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论高校学生工作进公寓对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3-0220-02
  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扩招的步伐在加快,如何完成所担负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历史使命是高校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学生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培育人才是教育工作的目的,那么,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当前,在我国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选课制后,大学生在校内的流动趋于分散化,不再有固定的教室,传统的班级概念逐步弱化。与之相对应的,公寓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集中的活动场所,除去上课,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学习、吃饭、娱乐、交流、休息。尤其是网络进入公寓之后,他们更可足不出公寓而知天下事,当然,亦衍生了“女生天天看韩剧,男生天天打游戏”的不良校园现象。不管怎样,都说明了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公寓。而且,除去亲情、爱情,他们十分重视室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室友情还弥补了亲情与爱情的不足,因此,公寓小集体的观念日益强化。与此同时,高校后期集团的日益成熟,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这种形势下,公寓成为大学生相对固定的生活空间,也成为高校各项管理活动的基本载体与落脚点,而学生工作进公寓对人才培养则能够起到更有益的作用。正因如此,哈尔滨商业大学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自2004年起,坚持学生工作进公寓,从书记到辅导员,都在第十五学生公寓办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创造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手段和方法,因此,成为黑龙江省高校中学生工作进公寓的样板,曾先后接受了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并有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学院、海南琼州商学院、天津商学院等兄弟院校先后来访参观,第十五学生公寓还多次代表哈商大接受黑龙江省爱卫会的检查。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认为,学生工作进公寓这一工作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对于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学生工作进公寓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喜爱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他们关心时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是社会经验少,容易盲目冲动的群体,对事物的认识和自身的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感染,做出错事甚至酿成恶果。
  学生工作进公寓后,从党总支书记到辅导员都在公寓办公,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和日常观察、聊天,他们能够直接了解到90后学生的所思所想,对什么感兴趣,对哪些问题敏感,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使之分辨是非,明理正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哈商大能建学院自学生工作进公寓以来,从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院团委书记到辅导员均经常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问题,针对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困惑、大二学生学习能力的困惑、大三学生研究能力的困惑、大四学生毕业就业困惑以及学生们人际交往的困惑等,建立档案,开会座谈,然后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且,经常性地在公寓楼下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比如举办以“开启新征程,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的“两会”图片展、开设以“榜样的力量”为主题的榜样库建设展等等,在学生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二、学生工作进公寓能够从细微处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及时处理公寓内的安全隐患
  当代大学生一部分处于家长的过度保护之下,自理能力和自制力较弱,对他人的依赖性较强;另一部分由于家庭贫困,生活困难,个性敏感,需要较多的关注和关爱。而且,他们大多数安全意识不强、生活经验不足、自我防范和保护的能力较差,容易引发各种事故。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公寓是校园内事故隐患的严重区。而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后勤集团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提供商业服务为主,弱化了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能,他们缺乏像老师一样的耐心细致的教育精神,也没有能力承担思想教育的任务。
  学生工作进公寓后,这种矛盾得到了解决。辅导员老师常驻公寓,能够从细微处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学生为本,体现出人文关怀,减少他们离家、离开父母的悲伤,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公寓内的安全隐患,如学生乱拉电线、乱用电器、盗窃行为等,将对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的危害降至最低。此外,辅导员还可以记录学生在公寓内的日常行为表现,纳入德育考核,作为评奖、评优、评助、入党、就业推荐的重要依据。
  哈商大能建学院正是考虑到学生工作进公寓能够贴近学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把亲情与友情融入日常管理之中,让远离父母照顾的大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人文关怀,才始终坚持这一工作模式。无论是新老教师,均不计个人报酬,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与学生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学生寝室走走、转转,督促未起床的学生去吃早饭、上课,嘘寒问暖;每年举办一次寝室文化节,以寝室文化及生活事件为契机,增进学生们间的友谊与集体荣誉感;他们还与特困生结对子,捐款捐物,积极为学生联系勤工助学岗位,从生活上处处关心他们,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好评。
  三、学生工作进公寓能够发现和培育优秀的党员队伍,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团活动
  党团工作进公寓是学生工作进公寓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发现一名优秀的党员积极分子,不应当仅仅通过一两件事,而是需要考察其日常行为,看其是否具有始终如一的优秀品质。只有发现和培育优秀的党员队伍,学院的各项工作、文化活动才能落到实处,做出精彩。   学生工作进公寓后,能够扩大党团组织的覆盖面,形成院党总支―年级―专业―班级―寝室的多级化管理,构成以点带面、动态调节的机制;有利于发挥党团支部的桥梁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加强学风建设;能够使学生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体现学生党团组织的先进性与自律性,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哈商大能建学院将党团工作进公寓作为学生工作进公寓的重中之重,在十五公寓设立了专门的党团活动室,定期进行党员干部培训,鼓励党员参加自治组织,经常性开展党团活动,如“书香商大――支部读书月”汇报展示活动、“青春梦想在行动,大手拉小手,共圆中国梦”活动、“感恩在于心,诚信在于行”系列活动等,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挑大梁,办得有声有色。另外,为在学生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营造“讲政治、讲文明、讲学习、讲卫生”的宿舍氛围,还评选党员示范寝室,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能建学院学生宿舍“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间文明寝室,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
  四、学生工作进公寓能够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近几年,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在加快,但同时,生源质量也在下降,学生的生源地不同,受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不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也有相当大的差异,同一公寓内部容易出现各种矛盾和偏差。而辅导员在办公楼办公的传统模式使他们很难对学生的细微状况进行了解,辅导员想找学生、学生想见辅导员都是一件很难的事,而且有些问题在办公室这一环境下,学生觉得不便开口,久而久之,学生出现问题不愿意跟辅导员老师沟通,导致矛盾加深、问题加剧。
  学生工作进公寓后,辅导员在公寓办公,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他们与学生同吃同住,每天都与学生见面,学生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找到辅导员,这样既在感情上拉近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没有孤立无援之感,同时能够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不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的能力、情商、知识储备、应变能力、奉献精神也得到了检验和锻炼。
  哈商大能建学院的辅导员在学生工作进公寓这一工作模式中,探索和总结出“一心二爱三培养”的工作经验,即责任心,爱岗位、爱学生,不断培养自身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他们经常深入学生寝室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每天中午都不休息,办公室的门时刻为学生敞开,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经过多年发展,培养出了一支优秀的学工队伍,获得了黑龙江省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和“三育人”的荣誉称号等。
  五、小结
  国务委员陈至立曾在报告中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工作进公寓适应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真正体现了高校“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贴近学生实际,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更具实效性和人性化。不过,“学生工作进公寓”这一工作模式要想发挥长效作用,需要依靠健全的制度和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还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地探索、改进、总结优秀的实践经验。总之,学生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人才的素质教育、学校的学风建设、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都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关论文

学生工作人才培养公寓实践高校人才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提升影响因素
试论医技、药学及护理开设门诊实践与
试论战略重组企业文化融合创新与实践
浅谈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动态化管理建设
浅谈高校思政教师法学素养培育的三维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