神方面的内容。而文化总体上我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就是我们所说的衣食住行,主要是以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层次为主;中层则是借助物质体现的精神的礼仪、风俗、法律等方面;最底层方面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审美观。而这三个层次是相互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构成共同的统一体。
  校园文化主要是一种特殊存在的社会文化,我们可以将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引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暗示性和渗透性。高职校园文化是为学生创造一个陶冶心灵的场所,对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具有把师生员工的文化生活引导到正确方向上的导向作用和自我教育功能,是学院凝聚力、向心力的所在。二是社会辐射作用。主要表现在既接受社会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校园文化的升入发展主要是把校园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达成平衡和协调发展的地方,从而实现对人精神、心灵以及性格的塑造,达到社会化的目的。三是情感交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的潜移默化。高职校园文化可以激起师生情感世界的变化,可以通过人的情感作用对言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产生交流的共鸣。
  2 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构想
  2.1 把握原则,努力培育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处在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是学院精神、传统和作用的综合体现,也是塑造和培养人的最重要的教材和教师。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分支,广义上指的是在学院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促进学生成长和提高全员文化素养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娱乐以及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合作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狭义上则是指包括全体师生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价值取向以及知识和能力结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上的精神文化。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特点,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一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则;二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三是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的原则;四是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我们要在把握这四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学院的发展定位,以此强化办学特色。因为发展定位是任何一所高校在竞争中独立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办学特色更是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主要标志,如果发展定位不清晰,顶层设计不明确,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就会失去就业市场,进而失去学院发展的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和教学特色,最终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
  2.2 正面引导,营造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园文化理念、历史传统以及校园大多数主体的认可,以此遵循共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内容,这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和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引导师生形成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学院精神,把历史凝练成的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将其做到一面新旗帜统领学院文化,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办学思路以及办学的特色,以此形成统一的奋斗目标,师生员工思想等。建立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树立典型,弘扬正气,形成团结向上的工作局面,既给与精神鼓励又给予必要的物质鼓励。要进行必要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与包装,形成反映学院精神风貌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开展丰富多彩、文明健康的文体活动,弘扬主旋律,展示精神风貌,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2.3 构筑硬件,建设高雅宜人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水平外在的一种标志,主要包括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各种教学、实训以及科研、校园环境等方面。为了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就需要加强校园的文化建设,必要时要抓紧硬件建设,使学生在布局高雅怡人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其中,雕塑、景点、修读点和壁画在校园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保证具有长期的艺术和人文价值,使广大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而环境和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布局良好的校园环境本身也是一本教材、一张名片,对师生的行为和观念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还有教室、实训场、食堂、图书馆、宿舍、运动场等都属物质文化范畴,都是师生每天学习、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都要对其进行重点规划和建设,进行整体包装,形成具有特色的物质文化。
  2.4 强化管理,努力营造和谐的制度文化。制度即规范,是保证高职院校正常运转、维护教学、生活秩序的基本规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准则,主要规范各种规章制度等,以此体现学院管理的价值观等。就学院管理文化而言,制度是形成一种校园文化的“定型器”。也是切实制度、完善和强化激励师生奋发向上的各项工作运行的制度等等。通过长期规范的制度约束和管理,使师生习惯成自然,形成良好的制度文化和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2.5 突出“三风”,努力培育严谨的行为文化。行为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行为文化是校园的“活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各种行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学风等等。这就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要把领导班子建设好,强化团结协作的意识,树立开拓进取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通过领导班子的带动和领导,就会形成团结、协作和严谨的校风面貌。二是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加强师德建设,除了培养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外,还需要强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以此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使教师勇于探索科学理论,形成良好的教风。三是要培养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素质以及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形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养成积极向上的学风。
  2.6 重视载体,形成和谐有序的舆论文化。首先就要积极发挥校报、学报以及校园广播站等校园网络媒体作用,加强宣传阵地和载体建设。特别是要充分发挥校园的网络优势,积极构建网络的德育工作体系,创建专门的德育网站,完善网络资源,使之成为大学生网络阵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要切实加强学生社团的文化建设活动,加强对各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引导。通过正确的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最后,还需要加强学校宿舍文化的建设,探索以学生公寓为基地的方式和途径,组建一些直接面向公寓开展的各种学生活动等,保证校园文化在不同方面都能顺利进行。
  3 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实践
  多年来,我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
  3.1 宏扬正能量、注重打造催人励志的精神文化氛围。为了引导师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学院结合自己的办学思路、特点、历史沿革、专业特色等,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办学条件,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形成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通过努力,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能力,把学院建设成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学生成才、家长满意、社会称誉的技能型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和奋斗目标。藉此来深入实践办学理念和学院精神,增强师生员工的使命感、自豪感、归属感。吸收中国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和企业先进文化,凝炼、丰富校园精神文化氛围,发挥文化引领和育人功能。按照体现特色,增强引领、规范作用的原则,修订凝练出“明德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求真求实求精求能”的校风;“学高为师,艺精为范”的教风,“德能双修学以致用”的学风等特色文化标志,营造知行合一、乐教会学的良好风气,形成朴实厚重、规范精细、和谐共荣、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校园品质文化。
  同时,通过校企文化交流和共建融通,探索现代企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结合专业特点,建设体现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不同行业企业特点的特色主题文化环境。通过举办企业家讲坛,技能大师工作室授道、优秀毕业生讲座、校内模拟企业管理等措施,以及与企业联合开展企业文化和职业素质教育等活动,藉此营造教学环境的职业化氛围,使学生在学校时就能熟悉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和要求,形成企业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统一。
  另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与职业素养教育。实施“一本教材、一个平台、一体培养”工程,构建职业素养课程、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平台、专业技能培养“三位一体”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以及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参与”的职业素养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优秀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坚持和推广“经典诵读”活动,建设以传统文化和工业文化为主题的厅廊文化。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知行讲坛、社会调研、企业实践、志愿者服务、理想?成才技能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和职业素养。先后成立了20多个学生社团,充分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促进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坚持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倡导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成长,以此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风险的能力以及创业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够更好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3.2 打造有高职特点的优美校园环境,形成高雅宜人的物质文化载体。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先后改建老校区的近四万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和实训楼,扩建了一万多平方米的综合运动场,新建了沿街围墙和绿化带,新增绿化面积2500余平方米,校园整体绿化面积达到了18400余平方米,绿化面积达到了27%;硬化了环校道路,新安装了高雅新颖的环校路灯,对教学楼、图书馆和学生公寓等设施进行了改装、修葺或清洗粉刷,对宣传橱(栏)窗、校园网、广播站等进行了改造或更新;学院新校区于2006年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几年的不断完善,现在新颖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学生餐厅,高标准配置的实训教学楼等均已投入使用,功能齐全的标准运动场已然建成,别具一格的校园内路标更增添了许多高职文化底蕴,同时建设了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景点式休读点,雕塑群、林荫小道密布在绿荫之间,整个校园都给人独具魅力,耳目一新的感觉。
  3.3 规范管理工作,创造健康和谐的制度文化环境。首先要加强和完善学院内部管理,完善教学、职称评聘、校务公开以及人事管理、财务规划和校园文明建设等方面的200多项制度,并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使学院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工作效率显著提高;二是制定了激励教师参加教研、科研企业锻炼、在职培训、技能大赛、考核验收等方面的各项制度,把提升教师素质作为才人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明显有逐步提高;三是规范学生管理工作,创建了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制定了相应制度,对学生的学习,作息、内务卫生、课外活动、言谈举止等日常学习和生活进行规范化引导。
  3.4 树立良好校风、形成有个性特点的行为文化。学院高度重视校风建设,近十几年来,学院党政班子的主要成员更新换代虽然频繁,但大多数都能够团结一心,密切配合,开拓进取,对学院形成良好的校风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时,注重抓好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赴企业实践锻炼工作,每年都将派出约四分之一的教师轮回到国(境)外、省外以及省内的国家级示范院校学习或到知名企业锻炼3周以上,以此开阔眼界,提高他们的教学和知识更新能力。二是加强师德建设,定期开展教育,树立典型,鼓励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三是鼓励教研科研工作冒尖,将教科研成果与职称评聘紧密结合起来等。在学生队伍建设方面,重视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融合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文化精华,提倡孝敬父母、报效祖国和家庭。通过新生军训、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知行讲坛等多种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学院2012年开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全体在校生每周一、周三、周五跑早操,周二、周四早自习时间组织经典诵读,每天上午大课间作广播体操,每天宿舍内务军事化达标,促使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严谨精细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断增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毕业生以“素质高、技术好、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近5年以来,学生参加全省、全国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2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4个;省级团体特等奖1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13个。31名学生因在全国、全省技能竞赛成绩突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和“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获得省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的师生数量居于全省同类院校首位。在2013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我院学生在获得山东省级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的基础上,《机械产品数控加工》项目组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又获得团体二等奖。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山东省高等学校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单位”、“山东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学院被国家10部委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

相关论文

文化建设高职院校实践建设文化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浅析“四色文化”背景下江西省旅游商
河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