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7-0254-0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范畴逐步拓宽,内涵日益扩大和完善,以刚性管理为特点的管理模式日渐凸显其不足, 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一、柔性管理的特征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是相对应的,刚性管理强调遵守和服从,具有不可抗拒的特征,多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学生进行控制、管理柔性管理则“不能仅靠制订几项制度、规定几条纪律就能实现的它既要控制,又不声色俱历,既要控制,又要自然而然、自觉自愿;既要控制,又不违背心理和行为规律”柔性管理是符合组织价值观下的自我约束、自我改善,但是,并不是要抛开学校的所有制度。柔性管理是以刚性管理的一些内容为前提和基础的,可以想象,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的组织必然是无序的、混乱的,柔性管理也必然丧失其立足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润滑剂”,是刚性管理的“升华”
  二、研究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意义
  1.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开展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广泛采取刚性管理模式,监督#约束#强制与惩罚等方式,忽视学生的感情及尊严,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妨碍学生创新能力及自主意识的培养,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及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必须构建出较为人性化的,利于师生关系发展的柔性管理模式。
  2.满足社会对高技术#高情商人才的需要
  现如今经济发展飞速,社会竞争异常激烈,如何培养,怎么培养高质量的高职学生,是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的教育宗旨应该是培育出具有创造性、能动性、灵活性的新一代的大学生。会融会贯通、有责任感、懂礼貌、有团队协作精神等,很显然,单纯依靠刚性的管理方法,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所 以 引 入 柔 性 管 理 势 在 必行。
  3.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分散化、多元化,思想有隐蔽倾向,此外,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未成熟,需要面对学习、生活、交友、感情与职业等人生考验。柔性管理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了文化关怀,并且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反应及内心需求,符合了学生身心特点与价值观念的变化。
  三、柔性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现
  1.树立“以生为本”理念
  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通过对学生实施人性化教育、个性化培养,达到隐性育人、环境育人的效果。因此,管理主体要充分认识到实施柔性管理的内涵和必要性。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差异,宽容学生的错误,注重学生的参与,更多地给学生以信任、激励、提醒,增强学生的信心和成就欲望,突出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鼓励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进行策略思考,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检查、监督、控制和调节,从而保证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功能的有效发挥。
  2.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模式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我们要建立一套具有时代特点,科学、合理、完备的学生工作模式,使柔性管理发挥整体功能。首先要运用柔性管理的思路。高职生个体差异大,可塑性强,教育工作者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相应地调整管理策略,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管理效果。其次要制定柔性规范。有了柔性规范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使高职生形成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用这种时代精神来融合学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再次要设立柔性目标。柔性含有全能的意思,既具有适应不同情况的能力,又含有坚强、韧性,忍受变化带来的负而影响的能力。
  3.创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氛围或整体精神,是联系和协调学校所有成员行为的纽带。良好的校园文化构成了学校生存和发展最稳定、最有活力的基础,对于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句心力和持久力,保证学校行为的合理性,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工作进行柔性管理的支撑和保障。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度越高,个体发挥的能力就越大。作为学生管理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对学校的发展前景、发展方向和目标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使得学生可以理解、接受、认同,并且将这种认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4.优化管理评价体系
  在高职学生工作中不断优化管理评价体系对提高管理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评价主体看,要从以他评为主转向以学生的自评为主以及自评与他评的结合;从评价对象看,要从“唯智育”评价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评价,从侧重知识和技能评价转向侧重认知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评价;从评价标准看,要从以共性标准为主转向以个性标准为主以及共性标准与个性标准的结合,从静态评价转向动态评价;从评价方法看,要从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分离转向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从以常模参照测试为主转向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在学生管理中倡导柔性管理并不是为了取代、否定刚性管理,这两种管理模式虽然在外部特征上有所区别,但它们在实现学生管理目标的本质上是一致的。柔性管理实质上是刚性管理的完善、补充,是在具备刚性管理框架的基础上,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升华,二者相辅相成、刚柔并济才是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所追求的理想模式。

相关论文

管理柔性高职管理工作院校学生
图书馆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研讨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试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管理策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试论战略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