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搜索导航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文字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价值

  关于史料教学的定义,目前学界尚无定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史料教学进行定义。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认为:“史料者何?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白寿彝也说:“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李稚勇教授认为史料教学“即注重历史课上史料的学习与运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探讨历史问题,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
  一、文字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形式
  第一、原始史料
  原始史料,包括史书、典籍、文件、笔记、报告、日记等等。例如,在对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进行讲解过程之中,完全可以利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李斯和王绾关于郡县制的辩论,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秦始皇最终听取谁的建议?李斯、王绾各自的辩论理由是什么?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区别在于?历史发展又证明什么的?通过史料记载,学生完全可以了解到郡县制最终确立的前因后果,并与两周时期的分封制进行对比,最终可以得出结论:郡县制更加利于中央统辖和治理,利于皇权稳定与维护,尤其是分封制对于皇权制度的威胁,秦始皇最终选择郡县制度。
  第二、撰述史料
  主要是指是部分历史学家的相关著作。例如,在评价义和团运动中,就可以引入如下观点:“爱国主义永远能够鼓舞人心,并在一定情况之下给社会注入力量,但从爱国主义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以及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可以说,此观点直接反映出国内学者在义和团运动上面的观点,肯定其爱国主义,不甘于压迫而奋起反抗,但从社会发展角度直接否定义和团。
  第三、文艺史料
  这部分史料主要是以文艺体裁形式存在的文字史料,主要包括戏剧、小说、民谣、诗歌等等。与正史、实录和起居注不同,文艺史料的虚构成分比较大,但从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反映出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行为态度以及思想观念。例如,教师在讲授维新变法之时,就可以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诗为例,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国家不断努力,不惜牺牲的悲壮。
  二、文字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价值
  1、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大量的文字熟料进入到历史教学实践之中。文字史料能够形象直观的将历史事件反映出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例如,在讲解三公九卿制时,单纯的知识讲解比较枯燥。教师可以引入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让学生反思“孟姜女丈夫如何知晓国家要修筑长城”、“孟姜女丈夫如何被强迫修筑长城”?这两个问题的创设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得出秦始皇――三公――九卿――郡县长官――乡长――里长,最终消息传递到孟姜女家中。利用文字资料和问题集合,最终将三公九卿制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
  2、增强历史责任,提高历史思维
  适当引用历史古籍原文,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其使得学生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之中,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最终形成解读历史的思维能力,并以史为鉴,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在讲解辛亥革命之时,历史教师可以展示两部分材料,一则是辛亥革命,民国建立之后,大量的报纸行业发展迅速,民主思想传播非常迅速;另一则则是戴季陶遇到普通民众,问其何为中华民国,老农竟然完全不知。两则材料同时反映辛亥革命,但表现的内容却截然相反。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之中,也要帮助学生不断分析材料,最终得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3、突出教学重点,消解教学难点
  历史事件的过去性和不可复制性导致学生在理解历史问题之时总会因为代入感导致学生无法理解内涵,反而会限制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每节历史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将全部历史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课堂实践过程之中围绕重难点,利用文字史料进行补充,以帮助学生进行补充。例如在对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进行讲解过程之中,关于其自给自足、耕织结合的重要特点,就可以引用《天仙配》中的场次“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提水来我浇园”,一方面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重点,让枯燥的知识讲解在师生互动之中过程之中得以消化。
  4、设置问题情形,培养探索精神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和学业评级导向,大部分教师会强调学生历史知识体系方面的死记硬背,直接忽视历史结论的探究过程,往往直接造成学生观点片面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历史应该分析――探讨――结论的模式。例如,对于隋朝大运河的功过,古今中外,历史学者都众说纷纭。教师实践活动之中,将“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等观点引入到课堂。最终对于学生观点进行总结。关于隋朝京杭大运河,其直接使得中国南北间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真正融为一体,但其耗费隋朝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直接导致隋朝短促灭亡。在笔者实践之中看来,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在这个过程之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求和全面看待问题能力,并在辨析过程之中培养透过现象看待历史本质的思维能力。

相关论文

史料过程文字价值中学教学
医疗保险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研究
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思考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的实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传媒产业价
写生课程融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的应用
电商直播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构想
课程思政融入“保险学”教学的路径及
浅谈茶文化的旅游管理教学改革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思政融入构想